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经典:心灵与世界
刘昆庸(福建师范大学)
在进入经典导读的具体环节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几个问题:
什么是经典?它们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目前来看,“经典”一词,在这个传媒信息过于发达的时代已经被滥用了。比如说“经典影视”、“经典游戏”、“经典漫画”,甚至“经典名菜”等等。当一个词的外延被无限引申的同时,它的内涵反而失去确定性,变得含混不清。所以,有必要回过头来先考察一下“经典”这个词的真实内涵。
一什么是经典?
在《汉语大词典》中,“经典”一词有三个义项:1.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2.指宗教典籍。3.权威著作;具有权威性的。这三重语义有着显而易见的内在历史渊源和意义关联。要理清其历史与意义关联,还必须回到中国文化的历史语境中去。
从历史与意义的背景与氛围来看,“经典”有着高远而深广的价值意蕴与心灵内涵,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尤其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什么是经?“经”这个字的偏旁“纟”表示它是丝织品、棉制品。而右边的右边的“巠”这一字符,不但表音,也承担着传达意义的功能。“巠”,从形象上看是织机上正在纺织中的布匹。织机织布有什么特征呢?布是由经纬两种线交织而成的,在织布的过程中,首先要立下经线,在此基础上再纺上纬线,所谓“经正而后纬成”,才能织成整匹的布。
古人将某些书籍称为“经”,其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隐喻:我们的人生正如织布,每个人从出生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都在编织自己的生命史,而生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先给自己的人生建立起经线,一以贯之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生应当拥有理想和信念。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吾道”其实不是夫子个人的道,而是人生于世,立于天地间必定要遵循的人道。生而为人,应当有理想和信念,这是人生之道,是一条贯穿我们人生的主线,就如布匹的经线。在“一以贯之”的“道”的经线上,我们才一缕一缕地编织上自己的生活事件,这样的生命才能形成一个整体,生命过程因为有了贯彻始终的原则而显得井然有序,斐然成章。否则,就象织布不先建立起经线,布不但不能成匹,反而变成一团乱麻。生命事件总是在持续进行之中,而缺乏一贯性的理念,生命没有系统,没有贯通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生活事件不断杂乱无章地持续累积,整个生命形态必然支离破碎。“经典”这个词主要取义在“经”,正面建立人生的理想信念,正面阐述人生一以贯之的真理的典籍,就称为“经典”。
再说明一下“典”。“典”这个字,从字形上还可以看出古文字造型时的本意。字的上半部分,形如绳子串起来的竹简。古代的书多是用绳子串起的竹木简片。下半部分,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字形,书册下是一张几案,意味着摆在几案上阅读的书。一种是两只手捧读书册的形象。那么,什么样的书,值得我们恭恭敬敬地捧读,或者摆在几案上拜读呢?这样的书不多,只有那些真正阐发生命原则,生命立足点的书才值得我们这样去恭敬拜读。
阅读经典就是为了给我们的生命建立一条主线,让我们建立生活的理想和信念,找回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这样的典籍称为经典。经典阐述的是人生的定位和归宿,这样看来,能够称之为经典的事物并不多。我们不可能因为吃一盘菜、看一部大片,生命就找到了定位和归宿,所以所谓的“经典名菜”、“经典影片”,在这一标准下就不能成立了,不吃这道菜,不看这部电影,人生也不会因此而迷失。现在“经典”一词的滥用,其实正是现代人价值迷失后的一种表现。对古人而言,什么是“经典”很明确,可以称为“经典”的书少之又少。
以中国本土文化而论,在历史上,儒道释三家和谐共处,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一传统,两千年来,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儒道释三家都有其根本的经典。释家,也就是佛教的经典,非常博大丰富,许多来源于佛教经典的语词直到现在还活在我们口头,如“天衣无缝”“在劫难逃”“五体投地”“十恶不赦”“五毒俱全”“四大皆空”等等等等。如果身为中国人,却对佛教经典毫无知识,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对中国文化达成全面的了解,而这也会影响我们了解人性、观察世界的眼光,使我们缺乏深度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不过限于种种客观条件,这里我们只能重点谈论先秦时期在中国本土形成的儒道二家的经典。
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以来,中国本土的思想,基本上是以儒道二家为主流。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儒道二家的思想代表了中国人思考探求宇宙人生真理的最高成就。儒家浓烈的人文情怀使中国人关注现实人间社会的改造,道家超越的自然精神则让中国人目光从凝固的现实转向虚灵无际的宇宙而获得心灵自由。中国人所熟知的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老庄”,分别代表了这两大思想流派的根本经典。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相传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大学》《中庸》原本都是《礼记》中一篇,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着《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
“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据说本来还有《乐经》,所以是“六经”,但《乐经》没有传下来。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的基本著作。而其基本精神,体现在“四书”中。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始终被作为政权思想统治。儒家思想成为为设定为主导意识形态,而儒家的经典之外所有思想学派的经典都受到一定挤压。儒家思想以原貌,并重新评价儒家思想应有的价值和地位。而生在今天的我们重新认识“经典”,意义就应较专制社会所指定的“儒家经典”广泛,应包括儒释道三家,及其它所有正信宗教、思想学派的根本经典。所以道家的《老子》(后人又称《道德经》)和《庄子》(后人又被《南华真经》),也在我们所学习的经典之列。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名李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他年长于孔子。他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孔子曾向他请教问过礼。
老子的思想,今见于《老子》一书中。《老子》共八十一章,五千余字,分上下两篇,后人分称为“道经”“德经”,合称为《道德经》。《老子》一书,文词典雅质朴,以诗的语言传达玄妙高远的人生哲理,文约而义奥,后代对《老子》的研究和注释,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而根本都是源自老子对自然,即宇宙之道的思考,通过对宇宙之道的领悟,而反思人类的生存意义。
对庄子及《庄子》书,我们在导读正文中有更详尽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二经典在说什么?
在基本了解儒道二家的根本经典之后,我们要进一步问:到底这些经典都传授了怎样一种学问?为什么我们要读这些经典?
古人有一句话:“读圣贤书,所为何事?”现代人同样要面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反省与追问。经典是圣贤书,读这些圣贤书为的是什么?为了让孩子更聪明吗?为了就业更有竞争力吗?为了让自己知识更丰富吗?可以跟别人在茶余饭后闲聊时炫耀博学吗?还是说,为了找到生命的意义,完成生命的价值?——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来到这个世界,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正是经典提醒我们应当面对,并且彻底加以解决的问题。
经典是生命的学问。古圣先贤以及历代的哲人们将他们对于人生的心得和体验,以文字的形态表达出来流传到现在,就称为经典。因此,读经典要有一种“希圣希贤”的自觉。“希”,是欣羡和向往,希望达到圣贤的人格境界。圣人是人,我也是人,孔孟老庄与我同为人类,为什么他们成圣成贤,流芳千古,直到现在他们的人格还在感召我们,使我们学习和追随;而反观自身,我却是一生瓦裂,当死亡来临时,身与名都被埋葬于时间的冷灰中,与草木同朽,无人纪念?从这种反省和追问中,我们就要有所行动。孟子说:“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真正的勇者,当他受到圣贤人格的感召,意识到人生的目的时,不必等待圣人出世,就要努力振兴精神,从现实的迷茫、颓败中奋起,去追求理想。经典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圣贤的人格,圣贤的人格对我们发出感召的力量,引导我们去追随和学习。圣贤的人格力量是使我们真正进入经典学习的动力,也是我们付诸生命实践,最后要达成的理想目标。学习经典,实际是被经典所推动、发起、最后使自己的人生也成为经典。从经典出发再回到经典,这是我们提倡经典学习最初的动机和最终的归宿。
说到圣贤的人格,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古代经典。所有古代经典都是具体的人格的显现。《论语》这部书情况比较特殊一些,书是在孔子身后,经两代人之手编成的一部师生间耳提面命、口授心传的语录。书中记载的是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这两代老师对学生的言传与身教。因此,这部书是将圣贤的语言贯穿起来,编辑起来,称之为《论语》,所以它不以个别人名来命名。而《孟子》这部书,为什么以孟子来命名?《老子》这部书为什么以《老子》来命名?《庄子》又为什么以庄子命名呢?因为他们当初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他们不是在进行文学创作,或是辩论、演讲的表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追求和实现真理中活出的人生化为文字,在文字中对我们发出召唤。读《论语》时你会感受到孔子及他的弟子们的伟大人格,感受到孔子以他的生命在向你呼唤:“你来!”孟子在《孟子》这部书中对你说:“来吧!让我们共同追求真理,找到人生的真实幸福。”这就是人格的力量。当我们捧读经典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这样的心情呢?老子、庄子通过他们的文字对我们发出声音:“人生应该顺应自然。”通过读老子、庄子的书,你可以听到他们对你的感召:“一同来分享自然的真理,分享生命的自由和喜悦。”这些著作之所以以人来命名,就是因为书的背后有人,其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人格的力量。
每一部经典的背后都有圣贤的人格,所以经典的文字是活的,是奋斗的泪水与收获的喜悦的结晶。全身心地融入经典的文字,你可以触摸到生命的脉搏,感受到心灵的热度。当你对圣贤书发生感动时,你的人格一定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前人所谓的:读书变化气质。不论你还没有开始读圣贤书的时候是怎样一个人,当你真正读进去的时候,你将会是另外一个新人,一个生命被更新的人。宋代大儒程颐说过一句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如果读圣贤书之后,你依然故我,说明我们并没有读进去。这句话可以作为衡量我们经典学习、经典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读圣贤书之前与读圣贤书之后的变化是圣贤的人格力量在运作,我们的生命逐渐在向圣贤靠近,这是经典的力量所在,是我们阅读经典真正的收获。
三文学经典——经典的延申
在现代中文的运用中,“经典”一词的用法,基本与英语的“classic”“classical”相对,特指文化艺术中第一流的作品,由此也可以引申开来泛指那些优秀、突出的事物。这与中文的“经典”一词的古典意义就有一定的差距。但二者并非毫无关联。文化艺术的优秀作品,为什么称为经典?我们以什么尺度来评价它是否经典?这仍要从人格说起。
人格的结构是一个整体,可以解析为身、心、灵三个层面。
身体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处在身这个层面,人们的活动主要表现是为生理的本能所驱动,而发生饮食男女的身体行为。在这一层面上,人与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身体是生命形态的物质基础,而成就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则是心的世界。
心指思想和情感,理性与感性的作用。心的表现无限丰富,理性与感性的展开,而有历史,有人文,有科学,有艺术,有爱,有美……这些无限的可能和丰富,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和文化。建筑在人类文明基础上的,就是人类的理想和信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的层面。
灵指人性的超越层面,是信仰所关怀、良知所显现的境界。从广义上说,灵性属于心的层面,但这是心灵超越的、尽善尽美的本性层面,是对超越思想而指导思想的信念,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感性与理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它作为一个独立层面来认识。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伟大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经典,因为经典是建立人的信仰和生命形态的学问,它指导人们培养出健全的人格,给予人性以方向和归宿,它来自人性深处的渴望,也代表人性能够达到的高度。如中国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印度的《奥义书》、佛教的“藏经”,希伯莱的《圣经》等等。同时,所有的民族也拥有自己的文学传统,在这一传统中,历代都有伟大的作品出现,如中国的《诗经》、《楚辞》,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些作品流传到后世,也被称为“文学经典”。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拥有优美的文辞,高度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人类世世代代对于命运、人生价值深刻的反思和追问的结晶,它们或写实,或想象,或抒情,往往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的描述和感怀,触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又从具体的生活层次中提升而回顾,去叩问宇宙与人类生命的奥秘,凝聚了高度的生活智慧与人生体验。这些作品展示了人类丰富博大的胸怀,和无限美好的心灵。在经典文学所再现的世界里,有苦难,也有拯救,有泪水,也有欢笑,而泪水与欢笑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悲悯和珍惜,表现出那些伟大心灵对人类和天地万物的关怀和思考;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开始挖掘,最后都触及到人性中那一超越的、尽善尽美的本性层面,从中喷涌出不绝的爱与美的活水源泉。阅读这些作品,给我们以信心和启示,让我们对人生能够担当,能够欣赏,对人生充满喜悦和感激,即使现实再如何凶险困厄,也绝不被沮丧和绝望所击垮,而永远怀着希望和热情,为了追求和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这些作品因此就不仅是艺术的欣赏、文学的创作,而成为文化的创造,生命情调的显现,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经典。
这些文学作品的存在,开拓了我们的生活世界,使我们从贫乏的现实被提升到穿越历史和地域的心灵世界,心灵也因此更为敏锐、细致和丰富。追求真理的道路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孔子的学生曾参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这些伟大的作品,就成为我们任重道远的人生路上的忠实友伴,使我们能够对真实的经典、圣贤的人格有更为亲切与深刻的了解,鼓舞着我们在向着真理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
结语:经典的意义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经典常谈·序》)朱自清先生说到了经典教育的重要,指出经典教育是国民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他没有说明经典教育的意义何在。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经写过一部书来谈论他所热爱的“经典”,所涉及的主要是文学作品。在这部题为《为什么要读经典》的著作中,他首先对“什么是经典”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我们摘录其中一些片段:
经典是我们常听人说,“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
我们将人们读了爱不释手,加以珍藏的书冠之以经典;但并非只是那些有幸初次阅读它们的人,才精心珍藏它们,欣赏它们。
经典具有特异的影响力,它们不可能从头脑中清除,它们潜藏在大脑的记忆层中,披上了集体或个体无意识的伪装。
每一次重读经典,就象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
每一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
经典从来不会说,它当说的已说完了。
经典不一定教给我们以前不懂的东西。在经典中,我们有时发现的是某种自己已经知道(或者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但不知道是该作者率先提出的,或者至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与其联系在一起。这同样是一种带给我们莫大欢愉的惊喜……
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感到它们远比传闻中所想象的更新鲜、更出乎预料、更不可思议。
我们冠之以经典的书具有一种类似总体的形式,可与古代的法相提并论。
经典作家是那类你不可能置之不理的作家,他有助于界定你与他的关系,即使你与他有分歧。
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但同时我们又无法离开这种背景噪音。
…………
这些话可说是颇具个性和深度的感悟,既有思辩的意味,又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并不好懂。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总体印象是:显然卡尔维诺无意给“经典”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而更愿意把阅读经典视为一种个人的生命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经典不只是一个书本上的空洞的历史概念,而具有活生生的内在质量。
因为,知识的人心的运作,它源于心灵,并且最终在心灵找到归宿。唯有如此理解知识与心灵,才能贯通自然与历史、人心与人生。
法国作家雨果曾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事实上,伟大的心灵赋予海洋和天空全新的生命。当我们看到大海的浩瀚,在为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雄伟壮观而惊异的时候,内心也会涌起庄子《秋水》篇中河伯的兴叹,与“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怀,在忘我的刹那间激荡起思古之幽情,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前贤相视一笑,莫逆于心。因为经典的力量,无情世界也成为有情的生命。所以,阅读经典吧,与经典相伴的心灵,会成长为海洋和天空,并且继续成长为这个世界上最辽阔壮丽的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