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身心自助·心理/中医 >> 人心与人生 >> 我与咨询 >> 文章详细

2010-01-08 我读研究生时曾经做过的一个心理网页“心灵驿站”
作者:摘自杨海锋百度空间 海风心灵咨询2010-01-08 从内圣到外王2009-03-05 发表时间:14-04-12 点击率:2922

从内圣到外王2009-03-05  《我曾经做过的一个网站》

还在念研究生的时候,我用Frontpage做过一个校内的个人主页,名叫“心灵驿站”,主要是关于心理与人生的,可惜一直没有成功挂到网上。起先还一直纳闷,为什么我的网站一直没有人浏览呢,很久以后才知道,别人只能看到我的首页,根本点不进去。再后来我又知道,是因为我的许多文件夹、文件用的是中文名,而Frontpage不支持。

现在,借着这个BLOG,我摘一些在这里,望大家指正。

海风心灵咨询2010-01-08   《我与心理学

还在念研究生的时候,我用Frontpage做过一个校内的个人主页,名叫心灵驿站(下面是首页的截图),主要是关于心理与人生的,可惜一直没有成功挂到网上。我把一些文章转在这里——

我与心理学版块

斑竹寄语

您好,欢迎您光临心灵驿站!

    很久以前,我就有办一个个人主页的想法,可惜那时抽不出时间,而且当时觉得做网页是件很麻烦的事(现在看来,其实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困难,只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用DreamweaverFrontpage用起来让人恼火),不过不好意思,还是做得有点粗陋^_^

    我办这个主页不是因为我是学心理学的,我学的是管理;当然也不是为了自娱自乐。我只是希望能把曾经帮助过我的,影响过我的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性格中有些方面是与这个竞争为上的社会不相称的,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上心理学的缘由,每每拿起那些心理大师们的书,我的内心就会获得异常的超脱,就会有那种在平日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无法获得的宁静,让我更清晰地感觉自己的存在。罗洛梅说,我的信念是寻求内在的真实,也许,我离这份真实还很远,但这同样是我的信念。

    在浙大度过了我生命中宝贵的六年多,很平淡,过得默默无闻,但外表的平静并不能掩饰我内心曾经经历的困惑。我想我的周围也一定有很多与我同感的人,别人都觉得他过的很好,可实际上他的内心并不快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在尽自己的努力适应这个社会,只不过有些人要付出的更多。

    如今,我的心态比过去好多了,我得感谢那些给过我启示的心理工作者、心理学大师以及道家、禅宗的智慧。趁着毕业前的空余,我想把我的一些体验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当然,这会暴露我内心阴暗的一面,许多人一定会因此对我有什么看法,但如果我这样做能给与我同样的人有所帮助的话,我在所不惜。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第一版序言中曾这样写道:不过在发表自己的梦时,我又不可避免地要将许多私人的精神生活呈露在众人面前——超过我所愿意做的,或者可以说,超过任何科学家发表其论述时所要牵涉到的私人事情(当然在诗人就不一样)。这是我的痛苦,但却是必要的;与其完全地舍弃了提供对这心理学上发现的证据,我宁可选择后者。我崇敬弗氏。

    在我的心目中,在心灵上帮助别人的工作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事业。

   

关于励志书

    我与心理学的不解之缘始于我本科时读的一些励志的书籍,虽然那时我念的工科,但我最关心的还是一些许多人看来虚无缥缈的问题——人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又要到哪里去,我在多大程度上是可以改变的,等等。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可以向哪个领域去寻求答案,只在图书馆的人文书架找些书来看,渐渐的,我发现励志的书用处并不大,真正的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深藏在精深难懂的哲学或者心理学书籍中。

    也许,你也和过去的我一样,很热衷于一些励志、自助方面的书。但不知你有没这样的体会,这些书很容易把人引向另一个误区,它会让读者沉浸在一种虚假的高昂情绪中(我想很多朋友一定有过这种体验的),以为关起门来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甚至人生问题了,经常是这样:看的时候热血沸腾,几天已过,便一切照旧。当然,我不是说这是作者的用意,而是读者往往以某一类人居多,他们很容易产生这种倾向。一个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人,在面对未知或不确定时,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是通过思考系统,独立面对问题,完成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诉诸市场上流行的读物,当作安慰剂。求助于书籍,基本上是一种从现实中退缩、被动且缺乏创造力的态度。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问题的一面。我们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被践踏,新的价值观又没有建立起来,我们有些茫然;与此同时,我们自身又处在一个骚动的年龄,许多人生的难题在我们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纷至沓来。我们的面前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表面上我们在变得越来越有个性、越有主见,实际上,被引导的愿望也同样的强烈。从我的过去看来,这些书的确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我什么,但有一点,它们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某些问题,你能拿起这些书,说明你有强烈的进取、向上的精神,你有认识自己的勇气。

    我写这段文字的用意只是想提醒大家:书本永远不能真正的有用,如果你自己不同时的去思考与察觉在自己的心灵内容、环境的特性。除非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与外界现实条件的互动,在实践中求自我实现,否则这些书籍知识提供了概念的游戏,借以让你逃避自己应负的责任或增加自己的挫折感。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鞭策自己的引子,而不是把它当一本书来看。当这个引子已发挥作用的时侯,你不妨把它抛开,继续你海阔天空的生活。

   

接受自我与改变自我

    刚上大学的时侯,我感到很不适应,一直在思考着改造自己的性格以适应这个纷扰的社会。大概是大二的时侯,受一位室友的影响,我读了三本书——《一股奇妙的力》,《人生进去指南》(林语堂译),还有一本是美国心理学家韦恩•W•戴尔的《你的误区》,这些书,让我有一种危机感,不改变,你的一生将庸庸碌碌。凭着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我不断地挑战自己,试图让自己变得果断、变得勇敢、变得豁达、变得独立。

    可一切依然如旧,我现在才真正发现,单靠意志力是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尤其是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于是我不断地挑战自己,试图让自己变得果断、变得勇敢、变得豁达、变得独立。可是我发觉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拖着我使我无法改变。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深层次的一些东西真的很难改,人的意志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

    后来,我看了包括森田疗法在内的一些日本心理学实践者写的书,开始对以前的做法提出了疑问,自己一直以来想改变的性格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坏,比如神经质的人格往往感受性强,善于思考,体谅他人,让人觉得真诚。只是我没有向积极的方向引导。以前一味地以摒弃、排斥的态度去对待,以自己为敌,连看清楚自己都不能做到,更谈何改变自己呢?我深深地体会到,改造性格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刻意地去改,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弄不好会像邯郸学步里的那位燕国少年,不但没有学到别人的步法,连自己怎幺走都忘了。

    不过凡事都有个平衡点,过分的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又会导致消极而不思进取。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很值得我们探讨,也是问题的关键。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显然前后的思路是大不相同的,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许后一种更适合于我。随着人的长大,性格越来越不容易改变,同时我也越来越对这一命题感到茫然。我曾见过一个式子:改变行为->形成习惯->改变性格,根据我的体会,在前面再加一条比较合适:改变环境->调整行为->形成习惯->改变性格。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强迫自己做出某种行为不如换一种能让自己容易做出这种行为的环境来的好。

   

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

    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而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听起来这话显得有些过分和诙谐。其实不然,我说这话是很认真的,不是开玩笑。在病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某种属于人性的东西尚没有被压抑到无法与诸种文化模式相对立的程度,只不过是产生了患病的症状,这种症状,比如说疼痛,只是表明他某些地方不太正常的一种迹象。能够感觉到疼痛的也算是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连疼痛都没有,那么他的处境是很危险的。但是许多正常的人们只知道适应外界的需要,身上连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异化到变成了一件工具,一个机器人的程度,以至于感觉不到对立了。他们真正的感情、爱、恨都因为被压抑而枯萎了,这些人看起来像患有轻微的慢性精神分裂症——弗洛姆

    看到弗洛姆的这段话,我想起了一件事。去年一天的早上,我和导师一起到世贸中心的一家企业去做咨询访谈,同行的还有我的几个师兄,他们都是先前工作过的。那天,我与平日里不同,穿上了笔挺的西装,导师看到我后惊讶说今天不一样了嘛。可是稍后,他就对我说,不过你和他们(我的几个师兄)还是可以一眼看出来得区别来的。其实我们也明白,工作过和没有工作过的人是大不一样的,可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大概都没有好好的思考过。以下导师说的那句话,让我感慨于他的睿智,他调侃着说,他们几个眼睛里有一种麻木不仁。我愕然。

    这四个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毋庸置疑,师兄们比我更能适应这个社会,但这是有代价的,适应的过程又是失去对这个世界孩童般好奇的过程。我经常在想,当我适应了这个社会,不再能感觉到对立的时候,是我追求的时刻吗?曾经,我是向往着这种状态,可是今天,我要大声地说,不。

    日本一位文学家说过:精神的痛苦,可以保持精神的健全当我感到痛苦,感到困惑的时侯,我也常这样想。

   

预言家        

    由于我们的病人能够自觉经验到大多数目前还意识不到的事态,因此他们往往能够语言文化的动向……凡是有精神问题的人,都在自己的血肉之躯中,负荷着时代的冲突,并且注定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挣扎,预言日后将要全面突入到社会中来的种种问题。——罗洛

    的确,许多心理不甚健康的人比所谓的正常人具有更敏感的神经,他们能更真实地体验这个世界。他们能感受到痛苦是因为没有能力构筑一个防御的体系把来蒙蔽自己,也就是说,他们不善于用自己编造的谎言来欺骗自己。

    所以,如果你感受到心灵的痛苦,说明你更真实,你对这个世界更富有感受性。这又让我想起奥托兰克的一段话,他说,人越是正常、健全和幸福,就越会成功地压抑、失落、拒斥、文饰、自欺和欺人……(那些神经症的人)比其他人在心理上更接近实际的真理,这正是他遭受痛苦的原因。

   

心理学家与你同在

     大家是否以为,心理学史上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应该是心理特别健全的吧,可惜,答案是NO。就我知道的,已有很多例子: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依德曾经也是经常忧郁、害怕旅游、有时甚至害怕过街,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冲突,是一个正常的神经症患者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也曾是地地道道的神经症,森田自己也说:当初,我投身于神经质研究的第一个条件,就因为我自身也是神经质。

     REBT(合理情绪行为治疗)的创始人A•艾利斯在回顾童年时说:我发明合理情绪行为治疗是很自然的,从小我就是这个倾向。在青春期,他很害羞,不敢接触女孩子,他使用一种合理情绪行为治疗前身的方法,让自己到Bronx植物园去,在一个月内和一百个女孩子说话。尽管他没有成功得到约会,但是他减少了自己的交往恐惧。他曾害怕当众讲话,用类似的方法他克服了恐惧,以后他反而很喜欢讲演。

    心理卫生运动的创始人比尔斯患过严重的精神疾病,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在心理史上留下了不小的影响,并写下了著名的《一颗找回自我的心》。

    ……

    我想,有过这方面经历的人更容易理解病人的疾苦,对心理问题更具敏感性。我曾和一些所谓人格健全、生活乐观开朗的人探讨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有些人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恐惧,为什么要忧虑。我怀疑,从事心理方面的咨询和研究,是否真象有些人说的那样,必须自己是完全健康的人格呢?我甚至认为,自身有过困惑和苦恼的人更易于有所成就。对这一问题,我现在的理解是:一个好的医生并不是一个不会生病的医生,而是懂得如何预防疾病以及懂得生了病应该如何治疗的医生。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不会面临心理问题的人,而是一个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以及当面临心理问题知道如何化解并且有能力有效化解的人。

    所以,心理遇到困难,千万不要害怕,甚至应该庆祝,有那么多人(其中又有很多心理学界的伟人)与你同在,也许这就是你一个新的开始,雨过天晴,空气会更加清新。

       近来,看到国内也有许多过来人投入了帮助他人的行列,据我所知的如河北衡水的一修(醒悟疗法)、辽宁沈阳的王晓松(生活发现网)、山东淄博的孟刚、上海的黑溪……虽然网上对他们的方法有不少争论。不过任何说法的提出都会因为作者以外的人对文字的不同理解而产生歧义,无论如何,我对这些从民间产生的方法,比学院派的方法更有亲切感,只是对运用这些方子朋友来说,需要结合自己的体悟和实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