“主导设计”与中国复兴
昨天上课的讨论环节,我和莫谈到了创新的“主导设计”。想起2007年上半年听吴晓波、郭斌、张钢老师的交叉课程(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写过一份有关这个问题的作业。
要不是今天找出来看,我都忘了我以前还思考过这个问题,呵呵~
技术创新模型与中国文化发展的类比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杨海锋
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兴趣,所以当课上讲到技术发展的S形曲线和技术创新的U-A模型时,我联想到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两者似乎可以作一个对比。
我以下的分析也许有些人看来觉得牵强,但我觉得学科交叉其实更多的不是真正把两个学科融合起来,而是从别的学科里受到一定的启发,哪怕是一个肤浅的触动,而在这些启发和触动之下,对自己的学科有一些思考,我想也就起到交叉的作用了。
一.S形曲线与中国文化的演变
技术发展的S形曲线把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新兴期、成长期、动荡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五个时期(如图1)。
图1 技术发展的S形曲线
我们把这个框架套用到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中国文化最早可以溯源到夏商周时期,这是中国文化的新兴期。进入周朝的后半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百家争鸣,思想文化在宽松而又残酷的社会环境中不断的争辩、实践,因此得到了空前绝后的繁荣,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成长期,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在此已基本奠定。秦以后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速度日渐缓慢,但还是以一定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东汉以后,佛教思想逐渐中印度进入中土,佛教思想和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期对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到了唐朝,虽然儒家仍是正统,但对各种思想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出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合流的趋势。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的动荡期。从北宋开始,经过特别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堆人的努力,理学和心学产生,中国文化进入了成熟期。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时的中国文化已逐渐僵化。清代后期,文字狱、八股文等更将文化领域弄得死气沉沉,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的衰退期。
梁漱溟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谈到:“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和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基本上是在一个范式中演变,特别是秦以后,基本上只是对那几本有限的经典的注或疏,修修补补。虽也有援佛如儒,援道入儒,但始终没有可能跳出原有的范式。
二.U—A模型和中国文化的演变
再看另一个模型,U—A模型。这个模型是两个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它揭示了产品创新、工艺创的动态演化规律。这个模型将这个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兴期、向成熟过渡期和停滞或衰退期(如图2)。
图2 U—A模型
在新兴期,技术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性能很不稳定。这一阶段产品创新的频率很高。如果将这一时期对应到文化的演变,大致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大量思想风起云涌,社会上的一流天才都试图找到平天下的良方,但这些原创性思想还不成熟,有待后来的完善。作为企业,这一时期的R&D投入会比较高,春秋战国时期同样为这些新思想的提出支付了昂贵的代价。
在向成熟过渡期,逐渐形成了一种称为“主导设计”的东西。产品创新开始下降,工艺创新开始增加。这一时期,大致对应前述的汉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在众多的思想文化中选择了一种“主导设计”。而此后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围绕主导设计进行完善。就像一个产品一旦定型,之后的变化不会太大一样,中国的文化自从汉以后直至鸦片战争,都是以儒家为正统,只是地位或弱或强。
在停滞期,产品和工艺日趋标准化,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比较少了。这对应宋明以后,这时候的中国文化已经全然没有了汉唐的粗犷,变得极为精细。清代的考据就足以说明,这时候的原创性思想已经基本没有了,就算修修补补也不多,人们一头扎进了过去的典籍里。
三.两个模型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模型的确在形式上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大致勾勒了一个轮廓。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因思考时间紧迫,思考还不成熟,略谈一二。
从S形曲线看。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范式在逐渐被打破。这个过程中,不但有除旧——对旧范式的破坏,比如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也有迎新——新范式的引进,比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开放,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新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但是,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和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新范式已初见端倪,但至今尚未形成。
“三个代表”理论说,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究竟在哪里呢?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向传统回归,开始真正注重寻找自身的文化命脉,学习西方很重要的,但中国人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根。所以我想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中国人将会顺利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成功地跃上第二条S形曲线(如图3)。
图3 S曲线的飞跃
从U—A模型看。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分别对应着原创性思想的提出和原有思想的完善两种过程。在中西的融合过程中,一些综合性的思想(也就是把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很好结合的成果)正在形成,可是新的“主导设计”究竟是什么?是新儒家?新道家?儒家资本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目前还不得明了,但毫无疑问的是,必须是以中国固有的文化为核心,融汇西方的文化,这样才不致于像过去一样,一会儿学这国一会儿学那国,只会跟着别人走,没有自己的主心骨。
以上只是一些浅见,望老师批评指正。
附:
我觉得这两个选题可能更适合理工科的老师,因为人文社科类讲追赶、领先似乎不是很对胃口,因为不能说某种观点绝对地比另种观点高明。
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
目前写这方面的书不少,但是这些书看起来总是不够过瘾。多数都是生硬地将现代的东西附会到传统的东西上去,而没有在领会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真正将传统和现代融合起来,没有真正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去自信从容地化解现代的因素。前些日子读《毛泽东传》,我个人觉得在毛泽东身上这种融合是成功的,我觉得这种成功一部分是因为他对自己民族的传统和现实的了解,一部分是因为他的自信(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近代以来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一度陷入了极度的民族自卑,解放后一段时期虽有所改变,但这种自信是在封闭环境下的不成熟的自信,开放后马上又陷入了自卑,一百多年来,这种自卑始终没有改观。
但是,现在,似乎这种状况在慢慢地起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如果用课上的词来说的话,也许有一个“机会窗口”。中国文化已经跳出了原有的发展逻辑,但新的逻辑在哪里?目前还是处在摸索阶段(从二十世纪冒出那么多主义可见一斑),“主导设计”还没有形成。这个新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见日本、韩国的情形(当然,国情很不相同,只能参看)的发展路径。
这只是一点随想,很不成熟,还望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