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生生学堂·童蒙养正 >> 经典诵读 >> 原理·实务 >> 入门导读 >> 文章详细

读经教育百问千答(2008年2月)
作者: 发表时间:16-07-07 点击率:3708

视频链接  1、宏观理论篇    2、释疑解惑篇(上)    3、释疑解惑篇(下)    4、实施细节篇

文字材料

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录制时间:20082

录制地点:北京

策  划:张利民/柏林

人:张晓灵

嘉  宾:王财贵教授

文字整理:哲萱/赵仁宇

 

目录

开场白... 4

1.教育到底是什么?您如何看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的?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4

2.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何区别?近百年来我们全盘西化失去了什么... 6

3.教育就是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大工程... 7

4.您从事教育这么多年,觉得自己在那些方面比较完美?从中找到什么样的快乐... 7

5.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什么,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 8

6.中国教育的问题与根本出路在哪里... 9

7.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什么:落实教育的三大原则,该怎么教就教... 9

8.何谓一家之言:一般的一家之言与整体的一家之言... 11

9.人文与科学同时注重,以整全的教育思想教育出整全的人才... 12

10.良心要清明,道理要真切,才不糊涂... 12

11.十三岁之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14

12.在家读经,怎么应付学校的功课与考试... 15

13.什么是儿童读经教育的涵义与最终目的... 16

14.在教育上依照良知而作,你就开发了人性... 17

15.为什么大人认为非常枯燥的经典,能让儿童去读... 17

16.为什么近八十几年来没有中国的思想教育体系... 18

17.胡适他们为什么还要在五四的时候提出废除经典... 18

18.怎么落实读经教... 19

19.读经是保守吗... 19

20.读经是八股,开倒车吗... 20

21.读经典是填鸭式的教育吗... 21

22.读经是死背书吗... 21

23.读经是否具备实用性... 22

24.在教读经的时候,要不要顺便要求德行?是不是先要求好了德行,再去读经... 22

25.读经一定是言教不如身教吗... 23

26.现行的应试教育和读经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对待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 24

27.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一直读经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多元化的社会不能只读经吧... 25

28.读经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吗... 28

29.读经会不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 28

30.到底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读经教育的想法?您是如何推广读经的... 28

31.有什么资格才能做读经的老师呢... 31

32.什么是经典的著作,我们该以怎样的顺序来阅读... 32

33.您选的经典和宗教的经典有什么区别... 33

34.四书五经中如果有糟粕怎么办... 34

35.读经教育教材用选本或注释本可以吗?为什么... 34

36.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要读图文并茂的才好... 35

37.读经教材中有些发音和现在的读音不同,会不会影响到孩子认字的能力... 35

38.中国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有一些什么方... 36

39.儿童是否可以直接适用正(繁)体字的教材?正(繁)体字有必要恢复吗... 36

40.儿童是否需要学习注音符号... 37

41.读经教材和其他教材比起来,对视力影响大不大... 38

42.今天所提倡的读经和早年私塾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8

43.经典那么难读,儿童能读吗?读不懂经典怎么办... 38

44.如此深奥的经文,不解释学生能有兴趣背诵吗... 39

45.为什么要易子而教... 39

46.十三岁以后读经就没用了吗... 40

47.碰到对读经没有兴趣、不肯读经的孩子怎么办... 40

48.读经是复古吗... 41

49.西方人要复古也在您的意想当中吗,还是世界文化都是大同的... 42

50.有些孩子一定要让您解释经典怎么办... 42

51.读经班各个儿童进度不同怎么办... 43

52.诵读的进度怎么把握... 44

53.孩子怎么能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44

54.读经班上如何进行混龄教学... 45

55.糊里糊涂的教儿童读经,是否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45

56.古人都是读经的,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奸臣当道,破坏社会风气的现象... 47

57.在学校读经,老师和行政人员都不赞同怎么办... 47

58.长时间读经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如何进行体育锻炼... 48

59.如何对读经的孩子进行才艺方面的学习,如何看待通才与天才... 48

60.孩子读经需要表演吗... 50

61.小孩子不想去读经班有何原因?您对天下父母,教育者有何期待... 50

62.有些孩子不张口读经怎么办... 51

63.用快速记忆法背诵经典好还是熟读成诵好... 51

64.如何看待中外语文的学习... 52

65.十三岁的分水岭的说法有没有什么医学或是经验上的依据... 53

66.孩子没有兴趣读经,必须引发他的兴趣来适合他的习惯吗... 53

67.如何进行外文读经... 54

68.读英文一年多了,却不像读中文效果那么好,为什么呢... 56

69.母亲性子急,孩子生性比较弱,经常哭,怎么办?孩子指着经文就是不开口怎么办?... 57

70.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读经是不是万灵丹?如何让孩子聪明起来... 57

71.读经可以治疗自闭症吗问:现在很多孩子有自闭症,他们读经起来更困难。... 59

72.读经的儿童骄傲起来怎么办... 59

73.如何培养孩子文化的信心... 60

74.教育子女的责任是否要完全推给老师... 60

75.读经家里自学尚未形成风气,家长该怎么看... 61

76.为什么一些孩子要在家自学?怎样安排课程... 61

77.您对政府官员推广读经的效果如何... 62

78.在家自学教不下去了怎么办... 63

79.在家自学兼顾得了群体教育吗... 63

80.怎么在读经中解决对于数学学习的担忧... 64

81.如何面对反对读经的声音... 65

82.孩子一直在家大量读经,未来还将如何规划... 66

83.怎样进行胎教,出生以后怎么做... 66

84.您现在这样温和,是否是接受过胎教来的... 67

85.数学是不用教的吗... 68

86.读经是否违反天性,是否和接近自然冲突... 68

87.的人教经典的时候讲解,您怎么看... 69

88.读经教育如何弥补体制教育的... 69

89.“儿童读经教育”与现在社会关于读经的其他提法有何区别... 69

90.读经和德行教育怎么样安排... 70

91.读经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吗... 70

92.海外的华人为何也要读经... 70

93.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为何比较容易接受读经?您推广读经是否加入了宗教色彩... 71

94.成人如何读经... 71

95.您是否反对现行的体制教育... 73

96.您推广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73

97.儿童读经之后要继续教育,是否要以书院的方式... 74

98.新私学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 74

99.私塾儿童如何解决写字教学的问题?如何教书法... 75

100.您推动读经在家自学是企图颠覆教育体制吗... 75

101.体制内的老师该怎么推广读经呢... 76

102.读经本来是偏重于文科,但是为什么有些读经少年却考上了理工科的大学... 77

103.为什么有些读经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平平... 77

104.CD复读机会造成孩子脑部不良和机械反应吗... 77

105.多台CD同时播放优雅有内涵的声音,孩子会不会产生混淆... 78

106.您为何要要推广儿童读经?您的最大的教育理想是什么... 78

107.怎么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教数学?读经的孩子和不读经的孩子数学能力有差别吗... 79

108.用方言读经会不会影响读经效果呢... 80

109.读经儿童由于背的遍数非常多,读的速度太快,您觉得这样好吗... 80

110.最简单实用的开办私塾的教育模式是什么... 81

111.24小时听CD是不是合适呢?是否让孩子多听一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呢... 81

112.对高材生人情世故为零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 81

113.孩子连ABCD都没有学过,那上来就生吞活剥英文的经典这合适么... 82

114.可否推广这种吟诵、咏唱的教育... 83

115.您推广读经是为了出名还是其它原因?到处奔波,还赔了不少钱... 85

结束语... 85

 

开场白[返回目录]

常言说,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百年大计,当然它更是千百万个家庭所最为关心的事情。一个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兴旺皆系于教育的成败,所以有史以来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在尽力致力于教育。然而近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却丢弃了千年的传统和经典,只是一味地学习西方,殊不知西方的教育也是问题重重。其实纵观整个世界的教育,其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隐忧。就我们中华民族的近百年的教育来说,我们全盘西化的结果,不仅仅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相对于世界来说,更是缺少创造性的贡献。社会民心日渐败坏,君子之风日渐淡薄。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天下仍然有很多的父母,很多的教育者都在尽力奔忙于教育,可惜的是,往往内心却是一片迷茫,不知为何而教。而数以百千万亿的大中小学生更不知为何而学。从政府到民间呢,应该说都意识到了我们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很多年以来教改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遗憾的是,往往换汤不换药,只是在枝去末节上做文章,教改未见成功,天下的父母更是无所适从。人以有人说我们的教育真正到了该彻底反省的时候了。所幸的是有这样一个人,有这样一个理论,他说如果我们从原理上去思考教育的问题,那么教育将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培养教育人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他的理论就是说,你该教什么的时候就教什么。而且他还说,他会保证让您的孩子越学越快乐,让老师越教越轻松,让家长越看越安心。他还会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他能够为世界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当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有很多会说,这是一个说大话的人。那么您姑且就这样认为,但是我相信您在看完这个光碟的时候,一定会改变这样的看法。也请您相信我没有说大话。这个人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阿贵老师的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的教授王财贵先生。他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儿童诵读经典教育,我们简称儿童读经教育。儿童读经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广了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效果颇丰,硕果累累。因为读经的孩子他带动了所有科目的学习,大大地增加了学习的能力,甚至有很多没有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但是却提前预知了大学的课程,大大地出乎家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长,很多的教育者没有听说过读经教育这件事情,或者说听说了仍然有很多问题,很多的疑惑。基于此,我们利用2008春节期间之际呢,我们有幸请到了王财贵老师本人,就老师和家长在读经教育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一解答,我们称之为“百问千答”。我们真诚地盼望能有更多的家长更多的教育者,能够从这次访问当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

 

正文

 

1.教育到底是什么?您如何看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的?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返回目录]

问:老师,您好!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能够请到您。您是一个国内外非常知名的教育家,您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影响了中国近上亿人。那我们很想知道,您作为一个有建树的,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您认为教育到底是什么?它的根本宗旨,还有灵魂是什么?

答:教育它很简单的一个内容就是赞天地的化育。赞者助也,协助天地的造化。天地造化万物,万物都有它的本性,都有它的命运,有它的成长。万物就顺着天地的造化,自然地成长。唯独只有人也是受天地造化,但是人也是参予天地造化的一个空间,而且这个空间很大,这个空间就是由教育来完成。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受教育,他等同于动物,这叫“野人”。所以一个文化人是从教育而成功的。我们教育就是要依照天地之性,把握住这个赞助的空间,尽量地协助一个生命走向充实、饱满、光辉、远大。我认为教育就是这样子的心灵工程。

问:那您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有什么不足的么?

答:当然,所有的人都在关怀生命,都想办法让他由他的本性成长,我们的体制都有教育的特质,有他自己遵循的规则。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他们做的合不合教育的本质,顺不顺教育的规律,应该说达到教育的目的了没有。假如没有我们就可以改善。现在有好多国家在做教育改革,我们的国家也在做教育的改革,但怎样改革真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起彼伏,教育有教育的特质,看怎么改革。这就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注意的问题。

问:我是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教育体制缺少人性的关怀?

答:我的意思是现在的教育体制有所偏颇,这样讲也太笼统,我的意思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只注重知识的养成而忽略了智慧的开发,使得整个社会日渐的只会功利的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和谐的爱、温暖的人生。像这样子不重视知识的提升,即使经济发达了我们还是痛苦的,如果一直这样只好世界走向毁灭,所以你粗看只是很小的事,但是对于教育来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问:现代社会很是竞争激烈的,也是很残酷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简单的说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我们还要追求什么样的东西么?就好像说我们现在是经济建国、科技救国,我们还谈什么虚幻古老的性情啊智慧啊!其实不然,现在是把人当作物来看。但是人是活的,人的心是灵光的,是可以两面兼备的,你具备的性情并不影响你的赚钱。

本来据说蒋经国,要把总统位置传给他的,可是在他的声望登峰造极的时候他中风了。

后来他老的时候回忆以前做的事情,说以前我要做的是把台湾的经济建设起来才建设文化,没想到经济建设还没有成功,文化建设已经来不及了,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经济建设是硬的建设,文化建设是软的建设,经济建设必须要相当硬的条件来配合,文化建设只要有一个文化建设的心就可以了,如果我可以重来,我要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搞文化建设,将来我们的经济就会平稳增长不会出现泡沫经济。我因此现在也想奉劝大陆,我们现在经济不是在起飞么?我们也要在文化上起飞,要不然会成为一个经济的怪兽。全世界是一方面要和你做生意,一方面又恨你怕你,一个泱泱大国怎么可以走到这种地步呢?如果我们来不及了,非常容易的,只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好好学习具备良好的性情就可以了,那么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成功。品德诚信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这是现在所有的企业家都知道的事,我们政府也应该提早知道。

问:老师现在教育的模式非常多啊,眼花缭乱,那就您的教育来说我们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答:很简单,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现在很少人反省怎么教。按照我的看法,人一生的发展大体分成幼稚期和成熟期:幼稚期有幼稚期的教育方法,成熟期有成熟期的教育模式。大体是吸收、储存、酝酿的,你就让他吸收、储存、酝酿。那么吸收什么呢?储存什么呢?什么东西才有效果呢?就是越高明的越好,所以越小的时候要用越高深的教材让他吸收、让他储存,这样子就成为一辈子酝酿的基础,13岁之后自然就随着他成长就可以渐渐的提取、运用、成长,这就是教育的生涯规划。随着他面对世界的机缘渐渐的能够提取,能够理解,能够融汇,能够运用,能够成长,我称为教育的生涯规划。

问:那岂不是说我们现在的教育不都是本末倒置,本末混淆么?

答:也不完全是本末倒置,只是你的理解不能深刻,你的使用不能广大,所以我们太急了。这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無米之炊,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就遭受到这种困难,大家都有这种困难,所以要改变教育。

我们容易盲从欧美那的道听途说,其实一层转入一层,要培养人才是很容易的,但人往往都是肤浅的,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方式,能够将思考的事情落到实处,那这个事情必定日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2.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何区别?近百年来我们全盘西化失去了什么[返回目录]

问:近百年来我们都在学习西方,很想知道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区别?

答: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对人类理性的研究,近百年来东方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是智慧的学问,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种是思辨的应用,是思考的运用,成就知识的运用;一种是实践的运用,成就品德智慧的学问,刚好呼应了哲学家对人类理性的研究。所以这两种分法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只是每个民族在她的历程发挥中各有偏向。只有到了近代中国人,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很莫名其妙的说,西方的学问是学问的全部意义之所在,东方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只要中国人学西方我们中国人就得救了。这个连西方都不敢说的话,中国人敢说。这就是造成近代中国悲剧的原因,我称为“五四的迷惑”。而这种迷惑深入人心,我称为“五四的八股”。要破除这种八股很简单,自己明白了,自己可以深入人心。那么如果自己来不及,我们可以教导下一代。我们以一种整全的教育文化,整全的文化之后,我们就有一种整全的民族文化。这种整全如果由中国来完成,他就对中国有所贡献,不排斥西方也可以完成。不过我认为要融贯中西,中国人的责任就比较重大。因为中国人的智慧是比较容易的,而西方人的学问是很明白的,逻辑、数学知识等都是很明白的学问,这种学问下功夫一五一十就可以学到。中国的学问是高明的,飘渺的,灵活的,你也可以说是不明不白的。这种学问必须是有几千年的传统的子孙才可以接近的。

所以这几十年来西方的学问是光芒万丈的,东方人都知道学西方,而东方人把自己都打倒了,西方连学东方的机会都没有。

可见东方学西方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继承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很容易把西方文化也学进来,两相融汇,凡是很理性的东西都不会冲突,到时候都应该融汇。哪一个民族先融汇,哪一个民族就完成人类历史文化的责任,中华民族要发展,只有这条路。

(近百年我们全盘西化失去了什么?中华民族失去的是什么?)你失去了自己,对不起自己的祖先。西方人看不起你,两面不是人。我替中华民族叫委曲,我们冤枉啊!我们不必这样子的。你看到西方文化的伟大,西方的科学发达、船堅炮利,你学就可以了么?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祖先打倒呢?你把人看的太小了么?你把人心看成一个物体了吧!人心是可以敞开的,是可以兼顾的!假如一个人不可以兼顾,一个民族是可以兼顾的吧?你为什么从教育的方法上让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这是罪过啊!祖先是不会原谅你的,而且西方人也不会尊重你的。

(从小的方面说,作为一个人让我们失去了什么?)

你可能缺少温柔、没有性情、没有智慧、心里不安!你可能没有真性情,没有真智慧,心里不能够笃定。因为你没有坚守自己的理想,你的志气发不出来,所以《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每个人都是要明德的,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民族的事情!“在亲民”,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的生命向外开阔,小则对自己的家人,大则对社会,你能够敬业乐群,最大就是悲天悯人。你要把自己的内德日渐的透彻光明,你外在的德要日渐的广大扩充,所谓的内圣而外王。这是外在的意义,这是自我的实现。所以凡是没有往这方面走的人,都是辜负了自己,那一个人辜负了自己他活该,本来没有人教你修贤,成圣成賢,但是你自己没有往这里走,所以他就小看了自己,你争得了名争得了利,你认为自己有德了,其实你失去更多。

3.教育就是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返回目录]

问:您是国内非常知名的教育家,我想知道在您这样一个有建树的教育家眼中,教育到底是什么?他的根本、宗旨、灵魂是什么?

答:教育是个大问题,要说起来不容易,但总有一个了解的原则——教育是教人,就要从人性教起,即开发他的人性。万物都有本性,那人的本性是什么呢?当然只有开发出來你才知道,但是我们总是要让一个人能够在天地之中不要辜负他的生命,所以我称教育是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赞”就是协助,协助天地的工作。

天地生人,跟生草木、生一只猫一只狗,不很一样的。因为草木以及其他动物,大概都是听天由命的,但天生人,却留给人类很大空间去自我调整、自我开发、自我改善。父母和师长就是负责下一代的调整、开发、改善的工作。有了父母和师长的教育,人才能成长得更加完美,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的工作,就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让他更加充实、饱满、光辉的工作,我们尽其可能,希望他们走向完美。至于什么是完美,只有在过程当中尽其本分,所以不是要求已经讲出來的完美,而是随时把握到人性,随时想尽办法,尽可能来开发。而要良好的开发,就要对人性有良好的了解,以及正确教育的方法,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这是我对教育的了解。

4.您从事教育这么多年,觉得自己在那些方面比较完美?从中找到什么样的快乐[返回目录]

问:您做教育这么多年,您的生命是完美的吗?

答:纵使是圣人,也不敢说他的生命是完美的,他也是尽其心力走向完美。

我们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会更加完美,只能这样希望,不能够自以为是,所以问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回答吗?),不是,只是问这个问题比较笨,哪有人会说自己完美的。

问:那我重新问,您从事教育这么多年,也进行了许多钻研,那有些人就想知道,您觉得自己在那些方面比较完美?这样问可以吗?

答:(笑),也不太好,我研究教育了解教育,那是在我能够自我教育以后,因为一个人在他比较幼稚的时候,心灵没有成熟的时候,需要别人给他教育,等到心志渐渐成熟,他就可以自我教育。刚刚说教育是开发人性,使人生走向完美,应该自我要求渐渐走向完美,到底是否完美,并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评判,所以到最后也只是自己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知道,所以我不能说自己是个完美的人,或者在某一方面完美,因为明天会更好。

问:那换一种说法,您从中找到什么样的快乐?

答:这倒是可以说的。

如果你有了过,改了一个过,这是使人快乐的;你从有所不知进入到有所知,这是使人快乐的。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所说的“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应该学的,就需要学。这个“学”落实了,在生命中成就了,会使生命更加开朗、充实、光辉,让生命回归到他自己,有一种幸福感在其中,孔子把这个感觉叫做“说(悦)”,不是一般所说的快乐,而是从内心生起来的,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自己的那一种感受,那是很愉快的。假如我能够有所进步,我都是很愉快的,我能够看到世界有任何进步,我也会很愉快的。如果我有这种感觉,任何人也都应该一样,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自己的感受也是大家的感受。如果一种感受只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那么这种感受就不能够应用于众人身上,但是他是否可以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自己是可以知道的,也就是说,一种主观是否客观,自己是知道的。

5.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什么,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返回目录]

问:现在这个社会科技非常发达,人的思想也非常多元化,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才是完美的人才,这个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答:不管科学发达不发达,不管世界多元化不多元化,这都是在表面上说,其实教育只是要让他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有一个求知的精神。有了这种求知的精神,那么在任何知识程度的时代里面,他都努力求知,不管那个时代有多少种类的学问,他都希望去了解去学习。所以教育是培养一种学习的心态,我们在目前这个时代和别的时代统统是一样的。不一定只有这个时代要完美的人才,任何时代都要完美的人才,你不应该用完美做标准,而是要让一个人能够自我期待、自我勉励,走向完美。

在一个知识发达的时代,什么叫做人才?就是他知识丰富;在多元化的时代什么叫做人才,就是让他有多元化的心态。这也是刚才说的,学而时习之,有这种精神,他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现代化的人,再过一千年,也有那个时代的现代化。所以,随时都要把自己的心灵开放,随时都要“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这样好像没有一个标准,不过我们现在所谈的是一个教育本质的问题,如果你能教出一个符合教育本质的人,他能有这样的心态,他必然能够自我达到尽量完美,这样的人已经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尽其所能达到完美,那么这个世界已经是天下太平了。

6.中国教育的问题与根本出路在哪里[返回目录]

问:现在的教育模式非常多,教育理论也花样繁多,您认为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答: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而是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出路。没有所谓中国自己特殊的教育,只要是人,我们的教育观念都应该是一样的。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里?那么我们就来探讨现行中国教育是否合乎人性,合乎人性的地方我们保留下来,如果有不合乎人性的地方,我们就要改革。所谓教育改革,其实是有把柄可循的,是有根可以找的。那么教育改革成功了吗?整个世界二三十年来都在做教育改革,中国这十多年来也跟着做教育改革,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说他的教育改革成功了,我们中国是否可以说自己改革成功了呢?我看未必。追求其原因,难道教育是这么困难的么?有了改革教育的心,而努力的几十年,却没有达到改革的成果,为什么呢?其实并非教育本身是困难的,而是我们没有把握到教育的本质,就是没有把握到人性,没有从人性的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所以,如果能够按照人性来设计教育,我认为教育是非常简单的,要培养人才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关键,是不管教育还是其他学问,都要回归“本”

问:我刚才之所以问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是因为从三十年前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教育是最难攻克的堡垒。相比起其他国家的教育,比如说日本,他有剑道茶道,美国,他有生活中的教育,都有文化或者应用的技能在里面,但是中国的学生好像只是一个做题的机器,那么中国教育和其他国家教育比起来,有什么差距?

答:其实不仅是中国教育有问题,刚才所说的日本美国,乃至于世界上所有国家,也都有他们的隐忧。所以中国人也不必太过自责,虽然自责代表一种改进的决心,但是自责而妄自菲薄,而丧失了信心,也不好,因为这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像刚才说的有的国家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单纯为了应试,因为给他很难的功课,很辛苦的学习,也不管最后对人生有没有意义,这样当然是一种浪费。至于说生活技能要不要学,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要学,现在问题是要用多少时间来学。功课要学,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也都有一定意义,但是它对人生的意义到底有多么重大,我们要考察出來,然后去安排学生学习。假如学习一直在考试方面为难学生,恐怕也是费力多,收效少,所以还是那句话,要从人性的本能出发。

7.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什么:落实教育的三大原则,该怎么教就教[返回目录]

问:您个人的教育理想是什么?

答:那是非常简单的,几乎人人都应该这样想,也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就是该怎么教就教,该教什么就教什么,有意义的教材,该在什么时候就在什么时候教。所以我认为教育有三大原则,所谓原则,“原”就是根源,“则”就是规律,最基本的规律叫做原则。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律,你按照这个基本的规律而行,不见得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功效,因为教育是教人,而不是教机器,所以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按照规则而行,甚至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则,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所以,教育一定要按照规则,当然所有事情都要按照规则,教育更要按照规则,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酝酿的工程。有些事情的成效很容易看到,让人很容易按照成效来修正做法,来反省他的规则,但是教育的成效是在几十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所谓教育是百年大计,所以对规则的把握更应该谨慎,但是因为他是如此长远的工程,所以对于教育规则的把握往往被人忽略。(有八十多年了),恐怕不止,自从有人类以来,很少有人把握到教育规则的。(但近八十年来尤其严重),是尤其严重而已。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我认为第一,教育的时机要把握,第二,教育的内容要把握,第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这本来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却忽略了,你一忽略,教育就或许费力很多,收获很少,或者是败坏人性,孟子所说,不仅是缘木求鱼,而且还会带来害处。所谓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就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要完成那些必要的教育,是有相当固定性的,这在教育上叫教育的关键期,你错过关键期,一生后悔。如果后悔能改善,还没有关系,如果后悔而来不及呢?那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教育的时机是教育的第一大关键。现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教育体制,几乎不了解教育的时机,而且教育改革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个最重要的一块,所以,如果不客气的说,我从老早以前就说,这种教育改革一定是失败的,因为连这么重要的原则都没有把握,他怎么可能成功呢?教育的时机有两个方向要注意:第一,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在特定时期内要完成哪些必要的学习。而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教育时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教育改革要注意这个问题,你在该开始的时候不开始,就一个后果,错过时机。错过时机,往往机会永不再来。

(那么最好的时机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去想一想,有很多大学教授对学生不满意,他就责备学生,你們高中是怎么学的?可见高中是大学的基础。高中老师常骂学生,你們初中从哪里来的,怎么学成这样子,可见初中学好高中就好教了。初中老师教训学生,你們小学老师都没有教吗?小学老师呢,也不甘示弱,你幼稚园到底在做什么?那么幼稚园老师没有话讲了吗?他会说,你难道没有家教吗?是不是,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嘛。

所以你就知道教育的时机是什么意思了,所以越早期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越早期越重要。那所有父母亲都会说,我的孩子好像一出生就开始学习了,那我们就问,出生才开始学习吗?就可以问出答案了。所以教育的时机应该从什么时候作为起点,道理很简单,教育如果教的是生命,我们就说从生命有的那一天,就是教育的开始,也就是说从受孕的那一天开始,胎儿就应该做教育了。这就符合中国古人的说法,中国古人常讲要胎教,现在中国人不信中国祖先了,所以中国祖先的话可以摆在一边,但是如果西方人也研究出來胎教是有效果的呢?(他就相信了,问个题外话,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问题,我的理想是,并不排斥西方,凡是人类对的东西都要承认、都要学习、都要尊重,所以并不是中国祖先被忽略了我就生气,我们学习西方就可耻,没有这回事,我们现在就事论事。中国古人说胎教,有经验上的直观道理存在,西方人研究胎儿脑神经医学,至少从人类生理成长上证实,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中国古人可能是从人类的心灵智慧性情这个更虚无缥缈,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来教导我们要做胎教,综合这两方面给我们的教导,我们就知道胎教是可以做的。

教育的教材必须要和教育的时机相配合,教育的方法又要与教材和时机相配合,所以三个基本原则是一体的,就是在什么样的时机用什么样的教材怎么样来教,让他不辜负、不浪费这段时期,以作为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所以把教育的时机、教材、方法都把握了,一个人受教育的前途就会蒸蒸日上,把基础打好了,未来就走向康庄大道,水到渠成。所以按照我的看法,人类接受良好的教育,只需要三年五年,最多十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学不倦的年轻人,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不需要有教育的烦恼,所以我们要解决国家的教育问题,解决家长的教育担忧,一定要从根源入手,否则问题层出不穷,永远解决不了。(时机越早越好,那么内容呢?)内容我认为越恰当越好,该教他深度内容的时候就教深度的内容,该教他浅度内容的时候就教他浅度内容。如果把教育的时机大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幼稚期,一个是成熟期,就可以以十三岁作为一个分界点。十三岁之前称为幼稚期,因为人的自我意识还没有成熟,十三岁之后称为成熟期,因为他渐渐成熟,大分为这两个阶段,就可以讨论教育问题。心志没有成熟之前,理解力比较少,记忆力是比较强的比较宽泛的来说,十三岁之前是吸收的、酝酿的年龄,十三岁之后是理解的、表现的年龄。所以该吸收的时候给他吸收,该理解的时候引导他理解,这代表吸收不一定要理解。那么我们给他吸收什么东西才对人生有重大意义?就是吸收重要的、有深度的教材,所以越早的时候教越深的教材,这就是把教育的内容来配合教育的时机了。当然,不是越长大教越浅的,而是凡是要他吸收的教材都要是重要的、有深度的,凡是给他理解的教材,都要按部就班、从浅到深、由易到难。对照我们现在体制教育,就是从西方学习来的教育,我们就只知道人类有理解的能力,不知道人类也有吸收的能力,就不给孩子有所酝酿。所以现在体制教育最重大的失败就是一个人没有内涵。只有知识而没有内涵的人,一方面知识不能有正确的应用,另一方面,其实,他的知识也达不到最好层次,他也不能有好学的精神。总结来说,教育的时机大分为两个阶段,教育的内容就要大分为两类,一类是酝酿的,从深的学起,一类是理解的,从浅的学起,十三岁之前正好是学深的东西,这是对于人性的正确的把握而来的恰当安排。

有很多人就会接着问,怎么教呢,这么小的孩子,理解力又不很好,一下给他很深刻的教材,怎么教呢?其实教学的方法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用最自然的、合乎人性的方法——他能够吸收就给他吸收,他不需要了解就不给他了解。什么叫吸收,就是让他多接触、多输入,其实就是多背诵,作为一生的储藏,就是先给他一座宝藏,将来任凭他去开发一生。我们现在都教育就是没有给他一生才华智慧的基础,所以长大后才华有限,而毫无智慧。

8.何谓一家之言:一般的一家之言与整体的一家之言[返回目录]

问:但是有些家长一定要看到这个结果,认为您只是一家之言。

答:当然我是一家之言,但不是普通的一家之言,什么是普通的一家之言,就是有很多家,他只是其中一家。既然能够成为家,其实他也有相当的功力,也有相当的真理性,所谓真理就是从人性出发的学问,不过有的偏向于人性的这一边,有的偏向人性的那一边,所有就有各家的说法,那就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都有他的成就,都值得尊重,都值得效仿,但是如果有一种学问,是考量了整个人性的全面,他也可以说是一家,但这个一是整体的一,那是涵盖所有其他各家的,不跟各家冲突,而居于各家之上,而笼罩各家的。我认为我是第二种一家之言。

问:就这八十年的教育来讲,有什么现象能够支撑您的一家之言?

答:我们中国近八十年的教育,大体都学西方,尤其是学美国。美国的教育是根据他们教育学者的学说而来,那就是典型的一家之言,哪一家呢?知识、科技。你说知识科技不重要吗?当然重要。知识科技也是人性应当开发的学问,假如一个国家没有知识没有科技,他这个民族是没有发展完全,但是,人生只有知识和科技吗?这样一问,就知道,噢,原来他是偏向了一边的家。然而中国近百年来就是走的这一家,那么我们就问,这不对吗?不能说不对,我们这样做教育是应该,但是我们很少去问,这够吗?所以问他对不对,是第一层次的智慧,一般人都很快会问,这个对不对,但是问他够不够,是第二层次的智慧,这就很少人知道,那么我们现在考虑的就是够不够。要问够不够之前首先要知道他对不对,只知道对不对就不知道他够不够。所以,只知道他对不对就是一般的一家的看法,还知道他够不够,就是整体一家的看法。

9.人文与科学同时注重,以整全的教育思想教育出整全的人才[返回目录]

问:还有一种说法,发展中国家更重要的是科技,因为美国比中国可能是前进了一百年,他可能需要一些回归,而我们现在正在发展当中。

答:不是发展不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只要是人,只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对人性的内容有所开发,只是有的民族的心量还不够大,眼界还不够长远。所以开发中的国家心量要放大了,眼光第一次看到远处了,一个未开发的国家,也可以立刻变成开发中国家,一个开发中国家只要三五十年就可以变成已开发国家,为什么,因为都来自于对人性有没有注重、有没有开发、有没有努力、有没有成果。现在每个国家都要对人性进行总体的开发,知识科技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并不是发达国家就不需要注重了,发展中国家就一定要注重,而是每个国家都要注重的。但要知道,人性是可以多方面开展的,你注重知识科技的开发,也不会妨碍人文、文化、性情的开发,所以近几十年来的中国学者大概都把人当动物看了,甚至把人当物看了,他就不知道人性是活泼的,人性的所有内涵是可以同时开发而不相妨碍的。发现中国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就努力去学科学知识,但如果认为要学科学就要先打倒自己的文化,这是把人当动物来看,把人当茶杯当桌子来看,这是污蔑了人性。一个科学家也可以做一个有德者啊,难道科学家就去做科学怪人才是科学家啊,教育同时可以教他文化,可以教他知识啊,为什么你注重科学就一定忽略文化呢?

有人认为我们是一个过度,要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科学与民主的价值观。科学与民主没有错,但是我们要问,这样就够了吗?如果你同时可以兼备,为什么不兼备?所以几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就是我如果面向哪一边,就必须抛弃另一边,这就是把人当物了。人是人,有智慧的人是同时可以兼备,我们的教育是两面都可以同时注重,而两面都注重,他还可以相辅相成。所以注重了人文教养并不妨碍科学成就,反而助长科学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善用科学、善用知识,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问:您虽然没有全盘否认西方的教育,但您认为他是缺乏的。

答:是的,这是西方教育的盲点,也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之所以会日渐衰败的原因。(您说的衰败具体指什么呢?)就是美国兴盛了两百年,他是否能继续引导世界,这问题就出在教育的不完整,所以整个社会人心的不健全。中华民族如果真的未来要领导世界,必须好好思考教育问题,以整全的教育思想教育出整全的人才,所以必须是整体的一家之言,依照这个来做教育,开发整个人性。

10.良心要清明,道理要真切,才不糊涂[返回目录]

问:我们回到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内容。

答:刚才讲教育的时机要把握,怎么把握,我们有两个问题,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就说教育从应该开始的时候开始,教育开始的时候要教什么,我们就说应该教什么就教什么,至于用什么方法,我们就说应该怎么样教就怎么样教。这样说,好像绕口令,好像没有回答,其实已经回答,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就会去寻找答案。如果还要再问下去,也可以再回答,如果由我来回答,就刚刚好符合所问的人心中的答案。所以我常说我要讲的理论,不是我一个人的理论,是讲一切人的理论,我的主张,不是我个人的主张,是每个人共同的主张。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可以到处去跟人家宣导这样的理论,因为这有可能是一偏之见,如果一些不会思考的人,他被你引导到一偏的路上去,那是害人的,我不敢害人,所以我都说应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有人问,那你说的应该是什么,我就说,你认为什么应该就是什么应该。如果他不知道,还要问我,我就说出來,每一步都问,你是不是这样想,假如你也这样想,你就应该这样做。是你照自己想的做,不是照我的去做,不是吗?

我说,教育开始的时机是应该开始的时候开始,你可以再问,什么是应该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说他可以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不明白再问,什么时候是应该开始的时候?那就是有生命的那一天就是开始的时候,继续再问,这么小教他什么?就说应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如果再问,什么是应该教的?就是他能够接受什么,或者说什么教材能够对人生有意义,而且有重大意义,你就要教这些,不是吗,难道你教他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吗?

所以我们呼吁,都要懂得教育才来生育孩子。有人会问,教育的问题那么复杂,我们怎么会懂?我说其实人人都懂的,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只不过把人人都懂得的道理说的比较明白比较有道理而已。(您是专家吗?)我不是真正的专家,因为真正的专家,是专门在某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的人,所以专家是对很小的事情知道很多的人,我不是这种人,我也不希望成为这种人。(您是那种人呢?)我是通家,因为我通达各种专家,我知道各种专家的优点和缺点,我利用他的优点,改善他的优点,我能否做到,暂时不能说,但是我有这样的心愿。你如果能够做到,就是圣贤之人,但是你愿意这样做,至少是一个君子之人,一个好学者。

一般的专家研究出來的理论都有道理,都有用,但是我们要有贯通一切的见识。有一种说法“专家专家,专门骗人家”,其实专家没有骗你,专家很老实,他都告诉你,我在这一方面做研究,我的研究成果是这样,反而是一般人被专家所骗,因为专家讲的有道理,他就认为这是一切的道理,他把片面的道理当成完整的道理,所以他被专家所骗。不过也有些专家自己并不了解,他讲起话来振振有词,把自己的一偏之见说成看到完整的真理,他这样向大家宣导他的道理,这也是骗人。所以有的专家本身是糊涂的,产生了骗人的效果,但有的专家不糊涂,而听的人是糊涂的,于是他受专家所骗。我们以后对于道理都要这样来看。

(五四以来的人都是糊涂的吗?)

人大部分是糊涂的,因为人本来就是糊涂而生。一般人都有相当的理解判断能力,所以他对于一个有道理的理论,很容易了解,也愿意去跟随实践,但是比较少人能进一步问完整不完整,所以一般人是糊涂的,尤其当教育没有教导人清明,更加使真个民族糊涂。糊涂不糊涂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來,只要偏执就是糊涂的,比如用西方打倒东方,这一定是糊涂的,用现代打倒传统,这是糊涂的,用白话文打倒文言文,这当然也是糊涂的。只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现代化是有意义的,所以一般人只看他有道理有意义,就跟着走,那么他忘记,传统也是有意义的,有另外的道理和意义。西方当然是有很大成就的,但是你崇拜西方为什么就忘了东方呢,为什么把东方打得一文不值呢?这不是偏见吗?这不是骗人吗?你跟着他走不是被骗吗?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被骗,因为人本来是糊涂的,能够有第二层次思考、能够反省的思考的人是很少的,尤其是近百年以来的教育没有教国民做这种反省的思考,所以能够思考的国民是不多的,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思考不到。(您怎么具备这种思考能力?)我聪明嘛,(笑),其实不是,我尊重道理嘛,我有良心嘛。

(那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没有良心,不讲道理的)是良心不清明,道理不真切,所以就糊涂了。比如说一个做教育工作的人,在学校里教的是西方那一套,整个体制也是那一套,他在整个时代风气中,纵使有一点反省,也不能够反省的很透彻,纵使想要改善,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就装作糊涂,认为无可奈何。其实不是无可奈何,你如果知道真理之所在,就要为真理所奋斗,纵使跟别人都不一样。这不是故意要去愤世嫉俗,也不是要哗众取宠,也不是要独树一帜,而是道理在哪里,就跟着道理走。但是一般人不这么想,他要随俗,以前我是怎么学的,现在人家是怎么做的,我就这么做,现在多少百姓知道教育有问题,大家还是把孩子送去教育,都知道自己这辈子没有很大的,不要说成就,就是对于他的一生是辜负的,但是还是把他的孩子推向这条路。这是人性的脆弱。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会多一点)也不一定读了很多书的人才有,每个人都会有,都应该有,但是很难让每个人都站起来。(那是缺乏什么?)追根究底还是教育,我们没有给我们的国民做这种悲天悯人,或依理而行,依良知而行的教育,于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志气。

不是问题很难,而是时代风气造成以后,没有人来反省他,或者说反省的不深刻,或者反省深刻的也叹一口气,认为做不到,也就跟着糊涂下去。(根本问题就是从最早的时候让他接受什么教育?)这样激发他的志气的可能性增多一点,教育只是给予可能,给予期待,不能说做什么样的教育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什么样的人,因为教育不是工厂的量产。

但有的人说,这个时代里面大家都这样,你能够改变时代嘛?每个人都这样说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装糊涂。我们应该这样说,时代风气虽然都如此,但如果有一个人不如此,就能对时代做一点改善,如果有两个人三个人五个人十个人都如此,都在教育上做一个根本改善,影响的人会更多,那么经过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风气就转了,但是很少有人做这样的事,这是很奇怪的事,我也不明白。

11.十三岁之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返回目录]

问:十三岁之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应该教给孩子什么答:给他奠定基础。奠定什么基础呢?一切的基础。一切怎么来了解呢?我们从两方面来了解,一般人都知道,科技与人文,笼统代表西方与东方,一般说品学兼优,代表人品与才华,就叫做一切,就奠定这两方面基础。本来学问是不该分国界人种的,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特殊成就,当然所谓特殊就是不完整了,但是特殊也代表有贡献,这样就大分为两方面。不能说东方一定就这样,西方就一定是那样,我们就笼统的来说,不要抓语病。所谓东方的、人文的、智慧的,基础是什么?这就是平和中正的情操,一种高远的理想,清明的智慧,这些是十三岁之前都可以打基础的,这些和平中正的情操、悲天悯人的情怀、高远的理想、清明的智慧,这些品质,都在经典中,或许也可以这样说,经典就是记录这些品质的文字的结晶,所以你要教导一个人有这样的品质,最好是用具有这种品质的教材来教他。我们说,用有深度意义的教材并不一定能培养出有深度的人才,但是不用有深度意义的教材,一定培养不出有深度的人才,所以我们要用这种教材来教他。(比如,应该从哪一部教材教起?)这是不用问的,每个人都知道的。因为你可以这样想,什么是有高度智慧、高度人性内涵的教材,你就可以去检查一下,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看看哪本书具有这样的品质。如果自己读书不多,不了解,你可以问别人,如果没有别人可以问,那么几千年来的人类有许多有学问的人,他们有个共识,你就依照他们的共识先承认他,当你自己有学问的时候再自己去选。所以古人已经帮你选好了,就看你愿不愿意照着来做,假如你不愿意,你要说出道理。我们最怕的就是,从古以来所有有学问的人都这样告诉你,这本书是经典之作,这本书有非常高尚的价值,他就是不信,你问他为什么不信,他还说我不信就是不信,这没道理嘛,这种人就活该嘛。所以现在要把心放平,要讲道理,你如果自己没知识,就听别人的,听别人不是盲从,你可以说自己有知识的那天,就不听你的,听我自己的,如果你有这样的见识的话,高过古人的见识,自然有人来听你的,你怕什么呢?所以现在要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古人共同推崇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史子集”。“经”又放在前面,所以经通达了,就比较容易了解“史子集”,也就是说“史子集”是由“经”生出來的,所以经是人类智慧中的智慧,经有那些呢?就是“四书五经”,古代读书人认为“四书”是“五经”的领导,所以“四书”又重于“五经”,“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所以几千年来中国读书人共同推崇的一本书叫做——“论语”。而且现在不仅是中国人推崇,全世界讲到中国文化,首屈一指就是《论语》,代表人物就是孔子。所以这不是谁来规定的,不是谁用钱买来的,不是强迫你来认识的,这是人类共同的认识,你为什么不相信呢?你不相信请你讲理由,所以你不得不相信,你要讲别的理由,等你有学问再说。

这是人人都能够了解的,所以今天问的问题,都是不需要问的,自己回家想想都懂(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不去思考)就是不愿意思考,不是看不懂,要读书读什么书,告诉他学校的功课也不错,但是不够,我们要补足他,甚至还有更重要的书要读,那读什么比较好的书?《三字经》《千字文》,我不是说《三字经》不好,也很好。再问,这是最重要的嘛?很少有人问这个问题,他如果一问就知道不是最重要的,唐诗比他更重要,我们再问,唐诗是人生最重要的学问吗?不是,是古文。古文是最重要的吗?不是,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学问吗?好像古人不是这样说,是四书五经,你就自己问下去,你就懂了,什么问题都自己可以懂的。

12.在家读经,怎么应付学校的功课与考试[返回目录]

问:有人认为,我天天在家读经,怎么应付考试?

答:这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釜底抽薪的方法,他可以问:功课是人生最重要的吗?功课好不好对一个人成才不成才,对人性开发不开发是最重要的吗?或者说是很重要的吗?如果他不是很重要,而只有一点点功能,那为什么要把大量的精力去做只有一点点功能的事情。这是釜底抽薪的说法,所以功课不要注重。这说起来吓人,没有人敢去尝试。

我们再说第二种办法,如果有一种方式,可以很简单容易就让你的孩子功课很好,那么你这个注重功课的家长要不要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那我就说读经教育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他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自己去想想就好了,(想不明白,要听专家的),你不要被我骗了(笑),我们可以回归到人类成长的历程,刚才讲教育的时机越早越好,古人讲性情的教育,西方讲脑神经发展的教育,一个人脑神经发展的好就叫做聪明,发展的不好叫做愚笨。功课要好,其实非常简单,就要聪明,要聪明还不简单吗?就是让脑神经发展的精密,就是在他还能发展的时候,给他恰当的有助于脑神经发展的教育,你如果没有给他这种教育,那么他就自生自灭,好不好都是听天由命。你如果能够把握到这个要领,用教育的方法可以使任何一个孩子都聪明绝顶,都是天才。(他们需要看到这样的例子),例子非常多,自己去找,我们已经推广十几年了,刚才也说了,要看到例子才相信的人,智慧已经不够高了,你要听到原理就相信,那如果天下没有例子,你就不做啊。(但是大部人是不敢尝试的),那就没有办法了,而且这个尝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问:有家长问,如果一直读经,我的学校功课怎么办?

答:我们分两个层次来说。第一个层次,难道学校的功课就那么重要吗?不做学校功课就不行吗?学校功课不好就代表没有成就吗?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没有那么担心。但是很少人敢这么想。所以我们再想第二个层次的解决办法,就是,只要读经,学校功课就很容易。所以不是否认学校功课,也不是逃避,而是学校功课实在太简单了。为什么?因为学校功课做好有一个先决条件,要聪明,学习能力要强,学习兴趣要高。要让他聪明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读经以后学习能力就强,而且喜欢学习。一个聪明的人,学习能力强,又喜欢学习,学校功课就不在话下,而且依照我的看法,也只有读经这条路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凡是烦恼学校功课的家长,解决学校学习问题的办法,就一个,读经,没有别的路了。为什么读经能够这样,你自己去想想就知道了,如果还是想不通,等一下问题还会问到这里,我们再慢慢谈。

问:您能帮我们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么?因为您已经推广十四年了。

答:这个例子多的是,成千上百,凡是认真读经的孩子,在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就能够让你看见他的进步,在五年十年之后,就有不同凡响的成果。所以这个成果就在世界上了,请有兴趣的人自己去考察考察。如果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要去考察的,只问这个有道理吗。假如你听我讲,认为有道理,就去做了,还要考察?你没有时间去考察了。凡是必须考察的,必须有数据才相信的,这些都是笨啊。不要做笨人了,要做聪明人,这个对我就做,至于是不是有效果,一定有效果,假如没有效果呢,没有效果,我也甘愿,这才是第一等的人才,第一等的家长,第一等的老师。所以不要再问这个问题,再问这个问题,我就笑你。不过也可以问了,你自己去查。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把数据统计出來,让大家相信,我说中华民族的子孙没有这么笨,是外国人才那么笨,所以遇到这个问题我就生气。(笑)

13.什么是儿童读经教育的涵义与最终目的[返回目录]

问:(笑)那不让您生气,那么什么是儿童读经教育?

答:这很简单,“儿童读经”四个字就把儿童读经教育的基本意义都展现出來了,所以顾名思义,看到这个名称就了解他的意义。

“儿童读经”者,在最恰当的时期,用最恰当的方法,给他最恰当的教材的教育。即,在最黄金时期,以最自然简洁的方法,教他最高明深刻的教材,使他成为最优秀最完整的人才。就是把握教育的三个要点。

“儿童”就是时机问题,“经”就是教材问题,“读”就是教法问题。所以,在儿童时期,以诵读的方法,教他经典的内容,这叫做儿童读经。

问:儿童读经最终的目的?

答:开发人性,培养人才。

依照教育的原理做最恰当的工作,就是儿童读经。并没有要求成就什么特殊的结果,一切结果都不用特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人性做最好的开发,做最大的完成,就是教育工作的职责,所以完成教育工作的职责,你就尽了教育的本分。你要尽教育的职责,就要依照人性而教,依照人性而教,就是儿童读经,所以这里面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人性。

14.在教育上依照良知而作,你就开发了人性[返回目录]

问:但是很多人对人性的理解不同,您所理解的人性是?

答:人性很简单,人性不能够规定的。经典与圣贤都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性,这是他们的体会,他们告诉我们的。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跟着他们走呢?就不一定。真正的经典都是来启发你的,问你自己是不是要这样做的,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如果我们时常去思考,怎么去做教育,我们按照教育的道理去做,那么教育的道理在哪里,这是人人都可以思考出來的。如果按照道理而作,你的做法可能就会跟我一样,假如你根据道理来做,和我的居然不同,那请你不要相信我,你相信你自己。不过我有这样的把握,假如你去思考教育的道理,你依照教育的道理而作,你教育的方法必定和我一样,所以我才有这个自信来推广这种教育,所以你不是跟着我走,是跟着自己走,跟着你自己走,刚好和跟着我走一样。

问:很多人想知道您遵循什么样的人性,您从你遵循的人性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快乐?

答:古人说,人人都有对自己生命的认识,对自己生命的期待,对自己生命的鼓舞,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契合的感受,那么对自己生命的认识、期待、鼓舞与感受,这样的能力,是很基本的能力,是时时刻刻与你同在,千古不变的能力,人人皆有,这种能力谓之良知。所以人人都有良知,你依照良知而作,在一般做人方面,你就是一个善人,一个君子,一个有德者。如果你在教育上依照良知而作,你就开发了人性,就对得起下一代。这不是依照某一个理由,某一个学派来说的教育,是依照人性说的教育,就是人人都这样认识的教育。假如你认为这种教育一般人都不这样看,甚至你认为自己不这样看,你就要去好好去了解一下,了解了以后,你才会知道,本来就应该那样看。如果你一认为如此,就会改变以前的想法、做法。所以我不是来说服人的,我是让每个人说服他自己。本来读经教育的推广很不合时宜,和一般人的看法大不相同,它为什么能够推广这么迅速?只怕他不听到,听到了就会相信,只怕他不相信,相信了就会实践,只怕他不实践,实践了就有成果,甚至超出他意料之外的好的成果。所以我认为,老天爷并不辜负人,往往是人背弃了老天爷,你不依照天地规则去做人,你就注定吃苦,烦恼。这叫做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人不要自作孽,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你听这种教育到现在还不了解,请听下去,如果你听完了还不了解,总有机会继续讨论,甚至可以找到推广读经的人和地方来讨论,甚至在网路上讨论,甚至找到我来讨论。(但是我觉得目前这个时代,人心很缺乏温暖,饱读诗书的人可能都是心怀柔软的人。)这也不一定,要看怎么读,读得对的,读懂了就满怀温暖,读不懂的越读越冷酷的也有,当然那就不叫读书人了。(笑)

(但是经典往往给人这种力量。)是的,经典本来就是在讲这种道理,不过,去接触经典,学习经典确实也需要有相应与经典的态度和方法。我倡导的儿童读经教育,让儿童开始接触经典,证实最方便,成效最大的方法。

15.为什么大人认为非常枯燥的经典,能让儿童去读[返回目录]

问:读经教育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大人认为非常枯燥的经典,能让儿童去读?

答:凡是一个人认为经典枯燥,我就要请他小心一点,警惕一点了,你这辈子完了。经典是智慧,你认为智慧枯燥,经典是天地之道,你认为天地之道离你很远,你不就完了吗?所以千万不要告诉我你认为经典枯燥,我就帮你判定,你完了。

(但您不认为现在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是这么认为的吗?)

对不起天地啊,对不起祖先啊,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下一代啊。这种人,没什么意思的,与草木同朽啊,你不赶快回归你的智慧,你遇到经典,经典很有智慧,你不去体贴他,反而认为他很枯燥,那你差太远了。所以现在这个时代真是远离经典的时代。(那您给他一种方法。)我就是说,任何人都需要亲近经典,而经典本来就是很亲切的,是你自己把他排拒了,拒经典于千里之外。有些时候排拒经典的心态很奇怪,他并不是了解了经典讲了什么,认为它不对,所以排拒他。大部分人不是这样。而是听别人说,经典很困难,经典很过时,他就排斥了,是别人在排斥,他跟着排斥,像这种人,需要重新做人,重新整理自己生命,重新把自己头脑安排安排,他的头脑太糊涂,太盲目了。有人说,经典很枯燥,我问为什么,他说很困难,我说老兄,你读过哪一本经典你觉得很困难,他说,我都没有读过,我说你没有读过怎么知道困难,他说,别人说的,我说,别人说的你就相信吗?他立刻面红耳赤。本来他自己前几十年就应该这样想问题了,到现在已经三四十,五六十,七八十了,他还没有从这个问题走出來,可怜啊!

16.为什么近八十几年来没有中国的思想教育体系[返回目录]

问:为什么数百年来没有中国的思想教育体系?

答:不到数百年,只有将近八十几年,从中华民国开国,就从国民政府成立以后,才去毁灭这一套中国的教育体系。所以以中国五千年历史来看,读经传统至少两千多年,至少从孔子开平民教育以来,中国教育就是以读经为主,一直到满清末年,民国初年才废除这种教育。不读经的时代只不过八十几年,比照两千多年,这是一个很短暂的时代。一般人生活在这个时代里面,他眼光短浅。所以一个人如果有历史的见识,他就不会认为读经是很奇怪的事情,有的人是没有历史的见识,有的人是没有国际的见识,或是国际历史的见识。西方人从希腊到罗马,乃至于到三百年前的欧洲,英国,这些所谓贵族之家,所有人才几乎从读经出來,只有近代以来的美国才远离了这个传统,但是美国远离他的教育传统,也是渐渐离开的,因为他从两百多年前建国,一直保持英国的贵族绅士教育传统,他日渐的忘记,日渐远离,所以美国国势从开国初年一直往上升,到后来,底下空了,什么空了?文化,人心,教养,理想,智慧,空了,到现在我们就看见他要走下坡路。

17.胡适他们为什么还要在五四的时候提出废除经典[返回目录]

问:那胡适为什么还要在五四的时候提出废除经典?

答: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主导,提出打倒传统的文化观,这是民族的不幸、悲剧。那时候也有现实上的困难,也有自己学问上的不足,心灵涵养的不够,我总称为爱国激切。爱国爱民族的心态是对的,可尊敬的,但激切的心态是不对的,非君子之道,没有百年千年的眼光,所以眼光短浅。不止没有长远历史眼光,也没有深刻对人性把握的眼光,因为他认为整个国家民族需要学西方,没错,需要学西方,他认为既然要学西方就要打倒东方,现在看来是不对的,不过当时时代风气已经形成,就是现在中国人已经知道不需要打倒东方了,我们还回不去。为什么回不去?因为现在中国人愚昧,不尊重理性,该做的事不做,大家安于糊涂,其实假如知道他不对,马上转过来不就对了吗?转过来不是指用东方打倒西方,不是用传统毁灭现代,这又是另外一个五四,另外一种反动,我们不是这样,我们是一切都在,一切都要,但你要知道用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一切,你就要了解这两方面——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乃至于文言与白话——你要了解他们的特性,了解他们在人性所占比率,你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用多少精神力气来学习它。如果在教育上有这样的理解,就可以对于我们下一代做这种教育,甚至于对自己做这种教育。虽然成人以后,能力已经定型了,要转换自己比较困难,但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我们下一代呢,希望无穷,只要一二十年,二三十年,整个中华民族全部转变。所以我常说一句话,我们自己被牺牲了,不要牺牲下一代,我们多少可以改善自己一点,但是我们下一代可以完全改善,在哪里改善,在头脑这里改善。

18.怎么落实读经教育[返回目录]

问:怎么来落实读经教育?

答:很简单,如果从理论直接落实,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就是你知道该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就落实了嘛。比如你知道要从很小的时候来教育,你就不要放任,不要浪费了他。从胎儿就不浪费。已经出生怎么办呢?出生到三岁不要浪费。已经幼稚园了怎么办呢?幼稚园不要浪费,不要幼稚园整天让他过动物性的生活,要给他人的教育,给他文化的教养。那文化的教养会不会让一个孩子变成老头子,不会,你只要按照人性发展的规律,用最自然的、最愉快的、最简单的方法,就不会把他教成老夫子。如果已经小学生?小学生也要把握,乃至于任何年龄的阶段,都可以从知道的时候开始做。怎么做?就是以经典做教材。怎么学?不能自己读的,就给他听、带他读,能够自己读的,就自己读。只管去接触,接触久了就有酝酿,酝酿久了就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成熟了,就能融会贯通,所以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容易的教育,随时可以做,人人可以做,这不是很容易落实嘛?

不过,虽然这样说,但是这个时代有一个教育的体制,这个体制不一定合乎人性,那你怎么做,这里就分几个层次。你如果依照我们国家所说的开放的教育观念而来做,因为我们国家已经有多元的教育观念,允许多元化的教育,那你就做自己的一元,和国家做不一样的教育。如果你不敢放弃体制,就在体制内做,能做多少做多少,你做的越多,效能越大。也可以说,有福气的孩子就能接受这种教育,接受这种教育多,福气大,接受这种教育少,福气小,但是都有效果,所以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所以你说怎么落实,不能给出标准,就看老师家长怎么认识,你全心全意的做,一天四个小时八个小时十个小时,都来读诵经典,将来成就大才,一天只能勉强两三个小时,成就中等人才,你一天读半个小时十分钟,也都对生命有好处,对整个国家民族有好处。(无疑经典是在孩子心灵拨下的最好的种子,)

这种子不仅是为文化播种,在诵读经典的教育过程中,间接建构精密的脑神经系统,以记忆的教育开发理解,这是全方位的开发,你做最简单的投入,而有最多样的收获,所以这是最好的投资。

19.读经是保守吗[返回目录]

问:有很多人认为读经是保守

答:保守现在好像是用来骂人的,其实这种骂人的人都不知道保守是什么意思,被骂的人也不知道保守是什么意思,所以就被帖了标签了,保守是说他不进步。

其实保守并没有说一定不进步啊,我也可以既保守又进步啊,这很奇怪,一个只进步的人,人格不完整,而你没有保守而进步,这种进步不可靠。所以人家说你保守,你要欣然接受,因为你守住了根。

所以保守者,保住守住人类文化的精华,这是保守的定义,所以你把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精华都保住守住在你的生命里面,这样并不见得一定反对你去开创,而且只有这种有大能力,才足以谈开创。所以有人说我保守主义,我是非常的感谢,我说不敢当不敢当。(笑)

20.读经是八股,开倒车吗[返回目录]

问:有人说你八股,开倒车

答: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念,一个一个来。说我八股。讲八股的人,我就问什么是八股你知道嘛?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八股?

就是在王安石时代定案的,因为古代开科取士考状元,最重要的凭据就是一篇作文,根据一篇作文就可以看出你的思想志气,你的人文素养,你的文学程度,几乎从一篇文章就可以选人才。现在很多人很奇怪,一篇文章怎么就可以决定一个人才?因为你不会读文章嘛。所以现在就是没有人会读文章,结果就不能从文章里面读出一个人的学问境界,于是就说作文不可靠,就要考很多,当然考很多也可以,客观嘛,好我们不谈这个问题。

至少在古代是这样,他很注重作文,而且在古代真的有能评论作文的高级学者,他读文章就与作文章的人心灵相感应,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他的内在的生命的内容。

我们说文无定法,最好是别出心裁。但是做议论文,比如考状元一定做议论文,这和普通抒情文就不一样,文学表现最好自己有一套表现方法,但做议论文往往没有那么多套,你就把道理讲清楚,而把道理讲清楚,往往有一套程序,这个程序我们可以称作段落。到了王安石的时候就布告天下,你考状元,考作文的内容要分成八段,叫做八股。所以八股的意思就是议论文要分八段来议论,比如第一段叫破题,第二段叫承题,第三段叫开讲,很有次序的。一个题目出來,你先说这个题目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一两句话把这个题目点破,叫做破题,这不是要一个高能耐嘛,接着这个题目,几句话把他讲清楚,叫做承题,开讲,开始解说以后,要举证,举历史做证据,举某人的言论做证据,叫做比,有正面的,又提出一个反面的议论,叫反比,到最后,有一个结尾,所以议论文做这样一个安排,是很完整的,有些去考中考高考的学生要做论文,按照这八段来写,基本元素都有了,所以我奉劝天下学生都来学八股。八股没有害你啊,八股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啊,他提供给作文的人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格式。所以,你要骂我八股,我还很高兴,我的为人是非常完整的,是有次序的,不是很好吗。当然现在骂人八股是说,因为规定了这样的格式,所有人都按照这样来写文章,于是千篇一律。其实做八股也可以不千篇一律啊,因为八股里的内容,用词造句,也都可以表现你的才华。有人认为因为我们都做八股文章,所以人民都不会思考了,不会思考和八股有什么关系,真是莫名其妙。好了,我们说纵使八股是骂人的,骂这个人顽固,腐朽,没有开创性,假如骂成这样,我们就应该说,该顽固的时候就顽固啊,该吸收的时候就吸收啊,你还没有开创性的时候开什么创。先中规中矩,将来才能有特殊的独立的创造,所以你先入格才能出格,现在的人都是无法无天的,你想独创一个,门都没有。所以先规规矩矩,先八股一下。(那说您开倒车,这也是表扬吗?)啊,那当然是,(笑),我现在还不会开车,但是我坐过别人开的车,我看他开车很灵活,尤其是车子要停下来的时候,他会开倒车的,我在想,如果一个制造汽车的公司,买汽车的人问说,你們的车只能往前开吗?他说是,只能往前开,不能往后开,那谁来买他的车呢?所以我说,车子该往前开的时候就往前开,该开倒车的时候就开倒车,所以只问这个时机需不需要开倒车,而不是开倒车就根本错误,如果我的车子能往前开,能往后开,还能往左开,往右开,还能往上开往下开,我这是最完美的车子。你的车子都不要开倒车,你去吧,所以这些人都不要理他,为什么不能开倒车,笑话嘛。

21.读经典是填鸭式的教育吗[返回目录]

问:读经典是填鸭式的教育吗?

答;这就不大是。因为什么是填鸭你要了解清楚,填鸭是因为鸭子这么小,他的胃很小,吃的很少就饱了,但是卖鸭子的人,想要让鸭子重一点,就灌食物,比胃大两三倍的食物,不管他吸收和消化,这种状况叫做填鸭。所以填鸭是不人道的,奉劝天下卖鸭子的人都不要填鸭,鸭子是很痛苦的。

(那为什么有人说您让孩子读经是填鸭呢?)因为他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小,你让他学这么多东西,类似填鸭,他认为理解力不

够,你让他理解这么深的东西,叫做填鸭,这种比喻是对的。但是,请问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是你认为的那么小,还是你小看了孩子,而且,我们叫他读经又没有让他理解,我们只是让他熟悉,让他记忆,现在孩子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他的胃口无限大,正是你填许多东西的时候,那填什么东西?如果填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对他生命是没有帮助的,既然要填了,就填最丰富的,最有营养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了。所以这不是填鸭,因为他接受得非常轻松方便,他还有觉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读经是填牛。牛的胃很大,他需要很多食物,你不给他很多食物,他的胃是空的,他是饿牛,所以我们现在给孩子的东西太少了,意义太少了,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在饥渴之中,我们的生命是一片苍白,而错过时机,几乎不能再填,等不能再填的时候,他没有高度人文的表现,也就是没有素质,这时候你再说来注重素质教育,我告诉你,来不及了。

所以我的教育正是素质的教育,我的教育正是给他人文教养的教育,有了人文的教养自然知道什么是八荣八耻,自然知道如何与自己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天地和谐,为什么不填呢?但不是填鸭,而是填牛。

22.读经是死背书吗[返回目录]

问:诵读经典是否就是死背书?

答:诵读经典我们要他反复接触、熟悉乃至于背诵到滚瓜烂熟,让他成为一生学问的根基,让圣人之教与他的血液融为一体,周流他的全身。如果从背书的立场来看,当然是死背,我从来没听说过活背的,什么叫活背?不可能活背嘛。我们人生任何一个词语都是死背来的,茶杯就是茶杯,茶壶就是茶壶,你不能说这是杯壶,所以只有不会讲话的孩子他会活背,凡是已经有思考程度的人,对于词语和文法,都是死背之后才活用的,所以不死背就没有活用,而死背的在他的人生历程中,遇到恰当的状况,他能拿出來用,这叫活用。所以先要死背做基础,才能有活用的机会,不死背,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用的人,你为什么要来批评死背。

所以,说读经教育是死背的人,是有见识的,是说对了,但是如果你说读经死背是为了反对读经,那就是自讨苦吃的人,你这种态度还要影响别人,就障碍了别人成长,误人子弟,千万不要再做这种傻事了,既耽误自己又耽误别人。所以该死背的时候就要死背,该死背的学问就要死背。

23.读经是否具备实用性[返回目录]

问:现在的教育理论更强调实用性,读经是否具备这种实用性呢?

答:所谓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就是为了用,如果不用就是浪费工夫了。所以实用主义有他的真理性,但是他的真理性并不很彻底,而很多人了解得更有偏差。说现在教育注重实用,这没有错,但是不是所谓不实用的教育就没有效,我们要问这个问题,才能把实用主义定位,所以,第一句话我们说实用主义是对的,第二句,实用主义不是全部都对,这样才能了解真的实用主义。

再来,读经是不是实用,我们说,读经当然要实用,不过现在一般人讲的实用是指,读经是不是能现买现卖,把实用解释成现买现卖,也就是说今天教你你懂不懂,如果不懂就没有意义,你不懂怎么用?不能用就没有意义,这个有他的真理性,凡是知识技能的学习都要教的很明白,既然明白清楚了,就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出來,而经典呢,这么小就教这么高深的道理,他懂不懂,不懂,那有没有用,我们说,现在没有用,而且不需要用,因为人是要活下去的,他将来会有用,而且要用一辈子,所以凡是问这个问题,我就说,你去看你的儿子,他会不会活下去,如果他不会活下去,我看这一辈子没有用了,这不是骂人吗,该被骂嘛,你不懂人生嘛,你还可以谈教育嘛?

24.在教读经的时候,要不要顺便要求德行?是不是先要求好了德行,再去读经[返回目录]

问:要求孩子读经,一定要有德行嘛?

答:这个就是说,在教读经的时候,要不要顺便要求德行,甚至有人说,是不是先要求好了德行,再去读书。大家都知道,一个有学问的人假如没有德行,这个学问或许使

人为恶,所以德行是一切学问的根本,有了德行,学问才显出他正面的效用。不过站在教育的立场说,在教育的实施上,要教他读经是容易的,要教他德行是不容易的,并不是读经的孩子不容易教导德行,而是要教导人类德行,本来就是很艰难的工作。既然我们认为读经是有意义的,有功效的,我们就要做了。至于德行教育呢,我们希望做得更好,但是德行好不好,不是你设计出來就一定产生效果,我们只能尽力去教导德行。

所以读经是一定要做的,在任何状况下都要教导德行,而我们发现,读经的孩子,比较容易开发他的德行,所以德行不是要拿出来特别教的,因为德行不能用特定的方式教导,而教导以后一定有成就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而读经促进了这个潜移默化,教读经的家长和老师也多少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层次,他也能够产生一种示范作用,所以德行不用特别教,也不用特别强调。如果你设计一套教德行的方法出來,往往是德行的败坏,因为他按照一定规矩来实践德行,这就不是德行,德行是从内在启发出來的,是从长时间的熏陶中慢慢长进的,我们相信一个孩子基本上都是纯洁的,不至犯大罪恶的,我们这个时候只能给他教养陶冶,最多给他生活的基础规范,你很难要求一个孩子做到十全十美,我可以把任何生活小细节都规定好,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吃饭,怎么坐怎么站,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规定得细如牛毛,他纵使照这样做,也不见得是一个有德者,他只是一个生活有规矩的人,生活有规矩的人如果不内化,他将来也会用他的规矩来为恶。

我们说在读经教育的历程当中,我们要守住的最底线,第一点,老师家长不会故意教他做坏,这已经站住底线了;第二点,多多少少读经的家长和老师会比一般人有更高的

文化期待,这就有增善的可能;第三点,在读经教育当中,我们又设计了一些基本规范,不必太繁琐,不必太严格,只要这个孩子不比一般人坏,在水准之上,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我们最后是期待着经典的启发,使他有德行的自觉,更长远的是他步步走向君子圣贤之道,也唯有经典可以给人有这种智慧跟理想,所以我在推广读经历程当中,虽然没有特别强调德行教育,但我认为德行教育就在其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项世界性调查,说中国人平均道德水平低于世界水平,可能就是我们离开经典太久了。)应该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西方人也有经典,也有智慧的书,而且他们的经典一直没有重大的败坏,所以我常说,西方的教育,以美国为标准,他体制内的教育是摆明了,我以知识为准,甚至我只教知识,那么他们文化的素养,精神的寄托在哪里呢?大部分在宗教,小部分在民俗或者文化场所,比如博物馆、音乐厅,所以我说西方教育比中国多少是完整的,因为他们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知识在学校中,文化在社会上。中国古典的教育是以文化为主,有了文化后,他上进了,也容易有知识,只是古代中国知识开发的模式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开出近代科学,假如我们认为科学是有意义的,我们也可以学科学,我们不必用科学来否定中国一切教育成果,所以中国以前是以文化为中心,知识为外围,教育是以德行为本,以技术为末。从五四以来,我们打倒了中国教育,就是不以文化为本,而以知识为本,在学校里固然以知识为本,但因为社会宣传知识科学太过分,所以在民间在百姓家庭中,也没有文化的教育,所以的几乎没有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家庭和社会都只为了让孩子上学。西方人有学校的知识教育,又有社会家庭宗教的文化教育,中国是学校没有了文化教育,社会家庭也跟着学校走,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不如西方,因为他们有道德教育,我们没有。所以我常这样反省,五四以来,一直说我们要全盘西化,我们要努力学西方,努力到宁可放弃自己的祖先,我就嘲笑他们,你并没有完全学西方,西方人没有你这么傻,没有你这么激情,他们起码是完整的,只是他们还不够全面,所以五四这批人害惨了中国,我们要把眼光放远,在你的心灵里面重新去组合,你都需要,但也要有主从轻重本末的安排,如果你糊里糊涂两面都兼顾也好,假如能够更精明一点,知道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辅,你的教育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末,就清清楚楚,两面俱到,这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指标,也就是中华民族能带领世界走向更光辉时代的关键,所以中国人要醒来了,要聪明一点了。

25.读经一定是言教不如身教吗[返回目录]

问:读经一定是言教不如身教吗?

答:这个观点可以分两个层次来讲,一般说的品德教育是言教不如身教,这有相当的道理,因为他的意思是说,你与其整天唠叨,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倒不如身教,自己做的非常规范,他看久了会学习,而且他会敬佩你,假如你唠叨,他反而问你你做到了吗?所以言教的功效是比较少的,所以身教为本,这叫言教不如身教。

于是很多人根据这句话说,我们要先训练出一批高层次的家长和老师,不然就教不出高层次的下一代,因为你只是言教,就算叫他读经好了,但是身教没有做好,言教不如身教,你的身教不行,孩子的成长会受到限制。

我认为这里有一个盲点,我们要这样想,生命的发展是多样的,无可限量的,我们要相信生命,要相信人性,要相信天地,要相信孩子,一个老师和家长尽其可能有示范性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只学你的示范性,我们的下一代一定比我们差,所以老师和家长一方面尽可能做好,一方面也不要以为你好了孩子就好,或者孩子和你一样就好了,应该希望孩子的生命有更广大的开发。

我们希望孩子成一个君子圣贤,但一个老师很难做到君子圣贤,老师怎么办?就用君子圣贤之言教他,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和孩子说:我是跟你一起来学君子圣贤的。这样你的身教就不如言教了。

所以,讲一个观点,初看有道理,你要再站高一点看,他的意义够不够完整。一方面言教不如身教,另一方面我又说身教不如言教,这两个言教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前者是唠唠叨叨的言,后者是圣人之言,我们知道这两个言教的不同,我们就不用执着于,必须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才能教出有德的下一代。现在在这个无德的社会里面,等你训练出有德的家长和老师,我看我们民族都灭亡了,没有孩子可以给你教了。赶快教吧,不管你是有德者无德者,不管你有没有学问。没有学问的老师和家长教出有学问的下一代,没有德行的家长和老师教出圣贤,这才是教育的功能。所以,话看怎么讲,不要执着。

你接近圣贤之言,是走向圣贤最方便的方法。你不能说摆一个圣贤在这里做模范,才能教出圣贤,不要这样想,因为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任何机会都要把握。有的人在那里空想,我要培养出一批老师和家长,要不然怎么可以教圣贤之道。他自以为了不起,一般人说对呀,因为言教不如身教。这是对的,但不现实。所以我是最务实的,随时都可以做。你为什么不做呢,你还等什么时机来做呢?你一等两等,来不及了。

26.现行的应试教育和读经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对待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返回目录]

问:现行的应试教育和读经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答:读经也是可以考试的,所以应试教育问题不出在去应付考试,而是出在考什么东西,而考什么东西的问题不出在考什么东西,而是你教的什么东西。假如你教的是人性,所考的是人性,用人性的方法去考他,有何不可?应试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目前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教育的体制)谁说没有办法,事在人为,而且我们政府清明,只要他们知道,他们不会故意做无效的工作。所以只怕他不明白。那什么时候可以明白?不知道。他不明白我们就不做吗?还是要做,做久了或许他们就明白,做多了或许他们就明白了,明白了就大规模改善,改善之前,每个家庭每一分钟都可以做小规模的改善,这也是务实啊,很多人说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整个国家的推动,这个都是妄想。应试的缺点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没有办法改善,为什么没有办法改善?因为整个体制推行这么久,已经是僵化的了,所以不是应试不对,而是应这种试效果不大。如果你知道这对人生没有意义,你就不要那么认真的应试,不那么认真应试,没有办法跟人竞争怎么办,那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竞争,难道有文凭才能竞争吗?还是一个人有德有才就能竞争?所以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有德有才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怎么教让他有德有才,他就可以竞争?我们不要说竞争,他就可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下国家。

问:您推广读经教育这么年,就教育的改变来说也有一些。

答:一定有一些,起码我家里就得到一些好处,我身边读经的朋友得到一些好处,我走遍大江南北,所接触的人都得到好处,到底有多少效果,我也不知道,我们只是尽力去做,多少人能听得到,能听得懂,能照这样去做,这都不是我们所要追问和祈求的。(但很多地方的政府确实有这样的行动)

那很好,有的地方我知道,有的地方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只做事不求成果的人,我只是推广,不去调查哪里接受了这种观念,但是我知道必定有许多地方会接受,而且接受的人会越来越多,接受的层次越来越深,为什么?因为这是人性所在,只要是人,一定会走这条路,只要走这条路,其他路都带上来了。

对“什么是人才”的了解影响到他对应试还是读经的选择,如果按照教育的原理来谈教育,那应试不应试不在考虑范围。不是说学校的功课不必学,而是说学校的功课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它是人类的学问而学。这是对教育有完全了解的人采取的态度,所以这里没有要放弃学校功课,也没有说一定要应试,而只做该做的,至于学校功课好不好,要不要一窝蜂去上大家认为好的学校,都不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家长能这样想,一个孩子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他的成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上名校的几率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也顾及应试,问题是,你功课要好应该怎么做,有人说要努力做功课啊,老师多派作业啊,晚上十二点一点才睡觉啊,早上五点就起床啊,这样功课就会好,你看天下不都这样吗?功课好了吗?所以要迷途知返,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且几十年来所有的人都告诉你此路不通,你为什么还要走那条路。

(有时候都是生命的教训,不知道您是否了解现在大陆学生的自杀率非常高,就是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死了。

是的,我们的政府和社会也都很关怀,但是很无奈。关怀是你有德行,关怀而无奈是你的无知,所以凡是你关怀所到,你就要有办法,可是他一筹莫展,对人性无知,对教育无知。

27.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一直读经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多元化的社会不能只读经吧[返回目录]

问:无知,导致很多家长有很大的困惑,他会问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竞争这么激烈,他一直读经,我如何发展多元化的思想和思维?

答:所以对每一个观点要想清楚。怎么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有能力才能应对竞争。而如果我们问,应试的成绩能不能代表能力?你考上好学校能不能代表能力?很多人知道不能。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去走那条路?(因为现在用人单位第一个要看的就是你的文凭。)

这就是我们政府首先要从这里改造起,就是看他的才华,看他的品德。而你既然知道这是多元化的时代趋势,十年二十年之后刚好是多元化的时代,等你的孩子长大,会是非常多元化的。多元化的时代,人才出头的管道是很多的,现在就已经稍微可以看出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他用人的标准不是看你的学历,而是看你有什么样的才华,所以所有家长和学生都应该坚信,将来你能够取得成就,你所能握住的就是品德和才华,而不是分数和学历。如果家长都看破了分数和学历,那体制的分数和学历就不能约束人,所以被它绑住是你自己甘愿的。所以不可以怪罪体制,只能怪罪你对教育不认识,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的领导单位,也不可以怪罪百姓,怪罪学生,为什么他们受不住而自杀,你要自己反省,你的制度能不能让他有良好、正常、光明的发展,这两方面都要反省,整个社会问题马上解决。现在就是大家都不反省,所以这制度就死了,已经死了几十年还是死的,家长就往前冲,明知道是死胡同还拼命的往前冲,所以这个问题渐渐浮现出來,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不停下来反省一下呢?一反省,问题马上解决。所以问我说怎么解决问题,我说你的人心要恢复光明,那问题又来了,怎么恢复光明?以往都是愚昧的教育,愚昧的成长,到现在的就愚昧的执着,怎么能够光明?那你能光明一点就光明一点吧,能够反省一点就反省一点,反省一点就改善一点,每个家庭改善一点,整个社会就改善很多,所以我并不唱高调。(我觉得您过于谦虚了,其实您推广这十几年很多地方也出了许多多元化的人才,我一直希望您举例子,您为什么......)很多人一直说多元化的社会,你一直只读经难道要培养语文的人才吗?历史的人才吗?

何况中文和历史不是读经就能包括的,所以不能只读经吧?那么我们要问什么叫多元化,怎么样能有丰富的学问,他都必须基于一个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所以一个人只要有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就可以面对多元的学习。一个人如果有笼罩性的智慧,在多元里又能分出轻重缓急。要一个孩子有聪明的头脑和优雅的品格,用什么来教他最好,就读经。而且要小时候读经,长大再读就来不及了,那只是一种挽救,死马当活马医。所以要在恰当的时机对他做恰当的教育,他自然有恰当的成长,有恰当的成长自然有高度的能力,有高度学习能力和兴趣,学习自然有高度成就,至少在标准之上,所以你要求那个果,必须种这个因。你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心态,你必须有开发广博知识多元心态的心灵,而这个心灵可以用经典来陶冶他,因为经典本来就是开创性的人性光辉。经典诵读又是构建脑神经系统最方便的方法,所以不要看读经是一直读一直背诵,他在讯息的反复流动中,就建构了精密的脑神经系统,现在意义懂不懂?不懂。现在聪明能不能发扬?不能。但是他每长大一岁,这个聪明就能发扬一分,意义就理解多一分,既了解经典意义,感受到圣贤教化,而这些聪明又可以供他思考可用,所以一个孩子只要聪明他就好学,他就学习快,一个人只要有经典的熏陶,自然就性情优雅,品德高尚,他聪明好学就有卓越的才华,这就是人才的标准,一个国家要治国,就要用这种人,一个企业要发展,就要用这种人才,所以这种人正是社会争取的,你怕什么。大家都不去求本,而去求末,都去看要有竞争力,却不知道竞争力究竟是什么,知道学历和文凭很重要,就不知道更有用的是一生的品德和才华。如果我们能放开眼界,去看国际,你要成为一个国际人才,所谓先进国家所要招收的研究生,考察的最重要不是你是哪个名校毕业的,而要看你有什么能耐,只有中国等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家,才迷信学历。但是你要知道中国在发展中,发展迅速,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不是现在这样子,你的孩子是十年二十年之后要面对社会,你应该怎样教他,不是该想一想吗?所以自己没眼光不要让你的孩子受障碍。

(这些年您虽然没有统计,但您是了解的,在家读经的孩子也有很多考上大学,成为人才的。)

当然,读经的教育有个层次的做,有的是非常积极,从胎儿到十三岁,用大量的时间来读经,成就很大,将来进入体制,他是体制内的佼佼者,不进入体制也是可以自学成才的青少年。

第二种是一半时间读经,一半时间去学校上学,因为一半时间读经,学校功课也不得了。再有一种是大部分遵照体制,拨出一点时间来读经,这对于他的能力成长也都有帮助,所以依照个人所在的怀镜,对读经有不同处理模式,但是只要读就好,多读多好,少读少好。(是不是大量读经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年龄都是提前的。)也不是往往,但是有这样的例子,我们不鼓励他早早考上大学,我的推行教育的心态是,从理想上说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从现实上说,要面对个人的限制做各个不同处理。所以最理想的是不走体制的路,永远不走体制的路,另一种做法,先读经几年,再进入体制,就是你刚才说的,从小学到高中不在体制内,但是他自己学习体制功课,去参加高考,这也有例子,可以提前考入重点大学,为什么,因为读经以后学习能力强,而学校功课基本上很简单的,对一个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是不必教的,他自己学就好了。所以现在人们把学校功课看成洪水猛兽,看成登天之难,都是因为孩子笨,或是被用笨的方法教学。所以一个聪明的孩子很容易做功课,所以就很容易接上体制。如果在台湾就很难这样做,因为台湾的体制规定得太死板,反而大陆现在开放中考和高考的年龄和学历限制,于是任何人都可以考高中和大学,这是非常正确的制度。

(这就是你一直倡导的在家自学,这是一种世界趋势。)所谓在家自学,正确的讲法应该是在家教育,西方叫做Home Education。最近两三百年,已经被世界定义为正规的体制内的学习模式,其实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是学校,家里能够给予教育,那也是学校,他也可以学习,所以是面对已经成定型的学校观念,而有了在家自学。

本来在没有现代化定型学校之前,人类也一直在做教育。从古以来,中国或是西方的教育都是家庭教育,苏格拉底没有听说他上过小学、高中、大学,他却是西方学问的开创者,我们也没有听说孔子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释迦牟尼佛,他更没有上过什么小学,但他们都在接受教育,耶稣是一个木匠的孩子,没有听说上哪一个小学过,所以人类的教育本来就是在家的。用学校的教育本来就是不得以甚至是不合人性的,把一群孩子按照年龄放在一个地方教同样东西,当然不合人性。所以西方近些年来已经在渐渐觉醒了,尤其是所谓多元化时代,要有多元化人才,多元化人才要用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来培养,所以真正懂得教育的国家,是鼓舞人民自己来办教育,只要他不故意去危害孩子。一般情况来说家长很少故意要害孩子,所以让家长自己设计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优良的制度,在西方已经渐渐成风气,而且有些政府是支持鼓励的,甚至有些政府把人民所交的教育税退给家长,让家长自己来教,这真是以民为本。那现在中国,包括台湾和大陆,暂时做不到这一点,没有关系,只要政府网开一面,不要把守得这么紧,要为整个民族前途着想,要知道人才的多元必须做到教育的多元,所以开放给有教育理想的家长自己来教孩子

所有教育的理想如果依照我的建议,就是从人性出发,给予最恰当的教育;那么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他可以成长到非常高明的层次,他本身就是开朗的心胸,依

照他的年龄和环境不同,就可以做不同的学习。只有基本的理想智慧跟能力是难以培养的,其他用这种理想智慧和能力来学习的学问统统是容易,现在的学校只知道有这些学问要去学,而不知道如何培养学习的能力。我的读经教育呢,只着重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还有基本人格,至于他要具体学习什么,这不用担心,他学的好不好,更不用担心。假如基本的能力和人格没有培养好,你天天用这么多功课给他学,正是障碍他的成长。所以你的观念一正确,你的做法就正确,而且你一明白,就不会受许多无聊的疑惑牵扯。一定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不要看到某个人在读经,我也要读一读,看已经形成风气了,我们要赶上时髦,有人不去学校读书,他居然也能考上大学,这多么有成就,我也要去学,这样都是不明不白,所以不管有没有人因为读经而提前考上大学,我既然知道读经是对的,我就从小做。

所以有人一直问成效如何,我就一直跟他说,你不要管成效如何,这不是我没有成效告诉你,而是我不用成效吸引你,因为用成效来吸引你,你还是糊涂的。当然也有有人问到时,我是不得以讲到一些成效,一讲出來,骇人听闻,简直是天方夜谭,能有这么好吗?他问题又来了,这怎么解决呢?(您是需要他从根本理念上的转变)对的。

28.读经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吗[返回目录]

问:有的家长担心,读经会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吗?

答:我们就说,什么教育可以不影响他的创造力,什么教育能让他更有创造性?是没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还是有创造性的教材让他有创造性?他会想,没有创造性的不如有创造性的教材吧,所以还是选择有创造性内涵的教材吧。那天地之间,古今中外什么样的教材最富有创造性?就是那些有创造性的人物所结晶下来的著作,这叫做经典,永垂不朽,历久弥新,这种书你不读,还有什么书有创造性。所以你要让孩子有创造性,一定要让孩子读经,其他都是障碍创造性,这不是很清楚吗?所以对经典意义的不了解,导致你对追求的目标拿不定主意,所以我不是用经典来压人,来拘束人。经典最开放,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是一个开放的思想吗?孔子又没有说你要跟我学才行,他说见“贤”就要思“齐”,孔子说天行健,君子要“自强不息”,他哪里叫你绑手绑脚,没有啊,只是你不读经啊,你被骗了。所以回归经典,回归理性,不要再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来障碍自己了,我们已经可怜很久,不要再可怜下去。

29.读经会不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返回目录]

问:读经会不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

答:你就去问磨刀会不会误砍柴功?当然占用啊,那你不要去磨刀,直接去砍柴好了。(笑)

30.到底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读经教育的想法?您是如何推广读经的[返回目录]

问:到底是什么让您产生了读经教育的想法?

答:问这个问题的人很多,尤其是有记者身份的人最喜欢问。(笑)你不要问为什么,只要知道这个想法好就行了。(笑,那还是要问)有些人的人生观教育观跟一般人不一样,就好像是怪异,你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你为什么这么怪异,那怪异的人一定有一个怪异的机缘,大家都这样想。近代的例子就是洪秀全,他本来是要考秀才的,屡考不中,生了一场大病,昏了三个月,醒来以后,他就创了一套思想,太平天国就起来了。所以大家都想,凡是不一样的思想一定来自不一样的原因。或许吧,不过我不是这样,不是生了场大病,醒来就想读经了,我没有得过病,越来越健康,是众人都病了,所以我就跟他们不一样。

(还是没有回答,难道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吗?)或许有外围的原因吧,因为我是学教育的,但学教育的那么多,为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那就要看最内在的特质,就是我认为一个人都应该依照道理而思考,依照道理而判断,依照道理而行动,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都应该这样做。所以我常说,不是我一个人发现了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发现,不是我一个人来推广读经,而是每个人都应该推广。所以现在就问读经合理不合理,再问如果合理你为什么不去了解不去实践。我的意思就是说首先要有一个核心的品质,就是你要尊重道理,依道理思考和判断,这样才符合知识分子的本分。我是读书的,至少我读过十年书。古人说,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我把知识分子定义为:读过十年书以上的人都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现在我们看很多人都读过十年书,幼稚园三年,小学六年,到了初中,就是知识分子吗?好像不是。为什么不是,因为他不能从理而思、从理而断、从理而行,那怎么读了十年书还不是知识分子?教育有问题。一个人被教育教得生命有问题,他是不是就应该怪罪这个社会,也不一定,等他能够思考的时候,就应该勉励自己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

所以我也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是读教育的——那时候我就渐渐想,我应该依理而思、依理而断、依理而行,我就一直反省,我所读的教育理论是否合理?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它?假如我判断它是对的,我就要按照这样来做,假如他讲的道理不完全对,我就做一半,做三分之一,做到恰如其分,所以我就增多了这一个态度。所以我们在教育上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去应用教育理论。用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比如在做生意上,先要了解做生意的基本心态是什么,然后再去运用所有的资源和市场,这样也可以把生意做好,对所有事都如此。我是学教育的,要对教育负责,我要用公正的态度去看我所学的教育理论,这不是很正常吗?于是我就发现,这些教育理论有道理,但是有盲点,同时我也在反省自己的人生,这两相对照起来,就渐渐发现,应该用读经的方式来做基础的教育。我怎么反省人生呢?每个人都有这个时候,就是十五六的时候,自我意识渐渐成熟,他会反省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抱怨的,他也应该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学问德行是不够的,两方面都会有。一方面对社会,大部分人都不满,也有感恩的,但现在越来越少了,这不可以的,应该对需要感恩的就感恩,需要批判的才去批判,这才是公正的人嘛。对我们自己也是,我自己有多少才华多少德行,是不是够,这应该了解,如果不够,应该怎么做。我当时就这样想。我看自己的才华,差远了,不够的,看我自己的德行,不够的。我为什么知道不够?因为和我们读过的书里的这些人比较,我们都有国文课,都读一些文章,所谓的道德文章,这样才可以拿来教学生,做范文嘛,我读那些文章,觉得自己实在差太远了,我就想为什么我差这么远,我就去看他们的作者介绍,我看了很多作者,得到一个规律,就是这些作者,无论古代的、现代的,哲学家、文学家,所有有成就的人,小时候都是读经长大的。我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他们从小读有用的书。而我从小学读的书,都是读无用之书,只是小学读的书,让我可以考初中,初中读的书,让我可以考师专,对于整个人生的前途,对于国家民族,对于国际世界,对于天地宇宙,一概没有用。我称这是两方面的反省,一方面是我小时候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是因为我不聪明,也不是不用功,而是这些聪明和用功投在没有效果的学习上。因为我们教育所教的,从我小时候开始,就教一些很简单的知识,对于基本能力品德智慧性情,几乎一片空白。所以从主观上来看,我认为我的生命没有受到任何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从客观方面呢,我学习教育理论,每种教育理论也应该拿来反省一下,就是看他对不对,还有更重要的是,看他对在哪里,所谓对在哪里就是看他哪一方面有道理,应该在哪方面用。如果他可以在哪一方面用,就不是在全方面用。后来就渐渐深化到,对于整个人生,整个人类的文化表现,我认为都应该如此看。那么,就首先做一个区分,再对这个区分做一个判断,我们怎么区分人类的学问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用的是一种逻辑法则,我在做这样想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是依靠什么样的原理做这种区分,后来我渐渐了解是依照一种逻辑法则,这个逻辑法则首先表现为二分法,就是人类会把所有对象分成两类,简单的说就是阴阳。我们如果去看历史,有古代现代,看地理,有东方西方,看文学的表现手法,有白话文文言文,这些都是二分法,当然二分不一定都要这样分,但是大体上习惯是这样。我们对学问也有科学和人文,用二分法来分别全世界,分别一切对象,你有了左边就有右边,有了前面就有后面,如果是两边形成一个主体,我们就想一个问题,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接受完整的教育,必须两面兼顾。我就渐渐发现,为什么我或者一般人所受的教育不很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原来问题根源就出來这里,甚至中华民族近一百年来的浩劫,问题就出在这里,就是我们对世界了解不够全面,原来是因为我们心态不够全面。我渐渐就形成一个教育的独特看法,就是凡是学了一个教育原理,我必定要看他在哪一边是有成就的,他是否有另外一边的缺憾。渐渐发现,近代西方的教育是偏于一边的,偏于知识的效用、理解的训练,人类是否还有另一面也是很重要的生命特质呢?每个人都知道一定有,如果有你怎么去弥补呢?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有知识的学问,又有所谓生命的学问,就是智慧的学问,这两种学问都需要,请问你如何去开发?你是否同时去做呢?还是在不同时机做不同的教育?所以我又探索时机的问题,把人生分为幼稚期和成熟期。学习的方法又有两种,对于知识的学习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等到长大再教也一样,甚至更容易教;另一方面是生命的学问,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因为他是属于熏陶的、潜移默化的,甚至不懂的时候就一定要赶快教,等到懂就来不及,所以这种学问是越早学越容易,这样印证人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一种是能力递增,越长大越高明,就是属于认知的能力,另一种是记忆的能力用这种二分法来思考问题,比较简洁方便,可以把问题做全面性考察,如果人类学问有两大性质,那么我们教育似乎就应该有两大模式来应对这两大性质,另外我又想到,可能对人类的年龄的成长,也分成两大阶段,来完成这两大性质的教育。所以从十七八岁开始,我就构想这个问题,首先是自己做一些弥补的工作,就是多多少少勉强自己去读一些有用的书,就是读一些经典。我出去教书的时候,二十几岁开始教书,我就对小学生做一点实验性的教学,发现非常顺利,小孩子也不排斥,当然,经过二三十年后,都有一些当时的孩子来跟我汇报,纵使只教一点点,这个经典对他们一生有重大影响。后来我自己有孩子了,我就想我自己被牺牲了,不要牺牲下一代,所以我就邀几个好朋友,亲戚邻居的孩子一起来,给他们做读经教育。所以我的读经推广工作是从自己家里孩子开始的。因为一种教育理论要推行出去,影响的层面是很广大的,如果这个教育是错误的呢,会害人的,如果会害别人,我先害自己的孩子比较没有罪过,不过也发现可以过得去,那再经过十几年,我四十五岁。所以,我认为时机才成熟,至少我的一些理论才渐渐自己明白,也形成一套想法,我才开始出来推广

(刚才说的还说得过去是指的什么呢?和不读经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吗?)

就是一般人容易起疑问的,他喜欢吗?那还过得去,至少他没有排斥。他能够吗?至少他没有什么困难就学起来了,就是这样我说还过得去的意思。当时怎么会知道他有多少功效呢?纵使当时有一些功效,我也觉得那不是最后的。读经很容易出现的功效,有些人以为这些就了不起,我也没有认为什么了不起。我说还过得去,什么意思呢?读经以后认字就快,认字多了后就喜欢阅读,一朗诵的结果脑神经发展,喜欢读书后知识量增长,就提升他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表现还比较出色,一般人认为这就了不起,我认为就还过得去而已。(您以前说过读经三个月就相当于小学的水平,如果读经一年就相当于什么,是有这样一个比例?)这也有相当的宣传效用,但它也是真实的。我的讲法是,如果读经一年,大概就有高中的语文程度,读经两年,就有大学的语文程度,读经三年,就有大学中文系的语文程度。这是指语文程度而言,其实是指他的语文基础而言,他打下多少根基,有了这些根基,随着生命成长,就会发挥,所以我讲的程度并不是让一个一年级读经一年的孩子和一个高中的孩子来比赛作文,而是一个根基的意思。(那时候在台湾推广读经是九四年)

九四年是正式向社会推广,我成立一个读经推广中心正式推广,意思就是:第一点,我写出一本很简略的手册;第二个就是成立一个小地方,两三个人办公,接受各地的咨询;第三方面就是做示范教学,在那个地方开读经的教学班,每个礼拜上一次课,每次课上一个半小时,一方面是做实验,另一方面也让别人做参考。(在大陆是什么时候开始呢?)

在大陆推广延后不了多久,因为在九四年台湾开始,大概九五或九六年,当时在香港的南怀瑾先生,他知道了,就让他的弟子请我到香港讲,在香港演讲后,香港就有少数的地方开始读经,而南怀瑾先生也介绍我到海南岛去演讲,海南岛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效应,后来很快就到了上海,首先是对希望工程学校的校长演讲,那次的作用就很大,带动几百万的孩子开始读古典名著,这样渐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媒体也在报道。我从那时候开始,大概一年平均来大陆一次或两次,每一次都是二十天到一个半月,做巡回演讲,平均一天讲一场到两场。(现在大陆大约有多少学生在接受读经教育,程度如何?)我是自己没有去统计,我也没有能力去统计,因为没有一个大的机构来做这个事,因为这是一个大事,他的影响层面很广,所以我没有确定的数据,但是我看过大陆有一位教授,他说据他的观察和估计,在三年前,他就这样讲,大陆大概有三千万的儿童,多多少少开始读经。所谓多多少少的意思,是从教材来说,三字经也算,唐诗也算,一直到四书五经,这都算,第二个多多少少是从时间上来说,一天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也都算,一直到一天六个小时八个小时,这样叫多多少少,这样总加起来他说有三千万。如果三年前有三千万,那到现在2008年,应该有五千万乃至于更多,多多少少在接受读经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大陆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倡中华优良文化的教育,提倡品德素质的教育,提倡和谐的社会,对于民族人心的改善,是非常用心,而当政者,或者说教育工作者,也渐渐去思考这个问题,如何端正人心,如何提升品德,如何和谐社会,至少经典教育不仅没有妨碍,反而是有益处的。如果照我来看,经典教育才是唯一的一条路,最简洁方便有意义的路,其他的教育对这几方面的作用都不如经典这么简洁方便。

(我记得去年新闻联播好像播出过全球各大学内已经推行经典教育,纳入教改日程。)这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就是这么多人注意,而且真有这么多大学注重经典学习;一则以忧,就是他们没有把握到教育的要领,因为经典教育在十三岁以前就要完成,当然一方面大学生是要读了,但为什么不知道小学生、幼稚园、婴儿、胎儿也可以读啊,为什么不知道呢。所以如果都到大学生才读,他们又累又辛苦,有些时候又反感,那如果真的认真,效果也不大,如果真要培养文化人才,十三岁就要完成。

31.有什么资格才能做读经的老师呢[返回目录]

问:有什么资格才能做读经的老师呢?

答:如果真正了解教育的话,有这份教育的热诚和见识就可以当老师了。有些人认为老师要有相当的学问,相当的品德,当然有高的学问和品德更好,但是有了学问和品德,你对于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楚,你也不能把教育做好。我们现在这样看,以一般的学问和品德的标准,只要他有对教育有真实的认识,其实就是说——对经典教育认识清楚了,他照着现在的学问和品格就可以做读经老师。如果他有科班出身,大学的文凭行不行?行。如果没有大学,初中可以不可以?可以。小学毕业呢?可以。甚至小学没读过,他只要认识注音符号,就可以当读经老师,甚至他不要认识拼音符号,只要会按CD机器,就可以当读经老师,因为经典录成CD用声音就可以传授经典。如果你能认识拼音,看着有拼音的书念给孩子听,就可以做读经教育。如果你教的是知识技能,你必须有专业的能力,才能够教好。现在你教的是文化,是从语文入手,而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人类的基本天性,语文的学习就是反复听,反复跟着念,念到熟悉,念到背诵,念到滚瓜烂熟,念久了念多了,他自己就能够融会贯通。我们现在教语文的方法呢,把他当知识来教,教一句就要懂一句,而且不仅要懂他的内容,还要懂他的文法结构,懂每一个字的意思,这样就很难教。所以读经的老师是很容易培养出来的。但是说容易,他其中也相当难。因为他要打破几十年来的教育框架,是不容易的。所以有许多老师,包括学校的校长,乃至于一个地方的教育局,当他们知道读经的观念以后,他们是采取一种“也不错”的想法,所以在功课之余加一些读经,当然也可以,但是有些时候他们会发现,只加了一点点时间精力去读经,他会产生很大的作用,甚至少部分时间读经比用大量时间学习读功课的效果还要大,所以他渐渐认识的更清楚了,他就渐渐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有些时候,用少量时间去读经,并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就淡忘了,或者一个大团体中,只有少部分的班级在读,他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行政方面的,主管的领导不谅解,一般的同事取笑他,他承受不住。所以推广的过程中确实是很多的波折,很多的起伏,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很顺利的。

32.什么是经典的著作,我们该以怎样的顺序来阅读[返回目录]

问:都说开卷有益,但是总结起来还是读经典,很多家长在买书的时候有困惑,您能不能开出一个书单,什么是经典的著作,我们该以怎样的顺序来阅读?

答:这个问题不很清楚。表面上很清楚,其实需要去面对这个问题的内容是很多的。因为这里至少分成两个概念,一个是读经,一个是阅读。说开卷有益大体指阅读而言,反正读了书一定就有益处,但一般开卷有益是博览群书的意思。读经所选择的教材是有相当固定性的,阅读就比较广泛,如果讲到读经要选那些做教材,一般应该都可以自己选择,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认为某一部书是人生必要读的,乃至于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更进一步是永垂不朽的天地之真理,你认为这部书是如此如此的,它就是你所要选的经,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书在哪里,我可以以我的观点来介绍一下。我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我的观点,这是历史上共同的观点,所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后所留下来的大家公认的,经常不变的大道,像这种书,其实没有多少。我把中国几千年来称得上经典中的经典的书,分成四等,要选择读经的教材,从最高度的选取,因为高度的读会了,低度的就很容易。最高度的经典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背起来了,将来能够融会贯通了,中国就没有更多的书,所以人生只读四本书就够了,意思是说——读四本书之后他什么书都能读。假如没有时间读那么多,就把一本论语读完,他就能够了解其他三本,能够了解其他三本,一切书就都能读。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多读多背,所以第二度的经典,就是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度必要读的书就是一些很有名的古文诗词歌赋,第四流的经典就是一般流行的童蒙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这些书,读也不错,不读也没关系,因为,以上的书都会了,这些书其实非常容易的。所以一般人从三字经读起,从唐诗读起,我都笑他,你在障碍你的孩子你知道吗?

他说哪有,读这个很好,他进步很多,我说如果你读论语,读易经,不是进步更多吗?四流的经典以下,都不必把他看成是经典,有时间读一点背一点,没有时间没有关系,以后慢慢读,只要一二三读经典读多了,其他的是很容易,这是经典的书籍。所谓开卷有益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博览群书,这是有关阅读的教育,现在全世界都知道阅读是很重要的,台湾和大陆都在提倡学生阅读的风气,阅读课教起来,煞有介事,好像阅读有一套教学方法,教来教去,喜欢阅读的学生还是不多。其实,一个人,尤其是在小时候,基本上是喜欢读书的,喜欢学习的,因为人的生命就想要充实、饱满,所以人的内在生命是渴望学习的。如果你依照人性来教育,他本来就喜欢读书。所以读经的孩子叫他读三个月半年一年之后,他就自己去读书,而且喜欢读书,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喜欢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有些家长都有另外的烦恼,他说我的孩子太喜欢读书了怎么办,我就说,你这个家长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如果天下的家长都有你这个烦恼,我们天下太平了。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呢,因为我们教他读书的方法不对。如果要他博览群书很容易,其实很简单,我有一套阅读教学法,我称为“放牛吃草教学法”其实如果要讲阅读教学法,我们可以先讲认字教学法,因为阅读先要认字。认字称为小学教育的一大艰难的工作,其实认字是很简单的,人类基本上就有认字的潜能,认字本来是很容易的,我们把他看得很困难,依照我的建议,认字有一种合乎人性的教学法,我称为“糊里糊涂认字法”,就是对文字的认识是人类的潜能,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就有很大的潜力,人类是怎么认字的呢?就是从模模糊糊中慢慢他就清楚,是糊里糊涂就认字的,人类认字程序既然是糊里糊涂的,我们就用糊里糊涂的方式教他认字,也就是不用教认字。而读经呢,是反复看这些字,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竟然就能认几百个字,半年一年两三千个字都认完了,这不是糊里糊涂认字吗?

认完字他就会去读书,刚认字不很多,不很清楚,年纪又小,他读的书一定是似懂非懂,你不必管他懂不懂,像放牛一样,让他去吃草,管他会不会消化,他会一天天长大。

你如果去问牛:牛啊,你吃这些草,你消化成几两肉,你算给我听,这只牛就饿死了。(笑)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很可笑的,天天就问,你这一本书有什么心得?他那么小有什么心得,他还没有读过大学他有什么心得。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问题,一个孩子是吸收能力强,表达能力弱。他读进来,好像了解,你让他讲的时候,他就不了解,所以有些孩子会说,你不问的时候我好像还很懂,你一问我就不懂了。(笑)我们老师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不能懂,硬要他懂给你看,孩子说我不懂,老师就摆脸色给他看,那孩子就觉得读书怎么这么辛苦,不是读书辛苦,而是了解这些书辛苦,不是了解这些书辛苦,而是了解还要表达给老师听,那是非常辛苦,所以老师专门找苦差事给学生做,于是孩子就不喜欢读书,于是孩子不读书这个家长就活该;老师为了孩子不读书烦恼,老师活该,家长活该老师活该的结果,这个孩子就一辈子活该,(牛就饿死了,)就饿死了,倒尽胃口了。所以你就放牛吃草吧,他能够认字,认几个字也不管,就给他读,他随便读,懂也好不懂也好,但是他喜欢读,就越读越多,年纪越长越大,他懂得就越多,懂的比老师还多,于是,所有学校功课不学就懂,学校的功课只不过是用白话文写的日常生活知识。你用这些简单的知识,老师要教得他很清楚,老师很痛苦,一点点东西要硬掰硬掰一点点,研究得很精细,所以老师的薪水要加几倍才可以,老师太辛苦了。(笑)

33.您选的经典和宗教的经典有什么区别[返回目录]

问:您读的经典和宗教的经典有什么区别?

答:经典是一种统称,凡是有价值,值得流传的,都可以叫做经典。而我所推广的经典,是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一般宗教都有经典的著作,但是那个宗教的经典,别的宗教不一定看他为经典。但是从文化、从人类理性、从天地之道来看的经典,各个宗教都看他为经典。所以我不是站在宗教的角度来看经典,但是有不少宗教,他经典本身也代表了相当高的智慧,这样也可以看做是文化的经典。所以我选取的经典,不仅是哲学的,甚至不只是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基督教的,乃至于有其他像希腊的、罗马的,人类公认的智慧表现,都是我的经典,所以我提倡经典没有宗教的界限。当然一些宗教徒特别选他们的经典来教孩子,我都劝他们,要把心胸打开,哪一个宗教太过固执于己见,固执到排斥他人,这个宗教迟早要灭亡,自取灭亡,所以宗教也是人性,合乎人性的宗教才能源远流长,一个宗教越来越合乎人性,合乎到完全切中人性的时候,他就丧失了宗教性,而称为人间共同的信赖所在,这就是没有宗教的宗教

34.四书五经中如果有糟粕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四书五经中如果有糟粕怎么办呢?

答:这种问法是常见的,回答这种问题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是,问他,老兄,四书中那句话是糟粕,请你指点一下。他们想了老半天,顾左右而言他,不讲了,不跟你谈糟粕了。因为他没有读过。(笑)

(那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

笨嘛,道听途说,自己没脑子嘛,这是一种非常败坏的品质。近八九十年来,中国人就被教育成这样子,没有责任。好了,果然有些人真的读过,他就指出几句,不合现代精神的,这句有女性歧视,这几句违反了民主规则,讲得振振有词,我们就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比如论语,最多被举出的就三章,论语总共有498章,你有三章是糟粕,有495章你都认为不是糟粕,都是精华,那么你何苦把这三章不要读,那是什么意思,所以都读吧。纵使有糟粕,这糟粕并没有掩盖精华,是瑕不掩瑜啊,一大块宝玉,只有那么一点点瑕疵,这块宝玉都要丢掉吗?没有人会这么笨的。何况,再问他,这几句真的是糟粕吗?是你不懂不会用还是他真的妨碍了人性?所以我常说,是糟粕人才看出糟粕,你如果精明人看的都是精华,所以自己回去多读几年书再说糟粕,遇到这样他就不敢讲话了。如果他还是不服气,那就说,你就不要让你的孩子读论语,别家的孩子要读论语,二十年后,我们再看是那家的孩子比较有品德,二十年后我再和你谈,算了。所以我常常骂人,谁说经典有糟粕,我就生气。

35.读经教育教材用选本或注释本可以吗?为什么[返回目录]

问:读经教育教材用选本或注释本可以吗?为什么?

答:开卷有益嘛,多读一句总是有益嘛,但是我们既然要做教育,不要挂一漏万,不要费力多收功少。那有人说我精选几句,不是我占便宜吗,你们读的有的不实用,我每一句都实用。那就问,什么叫实用?他说我认为这几句话很流行,这几句话很明白,那我告诉你,你的学问只限于如此,你为什么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跟你一样到这个程度,你认为没有用的就没有用吗?你认为不常用的就应该抛弃吗?所以,我的读经教材,如果是经典中的经典,比如四书、易经、诗经、老子,都是全本。庄子就有选择了。古文以下更是选择,一万篇中才选择半篇。有些是需要选择的,有些是不需要的,如果你连论语孟子都要选择,你的孩子就不会成大才了。所以不要用选本,如果用选本就摆明了这本书里面只有一部分是精华,但是我认为有某些书绝大部分是精华,甚至句句是精华。(庄子怎么选呢?)依照几千年来学者的共同认识,内七篇和最后一篇天下篇,这八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其他是他的后学的作品,因为庄子三十三篇太多了,因此我就选择八篇,这八篇读会了,其他的外杂篇,也都很容易,甚至你能够用最原始的庄子思想来批判那些外篇杂篇的不足,这样庄子就没有全文了,你看连庄子都不必全文。大家可以知道我推荐的经典的书和文章,是精简了又精简,精简到不能精简了,你还要把论语也精简,那简直是自己障碍了自己。再来说注解本,有注解也不是完全错,但是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来不及讲给孩子听。

什么意思?他要理解这些内容,他要花费一部分时间精神,还不如把它通通拿来背书。因为你吸收的时间都不够了,你还想要去消化去琢磨。一只牛在危机的时候,他吃草的时间都不够了,他还想到我吃一顿草,我消化一顿,反刍一下,他来不及的。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可以活两百岁,可以有三十年五十年去背书,你就让他就消化去吧。我认为我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时间。

再来,这么小的孩子,他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你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将给他听,有意义吗?那你说,这些经典不全是大道理,也有生活小道理。如果是生活小道理,他自己就明白,你讲了是白费力气,所以他能懂的你就不必讲,他不能懂的你讲了没有用,

可见注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期待他读了很多、酝酿了之后,他所开发出的无穷智慧。不看他现在能懂几句,现在作文会用几句,我们不小气,所以可以培养出大才。所以你不要认为,我给他讲解,他背的比较快,他比较会运用,你不要为此高兴,你不要小看了人的生命。不要低估了孩子的前途。让他一直读一直读,读多了,你会发现,不解自解,等他将来要成学者了,自己看注解,一个能把十几本书背完的人,他看注解是非常容易的,势如破竹,而且那时候有自己的看法,像这样才是做学问。你小里小气的,这个小脚板要放大,放不大。

36.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要读图文并茂的才好[返回目录]

问:低年级的学生是否要读图文并茂的好些?

答:如果图文并茂能让他学习得更好,那可以;如果不能,就是浪费资源,论语本来就这么厚了,加上图变这么厚,你要请人去设计,印刷还要好几色。如果只是文字,他也读得有味道,何必图文并茂呢?而且他被图吸引过去,对文字敏感度就不足,你是障碍了他将来的发展。所以好的教材,是文字归文字,图画归图画。而图画呢,最好都是名家的手笔,你让他看简陋的图案和颜色,是对他心智成长的障碍。我们一般放眼出去看的颜色和图案都比你的课本上的复杂,他都已经在看了,所以他不看你的书的时候,是一直增长聪明的,一看你的书,就开始笨起来,但是如果他看的是名家的作品,是出自天才的表现,和周遭景色比起来更是精彩。同样是买一本书来看图画,你是要他更进步一点,还是要他更退步,这有待家长去考虑。(有一个山东的读经的家长说得有意思,他说这个孩子到走路的时候自然就会走路了,你何必考虑他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是的。

37.读经教材中有些发音和现在的读音不同,会不会影响到孩子认字的能力[返回目录]

问:读经教材中有些发音和现在的读音不同,会不会影响到孩子认字的能力。

答:会影响到家长认字的能力,不回影响到孩子。(笑)一般家长笨,也把孩子想那么笨。如果有些音不同于现代音,把他统一化也不见得不行,因为意思解来解去也可以解出来,但是既然有这种传统,保留特别的发音也不影响他的读和背,而他读和背后,他发现两个发音不同,久而久之就会知道,这个字就是那个字,他不会混淆。比如说我编唐诗,为了表现一些古味,所以,李白注音LiBo,有些幼稚园的孩子就读李bobo,家长有时候就问,我的孩子如果把这个字都读bo,以后小白兔都读小bo兔,怎么办,我说第一点你孩子没有那么笨,第二点你的孩子这样读也没关系,他说如果在学校注音错被扣一分怎么办,我说扣一份还有九十九分,怕什么。所以我们读经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人把小白兔念成小bo兔,大家都知道李白就是李bo,他的学问好像比别人多一点。

38.中国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有一些什么方法[返回目录]

问:中国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有一些什么方法?

答: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有一个主要的走向是对的,就是他从语文教育入手,语文教育从经典文章入手,经典文章从多读多诵多背入手。只要对于语文多接触,语文能力就提升,而且是用的经典型语文,这就是高度语文,高度语文有了程度后,低度语文就可以学好。而整个语文程度增长之后,他的学习能力就跟着成长,所以其他应该有的学问就比较容易自我学习,所以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在这方面是非常合理的。

如果我们在观念里,认为古代私塾有些做法不对,你就不做嘛。比如五四时代最喜欢讥笑古代私塾,讥笑他们不懂就摇头摆脑的背。你现在不是摇头摆脑的背那些不懂的东西,现在都是睁大眼睛听老师讲解小猫小狗小花小草的,那我请问,古人学了六年可以学到什么程度,你也学了六年,你学到什么程度,你自己都失败了还要讥笑古人。所以古人的教学基本观念是对的。你又讥笑古人,背不会就打手心,你如果认为打不对,你不打就好了,但是不要因为古代私塾的老师打孩子,你就认为私塾应该放弃。如果洗澡水脏了,把洗澡水倒掉,婴儿还是要捞起来的。正确的你就保留,不对的你就改善嘛。所以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头脑里的私塾印象都是五四那批人造成的。古代私塾老师也有很温和的,学生也有很喜欢上学的,为什么把他形容成古代私塾老师非常凶狠,拿个戒尺专门打人,把学生打得头破血流,所有孩子都逃学,才没有这回事,所以我们做人要明白,既不要迷信古人,也不要迷信现代人,因为如果古人会骗人,现代人照常骗你。

39.儿童是否可以直接适用正(繁)体字的教材?正(繁)体字有必要恢复吗[返回目录]

问:儿童是否可以直接适用繁体字的教材?

答:我知道大陆的政府越来越清明,但是我不知道他清明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清明的政府对自己祖先的文字还有忌讳的话,是很令人失望的。有关于字形的问题,是繁体还是简体,我认为不管繁体简体,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效果都差不多,有人认为简体比较好认,没有这回事。反而是变化多的,才容易分别;太类似的,常容易混淆。所以就认字效果来讲,繁体字比简体字好认。当然,这个容易不容易对于学问成就所差不大;不过对于阅读祖先文献,差别就大了。如果把文献拿出来全部整理一遍,要消耗多少金钱,何不让国民能直接读祖先的书呢?作为工具来讲,繁体字比简体字工具性强,因为他可以上下五千年。从文字学来讲,繁体字比较接近文字学的规则,简体字有些是违反的。不回归繁体字对于中国文字的深刻性优美性会有相当的遗漏,这是很可惜的。还有是美感的问题,所有写书法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还是繁体字漂亮,就这诸多方面,繁体字是应该恢复的。(是不是只有中国是图像文字的代表?)

是的,现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都已经简化到拼音文字了,只剩下中华民族还保留了形表文字,就是用造型形来表示意义,不是用音来表示意义。本来任何民族的文字最初都是象形,但是中国就保留了形表,于是就有两派看法。一种就是落后,所有的民族都是形表,有的民族都转成音表了,中华民族还保留形表,中华文字是最原始野蛮的落后的,该把他消灭的。但是有另一种说法,他是最自然最合乎人性,他最优美的。据说用电脑来处理文字,用中文处理信息量大,当然这些我们不需要去讨论。纵使中国文字是比较落后的,是不方便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也要维护他,除非他障碍了我们文化的发展。连日本人都不会去诅咒他们的日本字,为什我们中国人要诅咒中文。日本字表达范围很狭窄的,但他们尽量运用,也可以成就学者,也可以在全世界列为强国。为什么中文就不足?所以每个民族都热爱他现有的文字,这是应该的。(单从挽救传统角度来说,也不应该排斥他,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尤其是现在的世界,一面讲国际化,一面讲各民族的特色,因为有了特色才可以贡献自己给别人,所以近百年来的中国,一直想要消灭自己,跟着别人,这在西方学者看来,是很无知的,而且是没有意义的,西方人不需要你再锦上添花,他希望你表现自己,你有所表现,他们才能有所学习,他们才能长进,所以中国人不要放弃自己在世界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40.儿童是否需要学习注音符号[返回目录]

问:儿童是否需要学习注音符号?

答:这问题比较小,比较细,当然就这个问题也可以表现一些重要的意思。

什么叫注音符号,中国古代的文字,也有注音,但是用的是一种很特别的方法,在现在看来很特别的方法。中国古书对一些生僻字、难字也有注音,一种叫“直音法”,一种叫“反切法”。所谓直音法就是以一个同音字来注这个音,于是人们就知道这个字读音和一个常用字一样,于是这个难字就会读了。但是如果找不到刚好读音一样的字怎么办呢?就用反切法。就是把两个字连起来读,上个字取其发声,下个字取其收韵,包括声调,于是声韵结合成一个音。比如“东”,德红切,德取其“d”音,红取其“ong”韵,就是"",这样就能知道东的读音。比如朱子在注解论语的时候,人不知而不愠,“愠”字算比较生僻的字,朱熹就注这个愠的音,他说,愠,於问切,於古代读“wu,"w",问取“en”,古音没有“y”的音,所以古音愠读“wen,到了现在,於读作“yu”,反切之后愠就读作“yun”,也很科学。但是反切比较笨重,所以在民国初年,就发明所谓注音符号,用符号来注音,这就仿照印度日本的注音法,就选出一些基本的声跟韵,一共37个,用很简单的构型,称为符号,这样符号就把声韵结合,结合声调,就能读出这个字的音。注音符号的取型相当有学问的,比如“”这样写,像个弓字,就是古字的包,把一个东西包起来,所以古代读包的取他的简化,读成“b”,我们许多简化字也是学这个,注音符号其实就是简化字。像“”,是这样,古字“帽”的字形,帽子不是这样吗,但是这样太简单,上面有折纹,就加一横,下面一个目,代表戴在眼睛上面,一个帽子的框框,画两个折痕,加上眼睛,就是冒冒失失的冒,不知道什么意思了,于是加一个巾就代表用布做的“帽”,像这样用简单字形念做“m”,每个音都有一个简单图案,叫做注音符号。所以台湾的孩子认字之前就学注音符号。后来在大陆,为了表示和国民党不同,凡是国民党的东西我都不要,你好的我也不要,所以注音符号本来很好的东西,我也不要,就一定要改成汉字拼音。拼音用什么?用洋文。我觉得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你中国字上面加一个洋文,不成体统。但是我无所谓,因为只要一个孩子有学问,你管他用中文还是英文来注音。你看他问的是,如果是在一个汉字拼音的社会里,他要不要学注音符号,那不学也可以,一个孩子读经读了半年一年他就认完字了,就不需要了,而且拼音符号很好学,如果你要拼音符号转成注音符号,只要对照一下,几天就学会了,所以这是很粗浅的问题,要学也可以,不学也罢。而且读经的孩子有一个特性,假如从两三岁开始读经,到了字都认得了,拼音符号还不会,因为他都认字,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他也看了很多拼音符号了,一教就会,甚至他自己会拼出音来,没人教就会了,这是人类的基本能力,所以对于拼音的教学,不必那么在意,教认字比较重要。

41.读经教材和其他教材比起来,对视力影响大不大[返回目录]

问:读经教材和其他教材比起来,对视力影响大不大?

答:第一是身体健康不健康,第二是灯光够不够,第三是看书时间久不久,第四是字体大不大。我们读经本字体都很大,所以对于视力,比较不会那么吃力,所以读经教材用大字,也考虑到视力的问题,一般来讲,读经本的字大,而且读的时候不是紧盯着,读熟了以后是飘飘的看,但是他读的时间长,这对眼睛会产生疲劳,所以我们建议读经的孩子,每半小时一小时要休息。(刚才说飘飘忽忽是不是指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是的,用一般的讲法是,他当时是用右脑来学习,不用心的学习,如果盯着字看,用心的时候是用左脑来学习。所以读经是左脑和右脑共同运用的学习。

42.今天所提倡的读经和早年私塾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返回目录]

问:今天所提倡的读经和早年私塾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答:应该有不同的地方。早年私塾的教法,如果问他为什么这样教,他大概会说,我以前的老师就是这样教。但是现在的读经,是以教育理论来说明,而且是综合了中国、西方、古代、现代,并且包含了各种学问,包括脑神经学等等,它是经得起学术的考验的,站在这个基础上来推广。这虽然很像古代的私塾,但又不一定一样。而且古代私塾因为经济条件的关系,书很少,除读经本之外,就很少其他书,而且家长和老师有意禁止孩子读其他书。那么现在我们当然也不是鼓励孩子读很多书,因为读经比较重要,其他书比较不重要,经读多了,那些书就很简单了,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读到很多书了。

43.经典那么难读,儿童能读吗?读不懂经典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经典那么难读,大人都感到困难了,儿童能读吗?读不懂经典怎么办?

答:问这个问题的人对读经理论了解是不够深刻的。对读经理论了解不够深刻,就代表他对人性了解不够深刻。刚才说,经那么难,大人都感到困难,儿童怎么懂,这句话是对的,但不可以把这句话放在教育中实行。经典很难是对的,现实中的大人不了解也是对的,大人不了解的文章小孩也不了解也是对的。但是我们问,经典真的难吗?难。那么什么叫做难?他们说经典意义很高深,就说他难,因为你的能力很底,能力越低,经典就越难。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能力高,经典就不难,所以你不怪自己的能力低,却怪经典难,所以一说经典难的人,我就说你是个没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应该感到惭愧,不要再责怪经典了。但是造成他能力低是有原因的,我们也不忍心责备他,因为每个人都要上进的,也不是他原来不聪明不用功。他又聪明又用功,长大以后能力那么低,为什么?因为他被教错了,他用的没有意义的功。所以一个家长认为经典难,他该怎么办呢?不是因为难就不教了,而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能力高,而我提升自己能力已经错过机会了,我多多少少提升一点就满足了,但是我们下一代要提升能力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不要让我的下一代觉得难。所以越是感到经典难,你越要教自己的孩子。那问题又回来了,我都不懂,我怎么教我的孩子,这问题就出来了,我没有要你教孩子懂,只是让孩子读。那只有读就能懂吗,不懂有什么用。我就告诉你,假如你小时候读了,你背了一肚子易经、老子、诗经、论语,满肚子都是学问了,你到现在二三十岁,经典还难吗?所以你要把问题的症结想清楚,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不要把问题原地踏步,那问题永远存在。所以说经典难的人,更容易对他宣导读经,如果他认为经典很容易,不读就会了,那他的孩子不读也会,但是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说,所以任何人都要教孩子读书,这是你的责任。

44.如此深奥的经文,不解释学生能有兴趣背诵吗[返回目录]

问:如此深奥的经文,不解释学生能有兴趣背诵吗?

答:这样问的人也是不了解人性,他把一个可爱的、有前途的孩子,想成是跟他一样笨。其实孩子的生命是非常开朗、非常活泼的,他是很有好奇心的,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不怕老虎,你干嘛常常要说,这个老虎很可怕,因为我很怕老虎,你为什么要跟他灌输这种恐惧感呢?所以他有没有兴趣读经,要教了才知道,不要没有教之前就断定他没有兴趣。你为什么没有兴趣,因为你不懂,所以你认为不懂就没有兴趣。孩子不是这样,孩子只要熟悉就有兴趣。怎么让他熟悉?就一遍一遍让他听,让他跟着读,读到会背。一个孩子会背论语,他走路都在背,怎么没有兴趣。所以很多人问我,你教读经学生都爱读吗?我说我的学生有爱读的也有不爱读的,他问什么人喜欢什么人不喜欢?我就说喜欢不喜欢的理由只有一个分界点,会背的就喜欢,不会背的就不喜欢;让他会背也只有一个理由,多读就会背,少读就不会背;多读少读也只有一个分界点,有人带领有人督导他就多读,没有人督导自己爱读的孩子是很少的。所以读经要成功就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家长和老师很认同,很认真带他念一百遍,把一段文章念一百遍没有不会背的,会背了就高兴。有人说有的孩子真很笨,念一百遍还不会背,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他念了一百遍,就当他学习成功,给他一百分,为什么?因为这么笨的孩子,经过天天把一段文章念一百遍之后,他也在渐渐成长他的聪明,所以对于他的成长应该给予鼓励,那么再读几个月,一两年之后,他也跟一般人一样聪明,甚至比别人还聪明。所以读经是很简单,只要你不障碍你的孩子。

45.为什么要易子而教[返回目录]

问:所以您是很不赞成易子而教这个观点的

答:不,我是很赞成甚至鼓励易子而教的。因为父母教自己的孩子,他的角色会产生混淆,孩子对家长的角色也会产生混淆。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以爱为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以敬为主,当然爱里面不是没有敬,敬里面不是没有爱,而是以谁为主。父母教孩子读书,你在平常的时候是他父母,但教读书的时候变他的老师。一个人要随时转换得当,才能把孩子教好,要不然孩子会混淆。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太亲切,所以教学不能制度化,高兴就多教点,不高兴的时候就少教一点。但是老师就不能这样,要维持恒定的品质,所以孩子在老师那里可以保持一个平稳的学习态度,这样他的学习比较有效果。我不是说家长教学一定没有效果,只是比较容易出问题。所以古人要易子而教,现在就是送去给一个班里面。(这样定位都比较准确)对的。

46.十三岁以后读经就没用了吗[返回目录]

问:十三岁以后读经就没用了吗?

答:经典是永恒的智慧,是人性的发养,所以只要是人,只要随时读,随时有领会,都有意义。所以十三岁以上的人读当然有意义了。只是你十三岁之前为什么不读,十三岁之前读很方便,你只要把经文熟悉在心中,就了事了,而且经过长期酝酿,很深刻的智慧会发挥出来,这是合乎人生成长的。你到了十三岁后,本来是要去面对人生的,你必须去融汇你肚子里的学问,结果你发现肚子里没有学问,没有高度的参考咨询,于是你面对人生就往往不得当。而且你要面对人生,要学习很多知识,要处理很多问题,你又开始理解了,所以背诵和吸收的能力已经减弱,这时候你要去背诵和吸收不是不搭调吗?那是勉强的学习。而因为没有经过长期酝酿,理解的深度就不够。但即使这样,十三岁以上你还是要学,学多了学久了,你也有相当的深度。(种子有一个酝酿期和开出非常美丽的花朵)是,所以我常说十三岁以后就没救了,这句话不是要打击十三岁以上的人,而是勉励家长跟老师,要注意我们的下一代,所以不要把这句话用错了。这是讲给家长和老师听的,如果讲给青少年听,就不会这样讲,如果也这样讲,就告诉他们你们以后也要结婚的,要注意你们的子女。

47.碰到对读经没有兴趣、不肯读经的孩子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如果碰到就是不肯读经的孩子怎么办,你有什么高招?

答:那我就问,如果你碰到不肯算数学的小孩子怎么办,你有没有高招?(没有啊)那我就没有。这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人类一定会发生的,你不能责备读经。我说的意思是读经教育也跟一般教育一样,不是读经特别枯燥,尤其方法对了,有兴趣的人占大比率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兴趣,因为任何教育都有孩子没兴趣。没兴趣读经的孩子总是没有没兴趣学数学的孩子多,但是我们一直还在努力教数学,你为什么不努力教读经。我常问家长,你的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吗?没有。没有你教吗?他说不教还行吗!那你的孩子对读经有没有兴趣?没有。那你教吗?没有兴趣就算了吧。他说因为数学要考试,读经不考试。那你的孩子学习是为了考试?他说是,那这个家长就没救了,不是家长没救,他的孩子没救了。所以教育如果是必要的,你要想办法教,即使没有兴趣也要教,何况读经符合他学习特质,教久了教多了,他就有兴趣,有很多人一起读,我很少见到没兴趣的孩子。大部分认为读经没兴趣的人,第一点是家长先想的,还没有教就说他没兴趣,第二点,你的方法不恰当,因为你并没有给他时间读很多遍,就让他来背给我听,他当然很痛苦,就没兴趣,还有,大部分人都没有读经,只有他一个人,他感到孤单,也会没有兴趣。所以如果这些条件都能解决,我不敢说每个孩子都对读经有兴趣,但我可以说,读经是孩子最有兴趣的科目。不相信我们试一下,假如教育部课程规定,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背论语,每个礼拜有五节课六节课读经,方法就是老师带他念一百遍以上,大部分都会背,大部分都有兴趣,大家都在读,你背给我听,我背给你听。有一些孩子不会背,但是老师说,你已经进步了,为什么?因为你纵使不会背,已经读一百遍了。这样的话,就没有一个人没有兴趣,因为没有兴趣你也不责备他,这叫做有效的教育工作。

所以说读经没有兴趣,不可以怪罪读经教育本身,而是读经教育的配套,我们要创造这样的配套。(没有这样的氛围)是的。而在没有配套的情况下,我还是要鼓励有见识老师和家长,自己想办法,辛苦的教读经,只要你把握了读经教育基本观念,给他机会,不强调成果,多赞赏他,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读经。因此不要对读经心存恐惧。如果还怕孩子没有兴趣的人,我就判断他是不懂教育原理的人。所以一个人头脑要活络一点,遇到一个问题,先把问题关键研究情况,读经没有兴趣关键在哪里,是你自己空想出來的呢、还是真有这种状况,如果在(?)因为读经教育正好合乎儿童学习的天性,所以原则上他是有兴趣的,或者说原则上不会没有兴趣。我教了十几年读经的孩子,只要家长的热诚度够了,我是老师,当然我的热诚度是够的。多鼓励,不做过分要求,像这样,日渐他就有所表现,一个人有了成就感,他就热爱学习,我几乎没有见过不喜欢读经的孩子,尤其是越早开始,他越没有兴趣的问题(那就是说不喜欢读经就是家长的热诚不够),有时候老师的热诚度就不够,或者他已经有其他学习习惯带上来了,有些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最初的时候的确有些排斥,因为一般学习方法是懂了才算,他已经习惯了,就会有排斥的过程。但是有一个老师说的很好,纵使我的学生对读经没有兴趣,我也要把他教得有兴趣,这是老师的责任之一。如果有家长和老师说我的孩子没有兴趣,我就不教了,那这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只问应该不应该教,假如应该教,你就应该想尽办法,让他有兴趣学习,要不然,教育完全是推卸责任的。所以我们先假设,没有没兴趣的孩子,假如他表现的没兴趣,一定是有某些原因,可以解决的。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无穷的信心和诚意,我不信有孩子不喜欢读经。

有一个例子,一个母亲发现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幼稚园,有一天起来,一边穿鞋子,一边不知道嘴里在念什么,仔细一听,在念苏东坡的赤壁赋,家长就觉得很惊讶,不仅会背而且这么喜欢,连穿鞋子都在念,家长就不打扰他,一直穿着衣服还在念,送出门还在念,为什么呢?因为他熟悉。(什么叫“朗朗上口”)所以引起孩子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种的,刚才说,我们大人的热心,还有他的同侪都在念,还有他从小就开始念,再有他念了一段时间有成果了,他产生了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才是维持他兴趣最好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尽量让他有成就,就是让他多念,他有成就就鼓励,所以多鼓励也是产生兴趣的好方法。

48.读经是复古吗[返回目录]

问:没有热诚的家长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读经是封建的复古的

答:是的,如果老师家长内心对读经教育没有很彻底了解,心里一方面想教读经,一方面又有疑惑,最粗浅的疑问就是,他会懂吗?不懂怎么会呢?我们常常解释这个问题,孩子学习模式和大人不一样,这个可以很快解除。不过还有一些很深的疑虑,来自文化的观念,有些家长意识上还不晓得,但是潜意识里确实有这种疑虑,比如这么古老的陈旧的,他还有用吗?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有些人就直接批评读经复古,如果他批评读经复古,我就很高兴,觉得他很有见识,读经就是复古。他以为是攻击到了读经,其实是在赞赏读经。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古”是什么意思,到今天我们还知道那个“古”,可见是了不起的“古”,是“流传千古”的“古”。一本书能够流传千古,是何等的宝贵啊。所以我常说,假如“古”有道理有意义、应该去复,我们就不可以不复;假如你不复古,你就是野蛮人,你这辈子没有什么大成就了。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只要问这个“古”是不是巨人。假如这个“古”是没什么意义的,他是害你的,那千万不要复,但是假如这个“古”对你有帮助,他是永垂不朽的,他是能够让你继续走下去,开创现代化的,这个古你为什么不复。所以不复古的人是个呆子。如果我们考察世界历史,所有创新都来自于复古,这叫“返本开新”,返回根本开创新的境界。如果你没有返回根本,就是说你底子不够厚实,你就不能开出有价值的创作,所以复古是必要的。你不是一直要学习西方近三百年的成就吗?西方近三百年来的成就怎么来的呢?就是复古来的嘛,叫做文艺复兴嘛。五四时代中国人一直歌颂西方文艺复兴,他们复希腊的古,创造出新的世界,他为什么要阻挡中国人复自己孔孟的古,(西方在复耶稣的古,佛教在复释迦摩尼的古,为什么没有人反对呢?)是的,所以现在中国人是莫名其妙。所以我说我才是全盘西化,因为西方的好处我都学到了,你却只学到他的片面,没有学到他的全面。但是我是不是全盘西化呢?也不是,因为全盘西化就是把自己丢掉完全变成西方人,我提出一个新的观念,叫做“全盘化西”,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西方吸收进来然后消化掉,变成我的文化营养,跟我自己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新的文化,所以现在中国的文化方向就是“全盘化西”。那么全盘化西的结果,西方的古代现代我都吸收了,而你怎么有这种能耐吸收呢?你必定有自己的胃口,你胃口从哪里来,是从你传统来。我们的传统是开放的传统,所以只要你复古,古人没有限制你前进(是你自己限制自己前进),反而每一句话都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诚恳的面对自己,诚恳的面对你周遭的天地物。(要你有一个开放的心灵)当然是,古人是鼓励你的,古人没有限制你,你不读书不知道古人有这么开阔的心胸,以为读了古书就会拘束了,你才拘束呢,你不读书,只是一个小生命。所以不要怕复古。

49.西方人要复古也在您的意想当中吗,还是世界文化都是大同的[返回目录]

问:说个题外话,昨天从美国赶过来的老妇人,特意跟您交流对经典的看法,一个美国人让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读世界的经典,很难得,但是我看您的表情的时候,很淡定,我想知道您在想什么,是觉得西方人要复古也在您的意想当中,还是世界文化都是大同的?

答:那当然了,我们昨天所讲的,包括我讲的、她讲的,一般人看起来好像骇人听闻、天方夜谭,但是老早我就认为这是人生的常理常道,人生本来就这样过,教育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啊。所以他做的只是最正常的教育了。如果不是从读经开始的教育,我都认为他们的路途充满了艰辛危难,那才是可怕的。至于这么样正常的教育,我当然是很笃定的听着,很淡然的面对,因为淡然是永恒的。所以,我们面对她的恰当的教育,我是很平静的看,但是,也是很深刻的佩服他。(在您的意料中?就是不仅仅是中国人在反省)我想一定有人在反省这个问题,一定有人一直在做这样的事,这叫德不孤必有邻,不仅是中国人这样想,外国人也应该这样想,只要是人就应该这样想,所以不做读经就不是人。(笑)

50.有些孩子一定要让您解释经典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您一再强调十三岁之前要糊里糊涂的,但是有些孩子一定要让您解释,那要解释吗?

答:这是不符合教育本性的,这个孩子被教坏了,他才会这样问。还有呢,或许是,这个孩子还没有全面学习的能力。他问为什么,这是知识领域内要这样问,而且时常要这样问,所以在知识领域内问问题的孩子是属于聪明的好学的,作为老师家长就应该尽量的解释,满足他的好奇心,这样他的问题会越来越深,思考就会越精密,这是在知识上的成长。但是有关于文化教育、美感教育、德行教育,这是不需要问的,因为这不是知识、一个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就是文化的熏陶,而不是知识的了解。只是因为近代的教育风气,老师倡导孩子要从知识学起,以知识为标准,所以我们孩子从幼稚园开始,就渐渐养成往知识方面学习的兴趣,结果,另外一方面,文化陶冶的工作一直没有做,他的心灵成为一片文化空白。所以,如果依照孩子的本性,从小让他接受高度文化教养,他就不会常常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但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形成这样的习惯了,怎么办呢?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就要分清两种学问的不同,要用两种不同模式来教,知识是尽量要讲清楚的,文化智慧方面是不必讲清楚的。家长老师有这样的认识后,就能面对这个问题。有人常有疑问,我没有能力给他讲解怎么办?我说不必讲解,他还不到时候,如果他说孩子一定要问怎么办,我说,有两种方法回答。第一种方法就是你很老实,你说,你问我我问谁啊,我也不懂啊,他问两次就不问了,所以永远没有后患。但是有些孩子很聪明,他会反过来嘲笑老师,老师不懂还敢教,这时候你就板起面孔教训他,你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懂嘛?我就是小时候没有人教我读经,所以我长到这么大,我没有学问,你不要像我这样子,你赶快给我读(很少有这样境界的老师)所以我要教你这样做啊,这是真理,如果老师以前读了,我就可以告诉你啦,所以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呀(老师是你的反面教材,笑),这是最好的办法。其实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个孩子问过我这是什么意思的,从来没有的。那么第二个方法,就是有些人不好意思说我不懂,那你就问,小朋友你几岁了,他说十岁,你就说,这些文章是二十岁的时候才会用到的,到那时候你不懂我再给你讲,现在你这么小我给你讲也不懂。等到他二十岁了,他会来找老师说,老师,这个经典我懂了,但是我知道你还是不懂。(笑,但是聪明的老师会在这十年里把这都读懂,然后挽回面子)老师能这样做令人很高兴,但是他不这样做,也不便指责他,因为他也没多大指望了,错过时机就没指望了。

51.读经班各个儿童进度不同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读经班各个儿童进度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

答:现在的读经班可以分作两种形式,业余的和专业的。所谓业余的读经班,大体是一个礼拜上课一次,这些学生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老师教这种班级就有一定进度,这种进度我提供一个教学法,就是“三百读经法”。第一个一百就是每天进度一百字。每个礼拜上一节课,老师就教七百个字。

第二个一百就是把经文念一百遍。这七百个字在一个礼拜念一百遍,可以第一天念第一个一百字,第二天念第二个一百字,也可以一天念十五遍一百字,七天就差不多一百遍。

第三个一百是给孩子一百分。会背的孩子当然给一百分,不会背的也给他一百分,因为他只要把七百字读一百遍,对他的身心成长都已经达到教育目的,所以教育不是要一个固定标准,而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现实的程度都往上升一步,这叫做蒸蒸日上。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蒸蒸日上,我们就人才辈出,就天下太平了。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要唱高调,要务实。每个孩子每天把经典文章一百字念一百遍,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的社会风气就变了,我们国家民族就有前途了。所以业余读经班,或者老师在学校里,也挪出时间,让他每天一百字读一百遍,这样不管家庭做学校做,叫做业余读经,能够这样做就了不起了。不过有些家长发现,读经越多长进越大,所以就希望孩子大量读经,就是说每天读的字数多,重复的次数多,变成永远不忘,这必须有大量时间。时间一大量,就必须几乎全天候读经,就四个小时、六个小时、八个小时,乃至于十个小时都来读经,这种情况进度就有不同,因为每个人资质不同,每个人加入的读经时间点不同,如果你限制固定进度,必然有些孩子跟不上,有些孩子闲来没事,所以最好是因材施教。在全天候读经的班级里,每个人的进度是不一样的,老师考察每个孩子的能力,来安排他进度多少。

不同孩子读的书可能也不一样,每个孩子就读自己的书。那声音不是很嘈杂嘛?不会的,孩子很有定力,他只听到自己的声音。或者说他也听到别人的声音,不会被干扰,甚至别人的声音也进入他的心灵中,将来他读到别人读的书时,彷佛也读过一样,这和大人学习模式不一样。越小的孩子越不需要用注意力来学习,大人是必须专注于一点才能学习,如果有别人的干扰心情就动荡不安,家长就以为孩子一定要共同进度,这是不通人性。那些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人都是大人,大家都是用大人已经败坏的心灵来限制孩子的成长,所以对于所谓教育心理学,我们还要彻底的反省,并不见得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就是完美的。

(您说到这个西方,我倒觉得在说法上是不一致的,也许在理论上是相同的,比如很多家长说,老师要求孩子重复背一百遍,而哈佛的校训是,学习的宗旨是我学的越多,我忘的就越多,我忘的越多我干嘛还要去学习)你说的是哈佛小学嘛?(是大学)大学就不用,大学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刚才不是说吗,大人的心态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如果用哈佛大学的教学法来教哈佛小学,保证孩子不能上哈佛大学,(如果十年八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都上哈佛大学。(笑)因为不同时机用不同方法教嘛,怎么能一样呢,他们说他们很多元化,他们很开放活泼,我才不相信,他们没有智慧,真正的智慧在中国,中国古人教儿童就是你只管背,我们成就多少治国平天下的大才(但是好在西方人也有了这种觉悟,像昨天那个妇人)不仅是他们有这个觉悟,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是这样教孩子的,他们十三岁以前就背书的,一边上学一边关起门来背书,他也不宣传,为什么不宣传你知道嘛?他们宣传了别人知道了,别人也这样做了,他们还能主导世界嘛?(那您应该给他们办班,太没有情怀了)笑,我是这样子,先在中国办班,(笑)我也不自私,外国人想要这套教育理论我也尽力宣导,看哪个国家先接受,哪个国家就先出现世界性人才,将来就主导世界。

52.诵读的进度怎么把握[返回目录]

问:阅读经典篇章的进度怎么把握更科学一些?

答:刚才说了无所谓篇章进度,我们只算字。当然也不是很严格的,刚好一百字,你多几个少几个字反正到一句话停下就可以。纵使有些老师太执着,就按字,刚好一百字,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后面不念了,“子乎”不念了,你说这样不合理,这是大人不合理,小孩子无所谓,所以这些是不必执着的,重点只在你赶快教,教越多越好。(不过他问这个问题也很好,这说明他在关注了)是的,有些人问问题是很莫名其妙的,他明知故问,要让人解答一下,才更安心(他是想老师接触)其实他自己想一下就明白了。

问:一天一百字进度会不会太缓慢了?

答:这是业余读经的标准,就是一边上学做功课,拨出一点时间读经的标准。你的时间精神放多一点可以超过一百字,你时间精力不够,或者为了前几天不给压力,也可以自行减少。如果一天背二十字,一年三百天来背,六十天来复习,那也可以背六千字,背十年,六万字。其实一个人心里有三万字的经典,他将来长大就能够自己读经史子集,成为一个有高度文化教养的人,只要三万字。何况他能背六万字。所以一天二十字也了不起。但是,如果你能够全天候读经,往往孩子十三岁之前能背三十万五十万乃至一百万字,那是成就大才的基础。所以一个家长和老师你教育的心量有多少,教育的理想有多远,决定你怎么教读经,你要培养大才,非要五十万以上。

53.孩子怎么能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返回目录]

问:孩子怎么能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答:希望大家不要存这个妄想,如果祖上没有积什么德,很难生出这样的孩子,这是千万人之中或许有一个。所以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不可以妄想有这么聪明敏锐的学生,我们是尽本分,就算有障碍的孩子,我们都尽量开发他。如果看到别人的孩子一天背一千字,我的孩子很努力了,只背一百字,我就放弃了,或者不满于这个孩子,就逼迫他,像这样的家长和老师统统不是在做教育,而是在闹情绪,他不是在为人间美好而活,他是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所以一定要安安定定平平稳稳,要用这种态度来教学。

54.读经班上如何进行混龄教学[返回目录]

问:关于读经机构混龄教学该怎么办?

答:混龄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其实要分的是能力,而不是年龄。大体我们是分识字的和不识字的。还没有认字以前的孩子一班,需要指导带领。已经认字的就鼓励他自己学习。大概分两班就可以,混龄不混龄没什么关系。人数多了分年龄也无所谓,人很少再分年龄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混龄不混龄要看人数多少。

(但确实有这种状况,就这些学生,师资能力不够,三岁和十三岁都在一起,怎么把握?)

如果人手不够,情况不允许,统统混龄也可以。像我教的那个读经班,是业余的,一个礼拜来一次,也有刚出生八个月,父母抱着,他也来读经,也有十几岁初中他也来读经,而且每个孩子都有大人陪着,有爷爷奶奶五十岁了,也都陪着,这是大混龄,你就教嘛。有人帮不认识的孩子指着字,他认字就快一点,如果没有,他只听,听多了,或许他模模糊糊,但是这些文字经常在他面前闪烁,他久而久之也会认字。所以如果你很刻意的指字认字这样效果很快,如果没有刻意,他随便指,指错了也没关系,等他会背了,也渐渐能认字。前面认真教的,和后面不认真教的,相差只有三个月,认真指字的孩子,大概三个月到六个月能认一两千个字,如果没有人帮他指呢,大概六个月到十二个月,也能认那么多字。所以六岁以前的孩子,他前途还很远大,所以能够尽量帮助他,就帮助他,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就用我们那招最好的读经招数,就是糊里糊涂教学法,糊里糊涂认字法

所以我们教读经就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要读经就好,越早读越好,读越多越好,其他统统不必管,其他都糊里糊涂做下去,我只有一条,就是读经读经读经。遇到问题,读经就可以解决,孩子不喜欢读经怎么办?不喜欢继续读下去,渐渐他就喜欢了。孩子调皮怎么办?调皮的孩子读经,他就渐渐知道做人的道理,他就慢慢不调皮了。过动的孩子怎么办?过动的孩子读经读经读经,他就安静下来不过动了。孩子功课不好怎么办?功课不好的孩子就读经读经读经,聪明了,功课就好了。那还有什么?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55.糊里糊涂的教儿童读经,是否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返回目录]

问:刚才有家长提出疑问,认为您说糊里糊涂的读,是不负责的人的说法。

答:我们这样看,做人是很简单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讲话也是很简单的,该怎么讲就怎么讲,教育也是很简单的,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他在糊里糊涂的时候,他是用糊里糊涂的能力来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符合他的本性,这叫学生中心本位,杜威叫做儿童中心本位。所以杜威的教育理论违反了他自己的理想,他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要符合学习者的能力,符合学习者的心态,而一个孩子他是糊里糊涂面对世界的,所以我们要糊里糊涂来教他。字怎么认?糊里糊涂就认了,如果精明的教他,他很痛苦。所以现在青少年错字连篇,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教太精明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就不会写错字,你就让他有学问,一个有学问的人写错字人家还不敢说他错,你看了不起。所以最重要的是学问,不是认字。一个有学问的人就能写文章,所以作文不是那么重要的,批改作文不要那么认真,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你给他批改一辈子作文,他作文还是不好,一个有学问的人,你不必批改,他就能作文。现在我们不强调一个孩子有学问,天天强调他字有没有认清楚,教他作文方法,结果把我们下一代都教坏了。

所以该糊涂的时候就要糊涂,你顺着他的糊涂他日渐会成长他的精明,所以糊涂的时候用糊涂的方法教,教的他满肚子都是学问,教到他能够精明的时候,他就渐渐精明起来。现在糊涂的时候你用精明来教他,教出一批糊涂的下一代。(现在很多家长揪住这个问题不放,是因为他没有经过这样的实验,没有看到,因为我们国家多年来就是这样一个体制。)其实这里的糊涂是对孩子自身能力的一种信任!

是的,没有看到就不懂,这种是第二等智慧。第一等智慧,虽然没有看到,他想一想他就通了。所以读经教育你不必去问他真的有效果吗?只要你听到这样的解释,你就马

上要全心全意的、义无反顾的、只有这一条路勇敢走下去。如果失败怎么办?我就跟你保证不会失败。你要去找一些例证,那么例证已经不胜枚举散布在天下之间,也许就在你的身边,最怕的是你看到例证还是不信。有些人不是不信,他是不敢,他认为这是一个打赌,如果我告诉你这是必胜的赌局你为什么不打?何况这不是打赌,这是由于对于人性的了解,对于所有教育理论的反省才凝聚出的一种教育学理,所以不要看糊里糊涂不是道理,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这就是道理。

(有些家长一定要看到例证,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了解吗?)

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太多了。假如只有一两个例证我可以记得很清楚,假如那么多,成千上万,我哪里记得呢?所以我不记得任何例证。(没有机构来统计是吗?)没有,因为这都是自发性的,许多家长老师自发教学。有些人听到后很热心,义务性的去推广,自己刻光盘,自己印手册,然后放假的时间到公园人多的地方去发,让这些路人都赶快逃避,因为以为这是疯子。但是这种热心总是能感动一些人的,所以在每个地方都有这些人这些事,有这些问题的家长老师,或许你身边就有例证,只是你不去寻找。如果你真的要寻找,现在网路非常发达,也有读经的网站,你打上两个字“读经”,或者“儿童读经”,就有几百万几千万的资料,你就可以搜寻到,就可以看到例证,有些人是留下地址电话的,你也可以亲自去或者打电话给他,凡是教读经的老师和家长都是非常热心的。有一些在做推广,也有一些人开了班,这样你更有寻求解答的地点了。要不然你就去我主持的网,“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因为我在台湾成立了一个“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为什么叫“全球读经”呢,因为我们认为读经这种教育观念不止是中国的,乃是世界的,因为他从人性出发,是全球都能接受的。这个网已经有几千页的资料,里面有基本理论,也有教学心得,当然也有这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提到的问题,已经在许多地方提出过N遍了,你的问题不出其他的问题范围。甚至我刚推广的时候,已经把这些问题想过了,所以我就大言不惭的说,你尽管问,我没有不能回答的,为什么?因为你问题还没有问完,我就知道怎么回答你,你想过的问题我都替你想过了。你有一个头脑,我也有一个头脑,你的头脑和我的头脑是一样的,因为人性是一样的,你会发生的问题我也知道你会发生,我还知道你为什么会发生,我还知道怎么解答这个问题。如果我还没有想完,我是不敢这样出来推广,让大家做一项糊里糊涂的工作,把孩子教糊涂了,我要负责的。所以有问题的人你首先要这样想,我这个问题可能不是问题,如果他不是问题,为什么会有问题呢,可能是我糊涂了,你自己想想就能解答了。你如果不执着,是可以了解人性的,你了解人性就可以了解教育,就知道读经合乎教育原理。假如一时不能解决,别人也和你一样,有一样的头脑,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烦恼,他提问了,有人回答了,跟你亲自问是一样的,所以有问题的人是可以寻求很多管道去解决的。

56.古人都是读经的,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奸臣当道,破坏社会风气的现象[返回目录]

问:您一直说读经的人都是很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的人,那为什么古人都读经的,还有奸臣当道,破坏社会风气?

答:我不是说读经的人都有这么高的情怀,这么高的品德,这么大的才华,我是说读经使人比较有机会、比较容易成为这样的人,因为经典就是这样的内容,就是无穷的智慧、理想、品德,所以你接触这样的书,酝酿久而久之,比较有机会内化而成为自己的品德。但人性是多样的,至少是两样的,人有超越性,有现实性。现实性往往是污浊的,我们读经是希望用光明的本性来提升化解污浊的一面,但是能否化得掉,能否化得完全,是没有保障的。我们只是给他增多机会。教育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要去做,所以教育不是算术,二加二等于四,百分之百,不是这样。

所以有人问你不是说自古以来所有孩子都读经的吗,为什么古人还有那么多奸臣,历史有那么多动乱?其实能够这样问的人,有相当的文化关怀,我很敬佩他。但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我们不可以跟他辩,不能说历史上的读书人个个都是圣贤,你不能这样辩,因为事实上不是这样。但是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我常常反问他,照你这样说,如果自古以来人人都不读经,就天下太平吗?其实不是,自古以来没有这些经典的熏陶,中华民族可能老早灭亡了。世界上所有灭亡的民族都是因为文化的衰落,人心的败坏,中华民族是因为有这些经典护持着人心,提升了人性,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种文化的保佑之中源远流长。所以有奸臣有乱世,不可以怪经典,而要怪人性之复杂。如牟宗三所言:是人病,不是法病。我们反过来看,如果遇到奸臣乱世,请问谁去面对奸臣?谁去拯救乱世?还不是读经的人,所谓邪不胜正,有些人走邪路,有些人走正路,走正路的人多,走正路的人力量大,中将把世界带向光明。(其实他们未尝不知道,救国于危难的往往就是有高尚情怀的人,那么为什么不问这样的问题呢?)

因为他故意要唱反调。(他为什么要唱反调呢?)因为他想让读经理论更完美,他以为让人人成圣贤就完美了,这思考是糊涂了,人生不能完美,人生只是期待他完美,我们要怀着一颗诚敬的心,怀着长远的等待,这才是教育的本色。有人说教育要使人人成圣贤,这是妄想。

57.在学校读经,老师和行政人员都不赞同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在学校读经,老师和行政人员都不赞同,有什么办法说服他们吗?

答:也可以说有办法,也可以说没有办法。因为人类有固定的思想,尤其是社会风气如此,所以你很难说动他。但是很难说动是不是就放弃了呢?也不是,你只管做应该做的,说你应该说的,他听也好,他不听也好,总会有人听。听到的人做,他总会有成果。有的人是专门功利主义看成果办事,有的人是专门墙头草两面倒,哪一边风气强他就跟哪一边,所以那些人终究要支持读经的,只是时间问题。假如说,他这辈子来不及支持读经了,他下一辈也会支持的,我们耐心等待他嘛。

58.长时间读经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返回目录]

问:读经会影响孩子的身体锻炼吗?因为您要求读经时间很长,越长越好。

答:西方在一百年前有一个生活基本规律,叫做“三八制”,学习八小时,休息运动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如果我们读经八小时,还有八小时运动,怎么会没时间运动呢?

(你是说晚上的时间也都加上)不是,白天也可以读一读经,运动一下啊,为什么连续八小时都用来读经,这种想法未免太幼稚。(您这么多年经验,什么运动比较好?)我认为体育比运动好一些,什么叫运动?就是人是动物,所以动物的一切活动都叫运动。但是只有人类对于自己的身体跟天地宇宙的关系有研究,所以对自己的身体也要做教育,这叫体育。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印度比较注重体育,其他民族主要是运动。因为体育要知道自己身体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所有穴道、气血循环,知道这些道理后,才知道合理动作,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这种活动叫体育。现在我们学校里都有体育,其实都是运动,中国人这一百年来吃了大亏了,你祖先自古以来有体育,你去学西方的运动,以为运动才可以免除东亚病夫的耻辱,可以培养出健康的国民,固然现在国民或许比以前健康,但这是许多条件支持的,并不是因为运动,所以如果把运动改成体育,我们国民会更健康。所以我建议全日制读经的孩子最好去学学体育,就是中国的武术、印度的瑜伽。如果有条件就去请老师来教,没有条件的武术的基本动作做一做,瑜伽的基本动作做一做,每天做,他和经典一样,就是人体动作的经典,不怕做千遍万遍,所以如果读经能配合武术,家长就不必担心。有些家长说读经坐在那里读,身体会不会败坏?经过这五六年来经验,家长都说,我的孩子经过这样的读经下来,我的孩子身体更健康,长得更高了,为什么?因为他心情宁定、起居有常。这样的孩子一定是有良好的发育。现在家长注重这个注重那个,其实吃了很多垃圾食品,起居不正常,看电视一天几个小时,眼睛都看坏了。读经的孩子只看有益于身心的电视。

(很多读经班的孩子练太极可以吗?)可以的,首先有活动,第二关系到身心,第三关系到天地宇宙,越是这样越好,但纵使打太极拳打得不好,变成太极体操,也不错。

59.如何对读经的孩子进行才艺方面的学习,如何看待通才与天才[返回目录]

问:如果要选择一种乐器的时候,选择什么比较好?

答:是的,我也有这种主张,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也要游于艺,孔子是不反对才艺的学习。我们读经的孩子,我也鼓励最少有一项才艺。但是这种鼓励要看机缘,因为有些地方有老师,有的地方没有,有的地方有经费请老师,有的地方没有,尤其以后我们要在农村地区推广,那里连饭都吃不饱,才艺有没有就不必计较。所以以理想以经典为主,以知识和才艺为末,最好是本末兼备,但是不能兼备的时候,不可以舍本逐末。我们护住本,就护住了人生的命脉,所以才艺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有也不必太多,不必用太多力气,除非这个孩子是有关于才艺的天才。古人不重天才,也不想培养天才,假如有天才,古人反而故意把他压下去,为什么?因为古人认为人生在天地间,最好是全才,而不是天才。最近接受西方文化后,很看重天才,认为天才了不起,其实天才没什么了不起,在广土众民中,其实中国有许多天才,一个家里生了天才不见得是幸运的事情,什么叫天才?就是某一方面非常有兴趣,专心致力于这方面,往往其他方面是忽略的,叫挂一漏万,这种人叫天才。当然他把一个小方面发挥得很好,也给世界带来文化的创造,也是好事。所以对于天才孩子是否要顺着他的资质来培养,在我来看是可有可无的。假如家长老师想培养,就培养,假如不愿意就还是读经,让他成为通才,而不是天才。

现在我们社会上有很多假天才,我们要培养真天才,而不是假天才。什么叫真天才?他是从天而来,他禀赋中就是这种才分,什么叫假天才?你提早叫他接上才艺,他自然比别人好一点,家长就认为他是天才了,其实不然。天才如果从天而来,他本来就有这个禀赋,在生命的特质上就有这种倾向,而且倾向非常尖锐。这种人怎么发现呢?用四个字就可以发现,叫做乐此不疲什么叫弹钢琴的天才,很容易的,假如你让孩子两三岁五六岁就让他弹,时常催促他去弹,他弹了十几分钟,下来要去上厕所,再弹了十几分钟,又要去喝水,这种孩子,就不要叫他天才。什么叫天才?弹了几个小时,叫他来来吃饭,他说等一下我再弹一下,又弹了一小时,饭都凉了,又催他,他说等一下,这种人可能是天才。所以家长要看孩子是否天才很简单,在你没有逼迫的情况下乐此不疲,这是天才。这种天才你培养他,将有所大成就,假如不是天才,硬逼的,他也不见得没有成就,但是这不是光辉亮丽的成就。

(有些家长认为培养一项技能,他以后可以生活。)是的,这样也可以的。但是我们的理想是让一个人成为全才。一个全才的人,他生存的更好。现在是怕一个孩子不能生存,给他一技之长,让他能够生存,这是教育最低的要求,这是在乱世中,一个经济萧条、没饭吃的时代。家长要紧张,我就请家长看看中国现在是什么时代,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很贫穷,不过你的孩子发挥的年龄是十年二十年

后,那时候大概就不是现在这样,如果一个人还为生存而担忧,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停止前进的民族,甚至没落的民族。一个人应该是在衣食温饱的情况下,就该致力人性的开发了,现在中国几乎不会饿死人了,你的孩子将来不会饿死的,我们要给孩子这种志气,只要我不饿死,我就要好好做人,堂堂正正面对世界,用自己的才华让这个世界更加光彩,这样这个孩子才真正是一个开朗光明的孩子,你把他压缩成一个,你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乞丐,你可能会饿死,你赶快混一口饭吃,这算什么教育?这算什么家长?这算什么老师?

所以我们近代人对于天才,可以采取中国古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近代西方的方式,近代西方的方式就是让他往天才的方向去精深尖锐发展,让他好像烟火一样,焕发出一片光芒,照亮大地。但也可以像古人的方法,你是天才,但我要把你培养成全才,所以不让你往一偏的方向发展,保持人的性灵与天地相适。天地创生万物,并没有特别创哪一个物,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最完整的人就是各方面一起发展,不得已才略有偏向,虽然略有偏向,也要勉励自己能够尊重对方,像这样,你的心灵与你自己是和谐的,与人是和谐的,乃至于历史天下国家宇宙都是和谐的,一个天才的心灵是破裂的,只发展一个方面,其他方面对他可有可无,这种心灵是孤单的。所以我也不鼓励一定要培养天才,也不是说培养天才不好,毕竟天才是很难得的。(我们换一种说法,不要求他成为一个天才,但是培养一种情趣,情操,应该选哪一种乐器?)大部分人不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但大部分人需要美感的教育,美感的教育首先给与鉴赏能力。鉴赏能力不需要实际操作,比如对音乐,就是婴儿开始听好的音乐,听到三岁,音乐的鉴赏能力就有了。美术呢,如果出生以后就让他看名画、有名的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一切人类在博物馆里好的东西,都让他看过,到他三岁五岁,将有一生美术鉴赏的能力,这是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的,这是环境教育。但是,如果要自己有一技之长,要能够表演,这就必须有技术性学习,所以鉴赏性的学习和技术性的学习就不一样。任何人都要有鉴赏性的学习,只有少数人可以有机会去作技术性学习。又能鉴赏又能有技术当然是比较完美,就是孔子,他各种技能也都很好,所谓礼乐射御书数,所以圣人是全面的发展,因此读经的孩子如果有乐器演奏的能力也很好,但是不必强求。有了鉴赏能力已经生活得很好了。这样就能让富贵之家的家长能够很自豪,因为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才艺,那贫穷之家的孩子怎么办呢?这个家长也要安心,我的孩子能够鉴赏已经了不起。所以,每个家庭都安下心来,尽其可能的去培养自己的孩子,只能说尽其可能,并不可划定标准,否则许多人就要吃亏,有许多人就要不安。我听说一些穷苦家庭,也想尽办法,找很多工作,借钱贷款去让孩子学才艺,我说除非这个孩子是天才,不需要如此,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是天才,那是天下共有的,要由天下人来负责,所以一个教育步上轨道的国家,应该有这种机制,发现国家的天才,由国家来培养,但是我们还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只能让贫苦之家的孩子稍微吃亏,但是我们一定要让这些家长安心,尽力了就可以安心,不要乞求某种标准。

(想问您什么乐器更合适?)一方面或许有更合适的乐器,但是所有乐器我看都有这种效果,让小肌肉活动,让美感增强,所有乐器效果都差不多,如果有可能选择一些优雅的有深度的,据我所知就古琴吧。(古筝?)都可以,但我提倡古琴,因为他的指法变化万千,跟其他乐器一样,而他的乐曲以及声调都讲究中正平和,对性情的陶冶是很正面的,而且他是中国特有的。有特殊性才能对世界各民族产生增强的效果,如果跟着西方人走,也不是不好,但对整个世界贡献比较小,所以我是很随意的提议,你千万不要因为我提倡古琴,其他乐器就不学,这样我就有罪过了。(读经家长比较信赖您)这样不行,只有读经可以信赖,其他都不必信赖。(因为您对读经有研究,您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不可以,这是非理性的,把我当明星了,不可以。

60.孩子读经需要表演吗[返回目录]

问:孩子读经需要表演吗?

答:表演是一种花样,穿插的,偶尔表演一下也未尝不可,但不是以表演为重点。不过有些地方的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表演就有一种自豪骄傲,增进读经的兴趣。久而久之对读经了解深刻了,就渐渐回归理性,让孩子在平稳安定的气氛中成长,而不要让他常常粉墨登场,常常彩排,这些都浪费时间,不大需要。是不大需要,不是一定不可以,大方向守住,其他的可有可无就可以了。但是有的读经班,为了推广,为了让大家都看到,这是用心良苦,所以要看情况办事,没有一定规矩。

61.小孩子不想去读经班有何原因?您对天下父母,教育者有何期待[返回目录]

问:小孩子不想去读经班,怎么在学校课程之外安排读经?

答:往往不是孩子不想去,而是家长没有决心。专门读经学堂,能够去到这些地方的是少数,一千个人里面有一个已经很了不起了,能够全日在家读经的孩子是有大福气的。一般孩子都受制于家长老师时代风气的框框,把他的前途框住了。有时候不是父母,是父母的父母,老观念,他以为不去学校就不行,没有文凭就会饿死,这都是落伍的世界观,结果他把落伍的世界观就把孩子的生命压缩了,让他不得成长。所以很多为人母亲的一听我演讲,就想把孩子送去全日读经,先生反对,因为先生没有听过我的理论,叫他来听,他就是不听,认为自己对,其实他是一个顽固的人,他认为自己看法对,也应该参考别人的看法。也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全天读经,让他满腹经纶作为一生文化根基,但是父亲的父母或母亲的父母反对,有的是父亲的父母支持,母亲的父母反对,结果两对老爷爷老奶奶打架。(您有很多粉丝,不可否认,就我这两天对您采访,也感受到您是有大情怀的人,我作为父母想请您对天下父母,教育者说些什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该说的都说完了,为人父母者就要这样想,这个孩子来这个世界是不容易的,你生了他,希望能够养育他,养育包括教养,让他成人成才,或者说让他尽可能的成人成才,不要辜负他的生命。作为老师也是,你能够像宋朝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志气与理想,自己达的到达不到没关系,反正你走去,但是你要怀一颗热忱的心,希望下一代走更远,开得更大。为人子弟的呢,都要劝导他,经典是很重要的,很容易的,书是很容易背的,不要怕,也不必问他有什么功效,你只要读就对了。其实孩子也不需要你给他讲什么话,只要常常赞赏他就好了,所以读经很简单,就是多鼓励,少压迫,多期待,少要求。假如读经是合乎人性的他自然渐渐走上这条路,如果读经是不符合人性的那么我们不该来推广,也不应该来教,所以最终还是老师和家长来负责任,孩子是被引导的,你引导他走向征途,他将来就可以反过来引导家庭,引导国家。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人类的命运或者是向上提升或者是向下沉沦,都靠人心来选择,而人心必须是诚意的,必须是光明的,必须是有理想的。我们希望家长和老师先弄清楚,把诚意拿出来,孩子就逐渐走向理想。

62.有些孩子不张口读经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刚才说对孩子进行赏识的教育,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张口读经怎么办?

答:刚才我说你遇到问题怎么办,就是不管他,再教下去,那个问题不解自解,你一直想在这问题上执着,一直想要解决他,而耽误了读经,这个问题永远还在那里。(看来这个家长也作了这个努力,就是说孩子怎么也无法开口。)

只有无法开口啊?那没有关系。假如一个胎儿,他大概真的无法开口,如果是一岁的孩子,也无法跟你说的,两三岁后一般就会开口,如果也不开口,那无所谓,他只要一直听一直听,在他内心里一直在开口。不要只注意他表面上的口,我们心灵中有口。语言就代表思想,只要他思想在那里转,总有一天他会开口,他一开口,所谓不鸣则以一鸣惊人,所以读经最重要是有没有在念。

63.用快速记忆法背诵经典好还是熟读成诵好[返回目录]

问:相反的,他的孩子用另一些非常特殊的记忆方法,能够倒背如流,您排斥吗?

答:我也听说在国际上一些人提倡快速记忆法,影像式记忆法,我是比较平实的。依照正常活动,人能够听,能够复诵,能够记忆,就很自然的,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的成果,久而久之他渐渐消化,甚至他长大后不一定只把原文搬出来。只会原文叫做有脚的书橱,这样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他必须消化了,随时要用原文就用原文,要融会贯通就融会贯通,这样才是好的成就。所以这个经典要融会到他血液中的如果用特殊的方法,好像照相一样,一拍照把书印到头脑里,人类也许有这样的能力,但是这样好像不大顺当于日常表现,这种记忆法记得的是否能够消融,是否像电脑一样,把资料调出搜寻应用,如果将来使用这么麻烦,现在就不必用这个方法输入。所以我们多读背诵的方法式自然的,我认为自然才是合理的,如果不自然的方式,也许会产生不自然的效果,在还没有证实以前,我当然不是一口断定,但是有这个疑虑。(您担心他只是暂时的)他记忆了不能融化,只是像一个影片,我们生命是活的,自然读书法会融入在生命当中,不自然的读书或许不能融入在生命中,这个记忆是固定在那里,不能随时应用,甚至圣人的智慧就不能酝酿开启你的生命,你只是一个记录,文字记录,用这种功,对生命的意义不大。金庸的小说有一段描写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拳,他掰的也很精彩,这也是来自于中国人生哲理。话说天下各大派联合攻打武当山,张三丰已经老了,他的弟子有的受伤有的生病,只剩下一个张无忌是可造之才,张三丰在十几年来研究出一套太极拳,可以天下无敌,但是他已经老了,他就想教给张无忌,大敌当前,他没有办法一招一招教,就让他好好看,他就把太极拳演了一边,问张无忌你记得吗?张无忌说我大概记得六成,张三丰再演练一遍,你记得吗?张无忌说我只记得三成,所有弟子都紧张起来,那怎么办,我们现在就靠你了,本来你记得六成现在只记三成,张三丰说我再演一遍给你看,结果他再一遍,问你记得吗?张无忌说我都忘记了,结果去应敌,他果然天下无敌。所以你不能把招数只放在头脑里,你一直背一直背,这样是一方面刺激脑神经发展,一方面经典用这种自然的方式进去后,他融入在生命中,他可以形成一套,也可以打散,他也可以记得,也可以忘记,到最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就不知道用特殊记忆法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如果能,那也无所谓,如果不能,那是种危险。

(老师的疑虑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我们看精彩的电影以后,我们还是会经常在脑海里浮现这个镜头。)

但这个浮现,其实是浮现镜头的意义,就好像易经说言不尽意,得意可以忘象,得象可以忘言。我们所读的书是言,是文章,要记录那个象征,那个象征是象征某种意义,意义是不能说的,只能用象来表示,而你说的总是说不尽象的所有内容,不能说尽象的内容,就不能把握所有的意。所以经典言语是智慧的表现,我们是用经典言语接近智慧,而不是要把经典的言语牢牢记住,当然你不牢牢记住将来就不能运用。

我觉得读经教育糊里糊涂的,读啊读啊,自然记忆,记忆后也许会忘记,忘记后复习,纵使最后都忘记了,他的能力已经提升了。所以读经最主要目的不是背书,背书是自然的,是从背书里增进他文化的涵养,增进他学习能力,启发他的智慧,培养他的品行。

64.如何看待中外语文的学习[返回目录]

问:每日收听大家说英语,是否与英语读经冲突?

答:不冲突。语言的学习来自于反复接触,人类很小的时候,老天就给人类语言学习的天才,只要你一直接受这种语言,他就有文法的悟性,他学语音就可以学得非常标准。

所以语言的学习是糊里糊涂学来的,是以人类语言天赋为背景,只要给他环境,老天自然让他完成学习。对于文章的学习其实相差不愿,也是在文章学习的关键期内,我认为是十三岁之前。所以语是糊里糊涂学来的,文也是糊里糊涂学来的。我们环境给他什么语,他就学会什么语,环境给他什么文他就学什么文,所以,白话文简单不简单,说简单也可以说困难也可以,但是三岁就会讲白话,三岁到十三岁都学白话,将来也看得懂白话文,也能作白话文章,如果你三岁读文言,到是三岁他也会文言。但是会文言白话会更好,只会白话,一辈子不会文言。所以人类语文的天赋就是,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你教什么他就会什么。现在我们一般的国民不会文言文,是因为我们在语文学习关键期内没有教他文言文,你认为文言文难就不给他学,他将一辈子难,你认为文言文可以教,他接触多了,就可以领悟文言文,这就好像说,英语难吗?中国孩子都说英语难,美国的孩子说汉语难,为什么换一个位置就相反呢,因为你没有给他环境。所以假如中国的环境是英语的环境,中国的孩子都会说英语容易,你给他都是白话文的环境,他长大就说文言文难,如果你给他文言文的环境,他也说文言文很容易。我们是倒果为因,我们不教孩子学文言文,将来反而怪文言文困难,这叫倒果为因,所以要让国民都能读祖先的书,就是经史子集,这很简单,就是在他语文学习关键期内,教他经史子集,他将来就会读,怎么教?用语文的学习方法教,就是经常接触,多念多背,糊里糊涂种就日渐精明,所以这是人性啊,为什么还要怀疑呢?

65.十三岁的分水岭的说法有没有什么医学或是经验上的依据[返回目录]

问:您一再说十三岁的分水岭,这个十三岁有没有医学的依据还是有什么经验?

答:十三岁当然是说明上的方便,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某个时日作一条明白的分界线,他是大略的,(为什么一定十三岁呢)差不多如此,大概十三岁之前自我生活还没有独立,自我意识还没有开放,十三岁之后就日渐能独立和自我思考、有自己意见,尤其是现在小学毕业那一年就十三岁,所以我们姑且用十三岁,也可以提早到十岁,因为早熟吗,也可以推延到十五岁,就是表示人类心理发展有成熟期和幼稚期,不讲十三岁也可以。(根据您的经验是否能证明十三岁)

这个分界点很多心理学家也这样说,皮亚杰就用十二岁。因为十二岁之前他的运知能力还不成熟,十二岁以后抽象运知能力就成熟。所以抽象和具体用十二岁来分界,这是有统计的。所以我们大略说十三岁,既然他运知能力不成熟,我称为酝酿期、吸收期,十三岁之后是思考期、表现期,那家长和老师认为什么时候是酝酿期,调整一下也可以。根据我们实施读经教育的经验,所有老师也都证实,小学教读经接受度比较强,而且越小接受越强,他吸收的也越好,到五六年纪就渐渐排斥,到初中就更强,他已经不适合这样学习。这不是我规定的,这是人类自然如此,而且不仅有学理研究,也有实践的证明。

66.孩子没有兴趣读经,必须引发他的兴趣来适合他的习惯吗[返回目录]

有些人不明白儿童心理,也不信任人性,他一心就想着,孩子一定没有兴趣读经,要引发他的兴趣,而引发孩子兴趣的方法就是适合孩子的习惯,孩子的习惯是什么?好玩。所以就游戏教学法。所以有一些人推广读经,一开口就说,读经是不是很乏味的?大家都说是,所以我们要鼓舞孩子,就要有一些游戏,敲木鱼、打响板、接龙啊、给他奖品啊,等等。如果他没有高度的诚意跟信心,暂时这样做也可以的,但是如果长久这样做,就耽误了,因为人类本性不是如此,孩子不应该如此长大,你以为孩子都这么愚昧,纵使教了读经,依然被你障碍了。

所以我们提倡老实读经,就是只管读。我们对人性是有信心的,只要他读熟会背了,他就有成就感。更进一步,我们相信一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光明的、坦荡的、好学的,假如能够给他充实饱满的学习,他将感到深度的满足,这种满足或许不能叫做快乐,乃是一种幸福。所以读经教学要达到这最高的教学艺术,就是要开放一个孩子的幸福感,越读越感到自己稳重、凝定、广大、光辉,所谓圆满无尽,圆融无碍。你不要认为孩子这么小,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境界,老子不是说专其至柔能婴儿呼吗,婴儿是有道的,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孩子内在是有圣人之德的,你为什么把儿童当猴子来耍呢?(因为他没有读老子)也不是,一些读经推广的人也读过,但是他不信,他不深刻,他只是肤浅了解人的现实性,孩子是好玩的,但是人的内在是坦荡光明的,所以一个孩子正常的表现应该是能动能静,既活泼又好学,我们要把这两方面都开展出来。孩子有时候调皮一些没关系,他只要不故意为恶,也应该在限度内接纳,但是他静定一方面,要好好去引导。

(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我身边又一个小孩子,刚呀呀学语,有一天他很久没看见爷爷了,他也没看过电视,他看到爷爷说你累了我帮你按摩一下,看到爷爷的头发白了,他说爷爷老了,所以家长很奇怪,他只是读经,怎么能够了解这些,能有这种心智,但是家长为什么一味否认)是的,所以我们要相信生命,生命有无穷的深奥,有无穷的秘密,我们只要诚恳的、积极的、光明的面对他,他将让你有出乎意表的喜悦和收获,你讲这种例子,这种例子到处都有的。我在辽宁听过这样的故事,父母离异,放在奶奶那里,奶奶也不知道怎么教,后来听说有一个地方有全日制读经,就送去了。到了过年,孩子写贺卡给爸爸妈妈,内容是,虽然你们没有养我,但是我读大学有一句话说,为人子止于孝,所以以后我也要孝顺你的,这个父母看了以后,痛哭流涕,都跑来看这个孩子。你说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怎么读的懂大学呢?他就有他的懂,而且用得也蛮恰当的,纵使用的不恰当,他用的是积极的正面的用法,就可以了。你说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能懂论语的意思吗?我说不懂,但也不能说完全不懂。比如你去幼儿园问小朋友,你们要做君子还是小人,大家都说君子,什么是君子他们还不知道了,你不能说,你为什么要做君子,什么是君子你知道吗?这不是太蛮横了吗?他不是这样学习的,他是整体学习、深入学习,也可以说是意向性的学习,不是知识的学习。所以我们人类的这种能力是很伟大的,这种能力很快消失的,你不保养他已经是罪过了,你还摧残他。所以读经就是开发他,让一个人在三岁五岁时就有一种不知其然的高远的理想和志气在他心中盘旋,所以不要逼迫孩子,也不要认为孩子就是好动的、好玩的、喜欢奖品的,也要知道孩子是稳定的、好学的,你越这样想他越能够表现这样子,你越认为他只是一只猴子,他越表现是一只猴子。(有些人知道抚摸孩子就能得到感动,但是他不知道孩子也能做其他的)是的,这是一个时代风气的问题,我们要打开风气,因此我们要到处去跟人说,说了不相信也没关系,再跟另外的人说。

67.如何进行外文读经[返回目录]

问:每天听大家学英语,会和英语读经产生冲突吗?

答:刚才讲到语文教育多接触就熟悉,到最后他就能够灵活运用。我们中国近一百年来,都希望让国人有国际眼光,国际眼光的前提是学会他的语言,其实这种认知本身就是错误的。你要有国际眼光不一定要学别人的语言,或者有部分人把外国语言学好了,他可以用汉字来介绍。所以国际眼光不是学语言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够多读它们的书,体贴它们的文化。好了,纵使要一个人有外文能力,也有两种方式学习,一种是按照很庸俗的方法,从语言学到文章,因为语言是比较简单,文章是比较难的,从浅度文章学到高度文章,这是很机械的想法。所以一百年来,中国的孩子费尽千辛万苦来学外文,都是从会话开始学,你还没有学到高度文章的时候,都已经老了,而你以前学的浅度的文章,没有用的地方,也都忘记了,所以,近一百年来,中国人学英文,费力很多,收效很少,浪费多少人才。我们现在要懂得语言学习的本质,本国的语很自然就学会了。本国的文,比如我们说中国,我们认为要从白话文学起,其实白话文是不必学的,因为白话文是记录我们的口语,所以只要你认得字就能够读白话文,只要你会写字就能写白话文,我们的口语三岁就学完了。所以学白话文是重复三岁的学习,因此一个人永远不得成长,白话文教育就是让整个国民文化素质低落,文化素质低落,人心就败坏,叫做亡国灭种的教育。所以白话文为什么要学呢?我们要教高度的语文,因为语文教育是教什么会什么,所以你教文言他就会文言,到了时间他就会了,什么时间,十三岁以上,因此我们只教文言文,也能认字,而且认更多字,认字就会读白话文,怎么读,自己读,所以白话文文章不是都没有意义,但是他太简单他可以自己读,不必教,我们只教他不能自己学的,不趁这个时候教高度文章,一辈子就把五千年文化拒之门外,这个人就不能成为中国人。

英语就不是如此,我们要重新反省。第一个英语的语我们不在环境中,比如你设一个全美语教学环境,这是很特殊的,造作,一般的学校把英语教室变成用美语的回话,这也是造作,这结果就是费力多收获少,所以我认为中国人要学好英语是不必教英语的,我们只教英文,因为文里面有发音,也有文法,所以我们只教英文,而且教高度英文,高度英文会了低度就会,自己会就不用教。

(我们这一代很多学习就是语法句式是什么样,就让学生很反感)他不懂人性,他对人性没有信心,他不知道孩子心灵当中就有很大聪明,他可以领悟文法,只要给他很多资料。他客观上有一定文法,他主观上就能领悟客观的文法。所以我们不教外语则已,要教就教经典。就是反复诵读,读到会背,只要会背,资讯多了,又很熟悉,他就能领悟文法语法,又能训练出发音的标准度。所以如果以后要学会话,很快就学好了,或许这辈子没有机会和外国人讲话,又何必学会话呢,或者他要去外国,要学英语了,他有高度经典阅读能力,能把经典朗诵出来的人,要学生活语言不是一两个月就学好了吗,你为什么要费尽全国学生精神力气,要学将来不能够发挥的英语呢?所以中国人学英语花这么多时间,到最后外国人还是看不起你,你纵使学好了英语,能力大概只够美国三岁小孩的水平,大概只能读报纸杂志,不能深入他们的文化,所以近百年来中国人说要吸收西方文化,我认为都是胡扯,你根本吸收不进来,为什么?他只会和他们讲些日常生活,天气好吗,你吃饱了没有,只会写几封信,这怎么能了解西方两千年高度的心灵,你不能了解它们高度的心灵怎么能说吸收了他们的文化,所以中国近百年来是走错了路,吸收西方文化很好,但你能不能真正吸收。(莎士比亚是您比较推崇的?)也不是一定推崇莎士比亚的著作,莎士比亚不能完全代表西方的成就,但是他的文章很难,所以难的文章也读一读的话,就读莎士比亚。你越长大就不能读莎士比亚,这辈子就和莎士比亚无缘了。简单的东西就是名著,我提倡外文读经,世界上有文化的民族都有义务,有权利读他们的高度著作,比如日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甚至阿拉伯文,这些高度语文我们精选三万字背熟,将来就比较有能力去学他们的语文,如果能够多学几种语文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不能,先把中文学起来,也就对得起这辈子了。(您建议英文经典读哪几本?)不管哪一国的文,只要要学,就从经典开始读开始背,这样就很容易进入他们的阅读以及语言体系中,(现在家长还是比较重视英文)是的,现在英文算国际通用语言,将来可能加上中文,甚至中文流行度会超越英文而上,但是近几十年内,恐怕英文还是有必

要学,要学英文是非常容易的,只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背英文经典,背上三万字到五万字大概就成功了,我们推广英文读经已经有七八年历史,有许多的例证可以证明孩子是喜欢读的,读起来是没有压力的,如果从幼稚园开始一面读英文一面读中文,他的表现是英文与中文同样有兴趣,甚至有些孩子比较喜欢读英文(为什么呢)因为比较简单嘛。(中文您推荐四经,那英文呢?)

这要请教专家,我在中文读经本的编辑上有一些自信,英文的经典还不至于有大差错,其他经典就要请教专家,我编出来只是给天下人一个参考,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意见,你读我建议的,大概八九不离十,如果你自己有更好的意见,就用你自己的。也可以给我建议,因为这不是定于一尊,不是一家之言,这是公天下之言,所以有人自己编读经本,也没有关系,但是他必须真的有文化的见识。如果只是为了做生意和表现自我,那成了天下的罪人了。(有人希望您给出建议)有两种条件来决定你选哪些英文读经本,第一个是这个孩子年龄大小,越小就读越难的,越大就读越简单的,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可以读学校课本,年龄越小的可以读深的,因为他不必应付考试,太深的文章对学校考试的帮助不是很大。第二个条件就是,家长和老师的志气,他要培养高度人才,就要读越深的,如果只要应付考试,就读浅的好了。我建议有志气的老师从最难的读起,莎士比亚就是最难的,之后可以读一些名著选读,或者圣经啊,还有比如我选柏拉图,不过它是用现代英文翻译的,所以在英文表现上还是浅的,只是在意义上深。所以我们第一学他语言,第二学他文化,在这两种考量上来选择读本。

(如果是要求比较深的,您建议他读什么?)建议也不能一概而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我选的仲夏夜之梦,名著选读,柏拉图我选择的是苏格拉底的自辨,或许再读一些格言名句选,如果还要再读下去,读会话也无所谓。刚说有些英语教学,每天多听多听,就渐渐熟悉。每天听就是读经的观念,读经观念是更加集中精神,其实就更加节省时间,就是对一些重要教材,反复练习,而一般英语教学就是在一个程度之内,给他读很多种文章,时间就浪费了,经典文章一两篇读熟,就比一百篇普通的文章有用。有一两篇经典文章熟透在心中,你随时可以拿出来用,所以应该用读经的方法来读外文。甚至外国人学中文,也要像中国人读经一样读。

有一个故事,蛮有意思,在三四年前,我去济南开座谈会,还没开始的时候,他给我介绍孔子基金会和政府要在世界各国建立一百所孔子书院,已经建了六十几所,当然现在已经超过一百所,在往五百所一千所前进,我问建孔子学院要做什么,他说要宣传中国文化,我说要请什么人来讲,他说还没有到这个层次,现在只是教汉语课程,我问内容是什么?他说就会话啊,那会话从哪里开始,他说日常生活啊,我说就小猫叫小狗跳啊,他说大概差不多,我就很严肃的和他说,了不起,我们中国文化战略了不起,我们用这种教材把外国人先教笨了,将来好领导它们。(笑)如果你叫外国人一上来学论语,背论语、孟子,那外国人好学的,外国人很快领悟到教学成效,这种理论的厉害,如果全国推行都学中国的论语孟子,全世界都走向光明,但是中国人如果不先做,那是可害羞的,所以中国人先做吧,我们也希望外国人这样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精神金钱,而达到很好效果,在自然简单轻松愉快的教学种,让一个人的人性完全开发。

68.读英文一年多了,却不像读中文效果那么好,为什么呢[返回目录]

问:有的孩子读英文一年多了,却不像读中文效果那么好,为什么呢?

答:这是当然的,因为人类的语文学习必须在长久的习惯中养成,如果按照脑神经的发展来讲,你有什么样的发音跟语法,那就构建什么样的脑神经系统来面对他,所以在脑神经系统发展的关键期内,你学习这种语文,就构建那种语文的系统,如果你有新的语文进来,他必须构建新的一套脑神经系统,如果两三种语言一同学习,他是一同建构。但是人越长大脑神经系统越来越定型,到了三岁几乎就定型了。所以如果十三岁以后才学新的,他就要用原来有的语文系统来面对他,甚至发音都不标准,你是用自己母语的音去模仿,文法系统呢,必须通过思考来转换,所以错过时机后再学其他的语文,对整个生命是非常大的耗费,所以建构语文最好的时机是十三岁之前,更好的时机是六岁之前,最好是三岁之前。如果已经十来岁了,你读中文经典,虽然文言和白话不一样,但发音和语法还是相近的,如果新的语言进来,你要构建新的系统。尤其我们是中国人,比较多的时间来读中文,比较少的时间来读英文,当然英文的效果不好啊。假如反过来,如果你是中国人,但是你在美国生活,你的婴儿出生就接触英文,二三岁就读英文经典,等到他八九岁再读中文经典,这个家长还要怪中文经典难,这是一定的嘛,这问题很无聊。如果你回到两三岁的时候,让他读中文和英文时间一样多,那他会同样的容易。(也许他并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接受,有排斥心理)还有一个问题,我称为教学心法,你心里想什么,会映射到孩子身上,如果你一直认为英文很难啊,我让他读英文是残害他,结果孩子就读不起来了。如果你有很大信心,我读一句是一句,孩子起码不排斥英文。慢慢走,也能够渐渐顺利起来,所以这都是相对比较的。

69.母亲性子急,孩子生性比较弱,经常哭,怎么办?孩子指着经文就是不开口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孩子生性比较弱,但是母亲性格又比较急,经常哭,应该怎么样入手?

答:她的孩子是活该,难怪这个家长急,她会哭就是因为你爱急,你想她不哭,首先你不要急。送去读经班,离开你的急,读经老师不会那么急,她就会很安稳,就能稳定下来。所以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家长给她的。所以以后要思考人性,对孩子要人性化教导,这样天下的孩子就很幸福。但也不是溺爱他,让他整天看电视,嘻嘻哈哈就是快乐,有时候快乐背后是空虚,那是一种非常深的痛苦。我们家长只会看表面,那我们以后就没有人才。而且这种空虚造成的痛苦不是几年,而是会一辈子,所以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记住,充实饱满刚健光辉,用这样的文章来教育他,家长在教育的同时也教育自己,家长也渐渐成长,这叫做教学相长。

问:孩子指着经文就是不开口怎么办?

答:那没有关系,他在心里面在念就好。将来他一定会开口,或者家长越期待他开口,他反而不开口,你不管他,他或许在旁边就开口。

70.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读经是不是万灵丹?如何让孩子聪明起来[返回目录]

问:家长总感觉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

答:记忆力差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他读经,他的记忆力就渐渐增强了。理解力差怎么办,

也让他读经。有人说记忆力差读经好像有道理,因为读经就是让他记忆,那理解力差也让他读经就解决,反正一切问题读经就解决了,那读经是不是万灵丹?

有一次我去演讲,讲完了以后,一个老师就很警觉,他提问说,照你这样说,读经就是万灵丹吗?我说我不好意思说它是万灵丹,但是打下良好基础,对于其他学习总是有帮助的。我讲的很客气。散会后,有一个家长跑来跟我说,你刚才回答问题那么客气干什么,以后你就说,读经就是万灵丹,读经就对了。家长比我还有信心。(您为什么那么谦虚客气呢?)对找茬的人我不好和他正面冲突,所以要把他吸引过来,那个人可能是存心来踢馆的。刚才说读经可以增强理解力。有的家长对读经是没什么问题了,他遇到我就不问读经,他问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说我的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本来我可以不回答,因为我推广

读经,又没有推广数学,但是我推广读经是照顾教育全局说的,所以我说我们来思考一下,你有办法让你的孩子数学好吗?他说我有办法就不来找你。我说你想让孩子数学好,又不知道怎么让他好,你的孩子数学当然不能好了。所以现在教育界的人,都犯同样的毛病,你想要解决问题,连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没有,那么这个问题永远不能解决。假如我们发现问题了,有了解决的办法,都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何况连办法都没有。所以天下问题是很严重的,有了问题一筹莫展。所以我们先来商讨出解决的办法,我们依照这个办法来做,看看能不能解决。我说最简单方法就是,你去考察看看谁的数学好,你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一样,你孩子的数学不就好了吗?他说我孩子班上的班长数学好。我说你让孩子和班长一样好就可以了嘛。他说跟班长一样是什么意思?我就跟他说教学有三个点要注意,大概教学效果就出现了,第一个是老师,第二个是家长,第三个是学生。我就问,老师有没有特别的教班长?他说没有,老师是全体一起教。可见数学好不好不是老师的问题,以后不要怪罪老师不会教。我再问,班长的家长有没有特别关心孩子的数学,他说反而比我不关心,可见孩子数学好不好和家长的关心没有关系,所以家长不要太关心数学了,人家不关心反而好。第三点学生,我问,那个班长有没有特别努力的补习数学,他说班长没有补习的,他算数学是随便算的,可见数学不是努力不是补习就好的,所以奉劝天下的家长不要送孩子去补习数学了,不补习反而好。可见数学学习和老师、和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关系。那就怪了,数学好不好和什么有关系?我说你还不知道吗,数学好不好只有一个条件。他说什么条件?我说班长聪明嘛,他想想也对。

他就想,那我怎么办?我说你让自己的孩子和班长一样聪明不就好了嘛。他想也对,但马上想到不可能,每个家长都认为不可能,所以家长就在这里糊涂了。我说如果有办法让他变聪明你要不要做,他说我一定做,我说让孩子聪明的办法只有一个——读经。他就笑了,说那我不做了。为什么不做?因为看起来好像八杆子打不着。除了读经能够确实快速增进一个孩子的聪明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了。我们只要一直读诵,不管是听进来的声音,还是读进来的声音,这样听这样看这样读,就在发展他的脑神经,而且是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所以读经是一个简单的学习活动,但是它是关涉到所有学习,是全面刺激脑神经发展。所以是最简单的学习,不花钱的学习,任何人都可以立刻开始做的学习,不需要任何工具帮助的学习。你弹钢琴总要有一架钢琴,打网球总要有一个网球场,读经只有一本书,所以这么简单而又全面的开发,为什么不做。所以数学不好的孩子,你就读经吧。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现在数学都不好了,我还用时间来读经,他岂不是学得更差嘛?我说如果你的孩子还在胎儿,还在幼儿园,他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劝你让你的孩子尽早读经。他说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那我劝你再生一个。如果你不能再生了,现在孩子小学三四年级了,已经比别人笨了,怎么办?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你发现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你就要警觉,没有办法解决了,你就死了这颗心。但是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生了七年的老病,要用针灸的方法治疗,才能深入到经脉,而灸是要用艾草,艾草是越老越好,所以你生了七年的老病,你要用三年的沉艾。你说我没有三年的艾草,孟子就告诉你,从现在开始储存,三年以后你就有了,就可以治你十年老病,他说还要等三年,我现在已经病了还要等三年,孟子就告诉你,你不存,一辈子也没有三年艾草,还是从现在存吧,你为什么以前不存。如果你三四年级数学不好了,按照常理是永远不好了,你要改善他,就从现在存吧,从现在增进他的智能吧!怎么办?求三年之艾,读三年经。你的数学经过读经后也会增强,数学能力增强怎么表现,你从原来不会的地方做起。假如三年级孩子只有一年级程度,就从一年级开始做起,不要急,不要管学校的功课进度,因为那个进度是不合人性的。

你按照他自己的进度去学,三年之后,他到五六年级,数学不仅跟得上,而且还会超越。教育是这样做的,是长期的投入,但是你投入的方法正确,你收获是很大的。你让他读经一年,就有一年的聪明,读三年的经,聪明超越两倍三倍以上;他不是这三年聪明,他是聪明一辈子,因为聪明起来的人永远不会再笨。如果十三岁还没有聪明起来,永远不能再聪明了。所以增进聪明只有十三年的时间,增进聪明的方法就是开发脑神经系统,不断讯息的刺激,就是读经。但是有些人就是不信,那没有办法。所以我们效法邓小平同志,让一部分人先聪明起来。(笑)

71.读经可以治疗自闭症吗问:现在很多孩子有自闭症,他们读经起来更困难。[返回目录]

答:当然自闭症越早发现越好,他的自闭的坚固性还没有哪么强的时候,一直用语文来刺激他,让他头脑成长的更加丰富。自闭症可能是有某一方面受到障碍,路打不通,我们让他打通一切障碍,他的自闭状况就减低,甚至完全改善。不管是自闭症,其他像的心智障碍,像脑性麻痹,感觉统合不良,过动,等等,都可以在越早的时候开始大量讯息刺激,让他构造丰富的脑神经系统。所以一个心智有障碍的孩子让他大量读经,他一般都能超越一般正常的孩子。这是很平常的道理,有些人认为太过夸张,其实哪有夸张。

(经典本身就是打开一个人的心胸)那是指德行而言,光语文的练习就对头脑有刺激,所留下来的圣贤哲理,更是有广大的成效,所以光看脑神经发展本身就应该读经,何况人格的教育更是只有读经才能解决。

72.读经的儿童骄傲起来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很多读经的儿童一定是非常优秀的,在同龄人中就有一种优越感,有骄傲的情绪,该怎么解决呢?

答:我们当然尽量的劝说,但是人总是人,他有现实性。所以一个人能力比别人强而骄傲,所谓贡高我慢,这是常常会发生的。如果了解人性,也不便太过责备,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更深一步说,一个孩子如果让他平平庸庸的成长,他都很谦卑,比照另一个孩子聪明有才智而骄傲,我宁愿养一个聪明而骄傲而不是平庸而谦卑的人,何况他还只是孩子,何况他现在受的是经典教育,不是普通的文学,不是普通小说,不是普通知识技能。这些经典在他心中渐渐酝酿,他将来会内化,该谦卑的时候就会谦卑,眼界一打开,知道这个世界学问无穷,他变成一个有志气的人,而不是骄傲的人。有些人认为有志气的人是骄傲,有才华表现认为是我慢,这不一定的。我们要看他是不是欺负别人,他如果没有欺负别人,一个孩子表现一下自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光明,他越长大越知道做人的道理,因为有志气有理想的人表现泱泱大国的风范,你说是我慢吗?那是自然的,因为他的生命超俗拔尘,不与一般人见识,但是他是引导人性走向光明的,这又什么不好呢?(总有一些个例,发展到极端的,担心他会刚愎自用。)如果是一般才华的贡高我慢,也许会刚愎自用,但我接触一些孩子,在七八九岁时确实有点骄傲,我看他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反而隐藏自己才华,因为他害怕光芒四射,他知道怎么做人了嘛。倒是一些平庸之辈,稍有所得就沾沾自喜,眼光短浅。眼界一打开,心胸一开放,就没有那些问题。所以我们不要怕现在小孩子有些爱表现的情形,因为他有才华才爱表现,我们可以尽量劝导,不可以因为这样因噎废食,因小失大,你就得不偿失。所以我还是尽量教导读经,尽量劝导他谦卑,不可以因为孩子爱表现就责备他贡高我慢,而停止读经。有很多是学才艺,仗着才艺而骄傲,只学才艺而骄傲可能一辈子改不掉,但是学经典一时骄傲将来可以改善的,所以我们要相信经典,相信人性。所以有这种担忧的人都是对经典没有信心,对人性没有信心。我就对经典有信心,我们开放出来,给大家都在一个光明的世界中自我前进,将来他会遇到很多跟他一样有能耐的人,他就会谦卑了,因为现在旁边的人都不如他嘛。

73.如何培养孩子文化的信心[返回目录]

问:就目前的教育体制来说,如何培养孩子文化的信心?

答:你不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化信心,而要培养和倡导家长和老师的文化信心。孩子就给他一直读经,不要讲文化信心给他听,他成长了,自我领悟了,自然就有文化信心。没有经典做底子,永远没有信心,有信心也是愤世嫉俗,有些人提倡中国文化,要为文化尽心尽力,我看这种人也很可怕。他自己没有什么才华,就是凭着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有时候是激烈的,这种人也很可怕,我常说要平和中正,光明坦荡。(还是要建立家长对经典的信心)家长和老师要有信心,对儿童就不需要要求他有信心,给他这些经典,自然有信心。。。

74.教育子女的责任是否要完全推给老师[返回目录]

问:教育子女的责任是否要完全推给老师?有些家长就是这样,把孩子送去学校了,不管他讲什么。

答:如果老师值得信任,这是对的,如果老师不值得信任就不可以这样。但是老师值得信任,孩子也不是二十四小时在老师那里,所以在谁那里谁负责任。家长自己没有文化信念,没有教育本领,你信老师就好了。如果你信老师,老师在做读经教育,在做长远的培养,你完全信任,纵使孩子回到家里,你也要按照老师的方式去教,这也是完全推给老师。如果老师不可靠,只教他天天考试,那考的试,你从小有考过试,知道长大以后没有用,为什么要把他全部交给老师,所以要看谁懂嘛。(据您了解,如果用百分比来形容,有多少老师是值得信任的。)按照我的方法做的就值得信任,没有听我话的就不值得。(笑,这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个比例讲不出来(就您的感觉呢)大概万分之一吧(哦,太可悲了)那不是,听到我讲万分之一的人不要伤心,你可能就是那万分之一啊。以前的朝日新闻,日本最大的新闻,一天一个大标题,我们有些国会议员是猪,这引起国会抗议,如果你不道歉,就想办法让你关门,报社压力很大,隔天就登出道歉启示,说昨天写错了,应该是我们有些国会议员不是猪。(笑)所以我们有万分之一的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可能你就是,或者听到的人都是。

75.读经家里自学尚未形成风气,家长该怎么看[返回目录]

问:为什么一些儿童需要在家里自学,这个没有形成风气,家长还有一些担忧

答:也不必形成风气,因为一个体制的建构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学理、精密的思考,还有许多经验的累积。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来,是由西方传来的,我们认为

西方是最完美最可靠的,所以推行有年,体制的教育还是牢牢掌握了家长的思考。而且体制教育也不是完全没有效,让家长完全退出来,一般人也很难接受。所以我常说,只要一千个学生里有一个人在家自学也就够了,所以在家自学也表现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多样性,将来或许可以培养出更加多元的人才。在家自学已经是国际上教育开放不开放的指标。美国有百分之三的孩子在家自学。中国的教育观念跟教育制度的发展还落后美国几十年,一步要追上去,恐怕不容易,因为国民的觉醒力没有那么好。所以在我期待中,只希望千分之一,我们只希望做到美国的三十分之一就够了,我们从幼稚园到初中一共有三亿的学生,这三亿学生,一千人有一个在家自学,就有三十万,有三十万能读经,将来国家的人才就用不完。我的期待是很小的,也希望这种期待与天下同胞共同来分享来完成,这都是为国家民族前途着想,乃至于为整个世界,整个天地宇宙着想。这理论不是我个人的,期待也不是我个人的,是大家一起的。所以这个理论是让大家来思考来检验,这种实践是让大家来参与,暂时不能参与的人也不责备,因为时代是开放的,我们的政府是清明的,社会是自由的,人人用他自己认为最好的教育来做,他就安心了,就对得起孩子了,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要全天候来读经。但是人人多多少少读一点经是应该的,少数孩子全天读经。我常常开玩笑说,有福气的孩子才能读经,有大福气的孩子能够读很多经,你福气不够,想读经还不很可能的。所以我们把道理、把案例、把期待说出来,让大家思考讨论。赞成也好,不赞成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很诚意的做人,都按照良知来做事,依照理想来教育,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76.为什么一些孩子要在家自学?怎样安排课程[返回目录]

问:为什么一些孩子要在家自学,怎么样学更有效率?

答:所谓在家自学是针对现行体制,有些家长发现儿童读经效用很大,更进一步认识到非读经不可,而且培养高度人才必须大量读经,所以就没有时间做学校功课,比如一天读四个小时以上,就几乎不能上学,就从学校撤出来,这叫做读经在家自学。当然在家自学的情况本来是人类教育的基本状况,也就是说从古以来中外教育都是家庭做的,要么是父母教,要么是请家教,要么集中村庄孩子,由老师来教。自从一九一七年德国要普遍增进国民教育水准,有了义务教育法令,就是家长应该把孩子送去国家办的学校,孩子接受教育变成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义务。后来世界各国都认为这样规定很好,因此义务教育的情况就流行于世界,中华民族也是从民国初年开始渐渐实施。在实施早期,功效是很大的,因为有些家庭是不懂得教育的,有些家庭没有能力给孩子教育,所以国家让国民都受基本教育是很好的。不过,西方经过一两百年也发现,由体制设计的一定模式,一定的教材,这样就好像工厂里量产物品一样,所以人才不够用。因此也有一些有见识的家长,他认为自己有独特教育理念,而且他认为学校体制设置不理想,所以就自己教,在国外有一部分是因为宗教问题,比如基督教国家百姓,有些人认为要过基督化的生活,但是学校没有这种生活,所以要在家教。另一部分是自己有自己专业,所以要自己教。在中国,我们从民国开始已经有义务教育法规,当时对于知识教育普及是很有功效,但是已经七八十年了,社会经济基础渐渐发达,家长眼界也打开了,有些家长也有自己教育理念,要把孩子培养得比体制更好,于是就在家自学。自从我推广读经以来,我也渐渐加入读经在家自学观念,如果家长对读经认识很深,我也鼓励他在家自学,在台湾,在家自学已经列入教育法规,不过,要经过一定程序的申请。

说到在家自学,本来就是最自然的,流行最久的教育模式,因为不管东方西方,在古老的时候都是由家庭做基础教育。尤其中国古代政府非常聪明,所有人才都在民间培养,他只挑选,考状元。所以古人只说教育,并没有在家自学这个名称,在家自学是针对义务教育而说的。义务教育的来源大概是一九一七年德国政府考虑到要增进国家竞争力,国民必须普遍有基本智能,于是开设学校,要家长把孩子六岁送到学校,起码教六年,给孩子教育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义务,这叫义务教育。中国民初由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渐渐实施,早期的时候确实产生很大成果。西方一两百年以来,发现学校教育不是最好的,有些家长认为可以教得更好,本来学校是为了教出人才,而家长认为可以教出更好的人才,这是共同的目的,所以西方政府就渐渐同意甚至鼓励在家教育,这风气就渐渐流行。近几年来在台湾也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在家学习,有些是因为宗教的关系,但大部分是为了家长有特别的理想。自从我推广读经后,家长发现孩子读经越多,效果越好,有些家长也问我能否在家自学,我就开始推广读经在家自学,自从这样推广,自学的人数是以读经最多。这也有几种模式,第一是家长自己教,他要有教育观念而且扮演好家长和老师的角色;也有为了教自己孩子,他去找邻居亲戚的孩子,五六个,七八个,请一个老师来教;也有是知道读经重要,他自己开一个地方,也有人送来读经,有些走读,有些寄宿。这样的设立越来越多,我们就统称为读经学园或学堂,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读经私塾,但是和私立学校不一样。私立学校观念和模式还是体制的,但是在家自学就完全不同于体制,不过教育的理想是一样的,就是培养人才。我认为怎么教能培养人才就怎么教。现在政府开明,鼓励社会多元,我们也宣导家长对在家自学不要有什么异样眼光,因为去学校和在家一样进步,尤其在家自学有一个优势,因为学校功课很容易了解,也可以兼学学校功课,所以一般在家的孩子,他的课程安排是:以读经为主题,为核心,但是也需要学些其他的东西。

我认为读经之外,第一层必须学的是体育,就是身体活动,但是我建议是中国武术和印度瑜伽;第二层,如果有时间精神,就阅读,广泛阅读,读经孩子都很喜欢课外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的知识量增多,理解力就强;第三层做学校的功课,读经孩子能力很强,所以不用教他自己就会,这样他有一种自我满足感,所以有时候老师还要限制他,学校功课变成令他高兴的学习,甚至可以做奖赏来用,你要读书好让你做学校功课;如果再有精神,就学一些才艺这就是在家自学一个功课安排,我并没有很明确设计规矩,你一定要用多少时间做什么,但有一个基本法则,你去调配。那么,有的学生就真用四个小时读经,三个小时中文,一个小时英文,六个小时呢,就是四个小时中文,两个小时英文,其他时间再去调配,总之除了体育之外其他可有可无。比如阅读,一般人认为很重要,其实对读经孩子来讲,他是喜欢读的,但读书的时间不可以压缩到读经时间,如果简直没有时间读课外书了,不读也可以,因为他读经多了,能力很强,两三年后,读很简单的书,本来花一个礼拜时间读的,现在也许一天就读完了,甚至不必读也可以,那些童话读来做什么?总之,凡是不能够大量增进人类智慧的东西,都用很少时间精神去学,或放在以后在学,所以在家自学的孩子每一天都在长进,而且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77.您对政府官员推广读经的效果如何[返回目录]

问:我知道您推广读经,台湾高级长官您也见过,我想知道他们什么态度?

答:这是当官的人一般的态度,就是嗯哈。(那您呢)我就继续做。(您走过大陆很多地方,支持的多,还是反对的多?)凡是遇到我的,几乎都支持,至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支持都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没有听过我的演讲,没有听过理论,他想当然耳,一听到要背古书,一下子就气急败坏了,这是很无奈的。(就改变教育体制,大陆和台湾哪个更开放些)就我的聪明,我应该说都很好都很好。(笑,以后您还会为这样的问题和他们交涉嘛)。当然,我虽然不很主动,但一有机会我还是要说一说,不管对谁,不管是对百姓,校长,老师,官员还是中央领导,这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您怎么理解他们的态度)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既定观念,他们都是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们对自己观念的信守比一般人坚定,而且他们没有时间好好了解你在说什么,所以基于外交礼貌听一听,其实没有听进去的。所以只要他们不反对,我就很感激了(以他们智商来说,应该很快就理解)他们没有时间听的,就是听的哪一段时间,心思也在别的地方,所以他们是没有了解,不是不支持。我就好几次跟台湾政府当局说现在读经在社会上已经很流行,有很多成果,是解决教育问题最好的方式,我们愿意把十几年推广的方式奉献给政府,教育毕竟是政府大计,要比较快的让国家解决教育问题,一定要政府支持。我三番两次的建议,得到的就是哼哈两字的回应。这也是意料之中,我也不意外,我也不失望,人间世本来如此。如果你有任何妄想都是自己不了解。所以只要了解了人情世故,就能坦然面对,你认为他们很奇怪嘛(他们也很有学问的,)正因为他们有学问,往往坚守自己的学问,就不会再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尤其我的意见差得哪么远。

(有学问不是要心胸广大嘛)本来是这样,但那是一种理想(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是的。

78.在家自学教不下去了怎么办[返回目录]

问:在家自学教不下去了,孩子厌烦了,有什么办法?

答:据我所知的,其实就是有跟我保持联系的,随时有问题都提出商讨的,这种在家自学的地方往往越办越盛,学生越来越多,家长越来越高兴,没听说哪里办不下去的,不知道哪里办不下去,办不下去一定有理由,他一定没有按照我的建议来做。不是说不按我的建议就怎么样,而是如果我的建议是道理所在,他不按照道理,当然教不下去。所以如果他教不下去,就把读经理论再想几遍,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差错,甚至是大差错,就是不了解,按照自己的想法,掺杂不成熟的理论。

79.在家自学兼顾得了群体教育吗[返回目录]

问:有些家长担忧,在家脱离社会属性,会不会没有交往能力?

答:就是合群性。首先这样看,第一点,在家自学也不是离群索居,家庭也是有相当开放性,家庭来往的不是人嘛,也要和人来往。再如果是一个班,有十几个孩子,他就有同侪,来往的家长也都是人啊,尤其是我们说群性教育,就是合群教育,什么叫合群教育?一个人要他合群,其实要启发他的良心,有良心的人就能合群。所以群性教育不是把一群人放在一起就合群了,我们的学校不是这样嘛,他们合群嘛?台湾的学校不都是群体生活嘛?台湾立法院合群嘛?所以群性教育是合群的教育,不是群体接受教育。(问这个问题的家长,他的孩子只是一个人在家里,担心失去竞争力)

在台湾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家长跟他提醒,你的孩子必须有朋友才好,他就去问孩子,你自己在家里一个人读书,你都没有朋友怎么办,孩子说,我有啊,他家长说谁你朋友,他说子路啊,子夏啊,子贡啊,我们都是朋友啊,杜甫是我爷爷啊,李白是我叔叔啊,他怎么没有朋友呢。他一有机会,还是出门的啊,出门和邻居在一起,不是群体嘛,而且他不是被关起来,他偶尔也去学校,他的同学反而跟他很好,他也对同学很好,所以要保持人的温暖的悲悯的心,仁慈以及同情的心,这样他在自己独处时,不会感到孤单,与人一起的时候,他能够与人沟通良好,体贴别人,这样就是有群性的人,所以一般人想太多了,一谈到在家自学就只有一个人,其实人是活的,他也会走来走去。

80.怎么在读经中解决对于数学学习的担忧[返回目录]

问:无论这个孩子是否读经,一般家长对于数学都是忧心忡忡,您怎么在读经中解决这个问题?

答:数学教育是我们吸收西方文化以来,一直成为东方各个国家很头疼的问题。数学怎么教?其实我认为数学是很简单的,数学是人类心中本有的东西,我们不过把心里早知道的道理,一层一层发掘出来,这样就能成就数学。东方人教数学哪么辛苦,学科学哪么辛苦,一百多年了,还是赶不上西方,数学这么难嘛?本来人心中的东西,为什么这么难呢?我从教育的立场来思考,发现不是数学难,而是对于数学教育的本质没有把握到。我们违反了数学教育的规律,所以非常用功但是没有成就,白白浪费了他的生命,白白折磨他的心灵。

数学要怎么教?我就说,也是跟读经的方法一样,或许说,跟所有做人道理一样,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顺着他理解能力发展,引导他发展。注意引导这两个字,我们国内的教育就不是用引导的方式,而是用强迫的方式。强迫本来聪明的孩子,强迫他不可以聪明,强迫本来不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要聪明起来,结果大家都受苦。其实数学教育有他的规律,而西方把握到规律,就是数学根本不用教,要教就随便教一教,要学就随便学一学,他们就成科学国家,那不是得了便宜有卖乖吗,我们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笑)至于怎么操作,我认为很简单,不要障碍孩子的聪明,但也不催促他的聪明,他能做的时候,让他做,做到哪里算哪里。数学是逻辑的表现,而人类逻辑能力,也就是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发展的,所以到某个年龄就有某种成长。有些天生就比较聪明,顺着他的生长就日渐生长,有些不聪明的孩子,他也在慢慢发展,数学要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怎么做呢?就是从两岁三岁开始,就教他一点,比如数数,就让他数,数不来,没关系你就等着,两三岁的孩子有的从一数到十,有的从一数到一百,有的不行,不行的孩子你不要紧张,你就等着他,一年以后他就会数了,差一年能差多少呢。一年以后还不行,两年以后他肯定会数了,为什么要哪么急呢?急有用嘛?两三岁这样,四五岁这样,五六岁都这样,你会数数了,你懂加法了,引导他思考,让他回答,他能够题目就让他做,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以不教为教,让他玩数学。到小学有了教材,建议小学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小朋友会做自己做,他会做自己高兴做,不会的也白教,所以数学是不必教的,谁教数学谁笨,而且把孩子教笨。因为那个会的你还教他,他不得前进,不会的你硬教他,他就心生恐惧,所以都笨,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是把孩子教笨的教育。怎么看到他笨呢,他到三四年级就可以看到,因为普遍一二年级孩子百分之八十数学都九十一百分,因为那时候从零开始,他有了理解力就很容易了解那时候的数学,但老师全班一起教学,对于聪明的孩子,就限制他,不让他成长,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孩子,就逼迫他,让他一定成长。所以我们做法很简单,大家放轻松,了解人性,了解儿童,了解个别差异,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去做数学,做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几年之后我们就有数学家,就有科学家,而一般赶不上功课的人,他也可以照常过日常生活,而他学习历程中没有多少挫折,他对于思考就有兴趣,这就是一个会思考的民族,一个民族都会思考,其中必然产生数学家科学家,这样我们的科学才能赶上世界的水准。

(到现在我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我都不懂,我是说应用题,这个管子多少水,那个管子多少水)

我出个提给你做,有一个水池,东边水(我的孩子问我时,一头雾水)如果应用问题,往往不是你不会算,往往你不知道他在问什么。你会不会算是数学问题,你知不知道他问什么,这是语文问题。(可是我是语文课代表)那你以后把题目念三遍,看知不知道,不知道再念五遍,念十遍,列出方程式,你就能算了,因为加减乘除你会吧(乘除比较不会)那没关系,你这样的年纪,让一个会数学的人来给你补习,一个小时你就会了,所以小学不会的,初中再学,初中不会的,高中再学,但是现在国家的教育思想有太过急切的情绪,认为要我们的国民快速赶上西方,就必须用强大压力做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比西方科学国家困难三到五年,这障碍了他的思考兴趣,摧残他的思考力,所谓培养出一批不会思考的国民,我们常常骂我们国民不会独立思考,原来是我们的教育把他教坏了。真正的科学国家知道数学和科学是要靠思考解决问题的,而思考是以彻底明白为标准,不是糊里糊涂教他做很多题目,叫他应用公式,这个思考是每个人心中的事,你不可以强迫他,你只能引导他,所以政府的数学教育思想要改变。再来,老师和家长才可以放松,因为教的好教不好都没关系,成绩好不代表成功,现在不好不代表以后不好,同时,一个人成功不需要哪么深的数学,那是做数学家用的,不是生活用的,我常说,我们去市场买菜,没有人用sincos来买菜,他也照常过很好的生活,最重要是能够思考,喜欢思考,而不是每个人都做那么深的数学,所以让所有人做那么深数学,中华民族永远不能成为科学国家。

81.如何面对反对读经的声音[返回目录]

问:对那么多反对的声音,如何来面对?

答:如果有人真的很反对读经,我就觉得很安慰,什么叫真的反对?我们读经是关心教育,真的反对的人是为了关心教育,他怕把人教坏了,所以他才反对,这种人是有热忱的,对教育有良心,凡是有热忱有良心的人都是好人。但是,如果这些人反对读经,是读经真错了吗?还是他不了解,他心中有自己一套对读经的想法不是我们的想法,他以为读经就是他想象的那样,他怕这样会障碍孩子,这是有良心的,所以我尊重他。但是我奉劝他,为什么不拿出知识分子的诚意,开放一下心胸,先把对方了解清楚再来反对。

所以他是有热情但是不真诚,学术的真诚是先了解对方才来批评。有些人呢,不是为了教育的良心,他是为反对而反对,凡是跟他不一样的闭着眼睛就反对,他从年轻时候就反对这个世界,这种人叫疯子,你对疯子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就付之一笑。所以没有人能反对读经,如果真有人反对读经,他反对的对,我明天立刻改善。所以我不是要坚持读经,我也不是刚愎自用,也不是自以为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反正教育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凡是关心教育的人都该这么想,谁能提出读经教育的缺点,不合人性,不合教育理论,不合儿童心里,你提出来我马上接受。如果有人反对读经,我是高兴的,因为他可能成为我的老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有这样的诚恳,来真正了解读经后来批评,我非常失望。

(这些人对你的劝告有效用嘛?

没有一个是让我做参考的,都是八股,都是五四以来的八股,都是西洋的八股,都是一偏之间(没有人转化观念嘛?)转过来就不会批评了(我是说在您劝告之下)有,有的本来反对,后来支持了,支持了他就努力协助推动,所以我相信人性,我相信真理,我相信良心,我相信知识分子,所以我相信读经会越走越顺利。

82.孩子一直在家大量读经,未来还将如何规划[返回目录]

问: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一直在家读经,将来会怎么样呢?

答:所谓在家读经只是大量读经的意思,你在学校也可以大量读经,比如说我们一些学校知道读经的重要,他用大部分时间来教读经,你就不必在家读了。大量读经可以培养更有学习能力,有心胸志气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前途广大。当然我们也要做一些培养,怎么培养,我的计划是,十年读经,十年解经,十年立业。比如三岁到十三岁,他用大量时间读经,能够背诵三十万到五十万经典,包括中文和外文,甚至更多,到十三岁以后,理解力发达,就可以解经了,对于背过的经典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章每一节统统深入其中,他就具备了自己思考的能力,然后给他古今中外所有学术代表著作,给他知道人类有多少学术成就,让他了然于胸,他就可以纵观全局,成为他独到见解。而这不是他的主观,而是基于人类共同智慧,凝练出人类新的文化方向,这样就能贡献给我们的民族,甚至全人类,这叫做时代的人才,世界的人才。到了二十三岁,让他去遍访名师,让他去名山大川,历练人生,到三十三岁,成熟,成为一个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祖先的人才。

(教改可能要很长时间,家长希望您給一个合理建议)

在家自学可以家长自己教,可以请附近邻居亲戚朋友孩子一起来,也可以开一个私塾,天下愿意学的孩子一起来,模式很多。有的人加上一点自己的意见,不一定只有读经,这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他有一个总原则,就多读经,其他是可以有不同变化的。我提倡私塾的观念,是一个总原则,没有标准模式,所以个人可以自己设置,自己推行。我也希望天下私塾可以交换意见,共同寻求更完备的模式来实施教学。我们正在做这样的建议。

83.怎样进行胎教,出生以后怎么做[返回目录]

问:您一直在强调有生命那一刻起就应该胎教了,那应该怎样进行呢?

答:我们凡是进行一种教育,都要知道他的道理。胎儿能不能学习?如果他不能,教育就没有效果。古人有胎教的说法,我们不信了,不过西方也有研究成果,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因为他的心智正在成长,他从脑神经发展说起。所以至少在脑神经发展上我们应该做胎教,何况他还有性情的培养呢。我们先了解脑神经,脑神经要依靠讯息的刺激才发展,而我们人类接受信息有五个管道,眼、耳、鼻、舌、身、接受色声香味触的信息,在胎儿时期,眼鼻舌身都不起作用,只有耳朵,听觉起作用。因此我们教育管道非常简单只有一种,就声音。要用什么声音呢?我们说用丰富的声音可以刺激精密的脑神经发展,用优雅的声音可以陶冶他的性情,所以给胎儿的就用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大家就去自己选择。如果不会选择,我建议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天地宇宙的声音,但是我们现代人类已经渐渐远离天地宇宙,幸而我们还有第二种,就是天才的声音,表现为音乐,被称为经典而流传千古,叫做古典,这就是胎儿最好的教材,第三种就是经典诵读的声音,经典就是好的文章,所谓抑扬顿挫,父母念是亲切,音色好的人念是优美,可以同时给他听,二十四小时。家里有人怀孕准备两架cd机器,一架放古典音乐,一架放经典诵读,放在不同地方,声音可大可小,以小为好,早上按一个play一个replay,因为声音都是天才的声音,我们就正在教孩子称为天才,这样听十个月的声音出生的孩子,已经在各个地方有这种案例,我们称作读经宝宝,凡是读经宝宝就不一样,相貌不凡,很好养,不哭不闹,越长大越表现他的聪明,越有气质。所以我常到各处去,都请当地人一定要推广当地胎儿教育,让以后所有出生的婴儿都是读经宝宝,这种孩子几乎不用教,他好学成性,他聪明绝顶,他性情温和,学校里面免除许多教育困难,我们国家以后就出现许多人才。一个孩子如果出生了,眼睛张开了,就可以有第二个管道的教育,看越丰富越优雅的图画、颜色。一种是天地宇宙的景色,所谓鬼斧神工,再来就是人类永垂不朽的名画,戏剧,舞蹈,看三遍五遍十遍二十遍,让他在三岁之前听尽世界名曲,看尽世界名画,打下他一生美感基础,高度鉴赏能力,精密的头脑,温和的性情,就步上人生康庄大道。

至于读经,初生后继续听,到他能够看字,能够跟着诵读的时候就可以读经了,教他认字,认字就能阅读,就开拓了心灵广大世界。这是我称为读书的生涯规划,从胎儿开始,到出生,到十三岁,以读经为主,以吸收为主,以涵养为主,十三岁之后才开始去理解,开始去融汇贯通、发明创造。

84.您现在这样温和,是否是接受过胎教来的[返回目录]

问:您现在这样温和,您也接受过胎教的教育么?

答:应该没有,因为我们近一百年来的中华民族是荒废的,苍白的,国不成国,所以没有教育观念,我不是因为从小读经长大,我是因为长大后后悔,我来推广读经。说我的气质好,那是我长大以后自己修养来的,从我能够反省自己开始,十五六岁吧,所有人都是十五六岁反省自己,有些人就自暴自弃,自暴者就是愤青,自弃者就患忧郁症,能够积极正面面对自己生命,来面对世界,这才是更有意思的。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尽量勉励自己亡羊补牢,能够长进的地方自我长进,能够学习的地方尽量学习,我还差得很远(您太谦虚了)。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和顺居中,英华发外。不过我还是当不起古人这么说,我还是很差的,我是尽力而已。(但是给了别人这样的感受)你少见多怪嘛(可是好多人都这样说)你不要让我睡不着觉了(笑)。(仅仅是饱读了诗书嘛)我不是讲我自己,所谓饱读诗书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书呆子,另一种呢是从读书的历程中,发现智慧,书中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命,这时所读的书才是真的,你才知道经典的每一句话都是实在的。近百年来的中国人一直批判古人,但是根据我的看法,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自己很聪明,我想古人也不比我们笨,我们觉得自己生机活泼,我想古人也年轻过。所以我做学问,是先相信古人,然后拿我自己和古人比比,我们不如古人,要见贤思齐。如果我们比古人好,那是因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们要庆幸。我们看到古人的缺点没什么可骄傲的,古人的好处你还没有学到呢。所以我们做学问的方法就是相信古人,与古人为友,互相见贤思齐,然后面对现代。因为古人的环境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他们心灵是一样的,古人处事的态度我们可以拿来用。我们读书往往读到他的事件,但是事件背后有他的道理。事件可能过去,但是道理不会过去。有些人认为古人说的都是古事,现代有现代的事情要做,这种人是不会读书。所以我觉得假如我有一点点成就,是因为接受了智慧的熏陶。智慧是无穷的,文化是广大的,我们应该敞开心胸,先学习,再批评,不要先批评,你以批评就不能学习了嘛。

85.数学是不用教的吗[返回目录]

问:我们继续数学的话题

答:刚才说数学是不用教的,自己学的才算,本来就应该这么做。我在推广读经的同时,也注意到数学科学的教育,我就叫老师试试这种方式,有的老师真的尝试了,最好的起

点是小学一年级,他一会认字,就可以让他自己读数学课本,做数学习题。老师有一招很管用,就是鼓励学生偷写数学作业(偷写?)是啊,我们的体制就是,不管阿猫阿狗,就用统一教材,我刚才说了,有些孩子能往前做,老师为了军事化管理,不让他往前做,我还没有教,你就偷写,你小偷,擦掉,重写,结果那个学生一生的思考兴趣就被你障碍了。这是对不明理的老师说的,他就往前写,写到他做不下去的地方,他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每个人都停在他思考的最前端,但是我们不要逼迫他,他再过几天,几个礼拜,几个月,他说我又会了,他就往前进。跟不上的怎么办呢,也一样,只管他自己做,问问老师,问问同学,问问家长,启发他一下,他还是不明白,这时候老师应该安慰他,不是指责他,说没关系,现在你还小,这些题目太深了,过一阵你就会了。过几个月果然他会做了,二三年级不会做的题,他到五六年级肯定会了。(那他二三年级肯定不及格了)那你是要为他二年级考试及格而奋斗,还是为他一辈子幸福奋斗,(这是体制问题)这是家长心态问题,老师教育理论问题,国家体制问题,所以要一体解决,要不能解决,就要有人负责任,国家体制不能负责任,老师不能负责任,家长要负责任,家长不能负责任,这个孩子就活该,叫做共业。我们在业力之中,中华民族就是这样激情,这样妄想赶上西方,而不知道数学科学教育的本色,用非科学的教育想把数学教好,是教不好的。所以中国人一定要反省,数学教育的方法一正确,天下孩子都很幸福,而且将来就可以很自然出现天才,这些天才很自然可以成就。(就会有很多华罗庚出现)是的,因为华罗庚一定不是在老师的课程下出现的,他一定超越课程,所以要有天才老师才能教出天才学生。我们整个民族人口这么多,必定有几百几千个华罗庚,白白被我们

体制扼杀了,所以不在学校上学,问题就容易解决。读经私塾的孩子,数学是可有可无的。你也可以一辈子都不算数学,你也可以过现代化的生活,他饱读诗书,看了很多课外书,到了五年级,从一年级数学做,大概一天就把一年的做完了,一个礼拜就把二三年级做完了,为什么要耗费哪么多精神力气,一步步辛苦的做数学,所以这就是不了解儿童心理。儿童理解能力是慢慢成长的,人类的理解能力越长大越精明,到了精明的时候再做简单数学,他是愉快的,你在他还没有发展到时候强迫他做高度难度的数学他是痛苦的,到最后,结果是一样的。甚至轻松做才有良好发展,因为数学一受到挫折,他就心生恐惧,心生恐惧就学不好,勉强到初中高中都是假的,这辈子不喜欢思考,跟着庸俗的大众过他的人生,所以你逼迫他学数学,不仅没有数学成就,连人生都败坏了。所以数学教育不要那么认真了,我们要成为科学国家是非常容易的。总结一句——数学是不用教的,谁教数学谁笨,把人都教笨了。

86.读经是否违反天性,是否和接近自然冲突[返回目录]

问: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是符合天性,更多接近自然。读经是否违反天性,是否和接近自然冲突?

答:孩子是活的,他有机会就接近自然。你上学就接近自然了嘛?你用上学的时间来读经就好了嘛,你又不是把孩子放在暗房里面。这种问题都是推理太过,想太快了。他该锐利思考的地方他糊涂,这样的地方倒精明。他把孩子想成死机器,把家长都想成暴君。(接近自然重要还是读经重要?)

那就叫他去非洲过原始生活吧。当然都重要,读经是我们要教的,大自然偶尔有机会就去接近,你要是能在大自然中设一个私塾,教读经,那也是我主张的,但是如果你不可能呢?不可能就在都市里,偶尔去山林里走一走。一般人不都是这样的嘛?你怎么不去学校问老师,接近自然重要还是上学重要。

87.有的人教经典的时候讲解,您怎么看[返回目录]

问:有的人教经典的时候讲解,您怎么看?

答:也无所谓,他喜欢讲就讲一讲,不喜欢就不要讲,能讲多讲一点,不能讲就不必讲。为了节省时间,统统不必讲就最好。你讲也不要板起面孔,你讲的也不一定最好,你随便讲他随便听。如果你板起面孔,他以为是标准答案,是害他一辈子。所以这是自由的,我说不必讲解,是不必要,不是不可以。所以有人讲没关系,但是请不要执着一定要讲,你讲让他了解的可能还是你的,你不讲他自己了解的是他自己,所以以不讲为比较高,讲的是安慰你自己,是浪费了孩子,请你去选择。有些人忍不住讲,也可以,但是我总是忍得住。所以我当然也能讲,但我教读经十几年,从不讲,也没有孩子问过我,十几年前的孩子,到现在,都可以自己读文言文。(您是不是觉得硬性的灌输只是增长知识,而不能增长情怀)往往如此,但也不必然,所以教育是活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就是拿捏尺寸就可以了。

88.读经教育如何弥补体制教育的[返回目录]

问:读经教育如何弥补现行教育的,他们冲突嘛?

答:凡是有意义的东西都不应该冲突,体制的教育也是有那么多学者研究出来的,必定有好处,也不必排斥。但是要得到体制功课的成果,不需要那么多时间。所以用大量时间读经,少量时间做功课。至于比例,那就看一个人对教育理解有多深。对儿童(读经理念)了解越深,读经时间自然拉长,学习能力提升了,体制内容自然容易。如果一直执着于现行教育观念,他就转不过来,他就害了他的学生,也害了自己,因为你用那么多时间教那么少的东西,孩子就比较愚笨,越教越困难,你把孩子的聪明才智提升了,你就轻松。

89.“儿童读经教育”与现在社会关于读经的其他提法有何区别[返回目录]

问:现在社会关于读经的提法非常多,像文化导读,经典诵读等,您的“读经”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答:没什么区别。我刚开始推广的时候就用读经,但是在十几年前,中国大陆对“经”这个字有忌讳,所以许多人就用比较柔和的说法,叫“经典诵读”“文化导读”等,但是意思都一样。(但您为什么坚持用“读经”)因为他本来就是读经吗,比较简洁响亮。(但是会误会,以为是佛经、圣经什么的)误会久而久之就会解除。为什么?为了误会就取消应有的称呼呢?再说误会为佛经、圣经,因为佛教徒,基督教徒还保留了读经的传统。本来文化有文化的读经,宗教有宗教的读经,文化是普遍的智慧,我现在提倡的是文化的读经,但是文化的读经传统已经被破坏了,而宗教还保留,于是有人误会。误会归误会,真理还是真理。我们应该让误会回归真理,而不是委屈真理而符合误会。所以十几年来读经的词语也渐渐流通,讲文化导读、经典诵读的时候在平常也用读经,所以我相信真理一定战胜一切,不怕别人误会。我们做人也一样,你假如行得正就不怕误会,树正是不怕影斜的。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因此我用“读经”,而且一直用下去,我相信以后“读经”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词语,那时候中华民族就有救了。

90.读经和德行教育怎么样安排[返回目录]

问:我们很高兴看到很多学校用弟子规来进行德育教育,您觉得读经和道德怎么样安排?

答:很好啊,用弟子规来做德行教育是很简便有效的。我推广读经,也劝读经的孩子都读读弟子规,并且多多少少实践弟子规。但是,德行教育和读经教育是(在)不同层次上说的。德行教育好像空气,二十四小时都要呼吸,二十四小时都要注意德行。但是并不一定要停下来用某一个时间特别练习呼吸,所以不一定拿一段时间来训练弟子规。弟子规是在日常中随时提醒,我们要特别做的是读经。所以我们特别教读经,附带教弟子规。有时候读经,二十四小时都要提醒弟子规,这样就相辅相成。(把)这两种教育看成排斥的,就不了解这两种教育的本质。了解人生道理以后,任何事都能做恰当安排,(才)不会心思混淆,不会张皇失措。

91.读经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吗[返回目录]

问:社会上以为中国文化缺乏创造力,读经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吗?

答:说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多了创造力,这需要鉴别一下,这种人所说的西方创造力,应该加个限制,叫做知识的创造。其实不可以说知识的创造,叫做知识的发明。创造有很多种,还有智慧的创造啊。智慧才是真正的创造,知识只是发明。西方近两三百年来,确实对于知识方面有精彩的发明。知识的特质是累计的,是可以日新月异的,所以只要累计一层,就有精彩。不过智慧呢,他是一层又一层的,所以智慧不可以再说发明。假如说中国人的创造在智慧,这智慧如果在孔子那里成就了,那就是永恒的智慧。西方人也了解的,西方人的智慧在耶稣时候成就。两千零八年来,西方人没有说在对上帝的了解上比耶稣更进一步,西方人可以不进步,为什么中国人一定要进步。所以中国人所要进步的是知识方面,而知识要进步是很容易的,所以中国人不要那么气馁,我们有自己精彩的一面。西方有他的表现我们可以学习,见贤思齐,我们就是太紧张太恐惧了。你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怎么能面对人家的精彩文化,所以我们要端正自己。

92.海外的华人为何也要读经[返回目录]

问:一个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连中国话都说不好,也许他一辈子都用不到中文,他要读经嘛?

答:我们说读经,其实就是把人类的智慧用很简便的方式吸收进来。如果他在海外,不想学中文,他也可以学外文,外文也有外文的经典,凡是经典都是智慧,凡是智慧都是共通的。外文经典学好了,也容易了解中国的智慧。如果他还要更上一层,也来读读中国的经,他就具备中西文化传统,他融会贯通,成为时代性国际性人才。所以并不是只有中国的才是经。我建议海外华侨子弟他已经对当地的语文很好操作,他应该多用些时间读中文经典,他读中文经典也能增进聪明,当地语文也能学得很好。他的中文比当地好,他当地的语文也比当地好,这不是相得益彰嘛。至于一辈子要不要用到中文,谁知道呢?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可能他遇到机会也不争取,甚至逃避,所以一辈子用不到中文。假如他有这个能力,自然会用到啊。所以没有能力才用不到,而不是没有机会用。所以家长不要给他这个遗憾,要用的时候居然没有能力,所以没有用不到中文的中国人,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因此这个问题是因为家长见识不足,不是孩子应不应该学的问题。

93.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为何比较容易接受读经?您推广读经是否加入了宗教色彩[返回目录]

问:我们注意许多读经家庭都有些宗教信仰。

答:目前是这样,这也是历史的理由。因为所有文化都破坏了,宗教是比较固执的团体,他们的文化还没有破坏殆尽,所以一遇到有文化的呼声,他们的回响是比较迅速的。因此在最初几年内,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读经的道理是合理,将来就不只是宗教家庭会读经。我推广读经也是一视同仁,所以它是超越于宗教和民族之上,甚至超越于政治形态之上。智慧就是智慧,它是永恒的,它是共通的,所以我不计较谁在读经。

(有些家长认为您加入宗教色彩,是这样嘛?)

我没有宗教色彩啊,我也没有信任何宗教,假如有的话,我就信孔子。但是孔子也不是教主,儒家是信人间的常理常道,所以他不是宗教,而且他包容任何宗教。我们读经的推广者都应该有这种心态,也希望我们下一代,要有宗教情怀,而没有宗教狂热,所谓宗教情怀就是悲天悯人,宗教狂热就是有排他性。所以表面上宗教家庭比较容易接受,以后会是全民的。

94.成人如何读经[返回目录]

问:超过十三岁怎么读经呢

答:我说十三岁是警惕,要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并没有反过来说十三岁以上就不可能进步了。我说十三岁以后没救了,这是一种警告,如果有谁听了以后不服气,他就有救,你如果听过以后,认为自己没救,那就真的没救了,所以任何人任何时刻都可以从经典收益,只是越小读收益越大。十三岁以后我称为成人读经,可以长养他的文化胸怀。所以一个人要自己生命充实饱满,就应该开始读经。怎么读呢?就是把自己的心态降低到婴儿,就把握到语文学习的要领。只管接受不管应用,只管记忆不管了解,只管去读不管懂不懂。所以这就太简单了。一般成人为什么不能读经?是犯了教育思想的错误。他认为什么都要了解才有用。其实不然。科学、数学、知识、技能是了解才有用,但是像文学、哲学、美学、智慧,都是酝酿型的学问。只要你多接触,自己会酝酿,而且他的了解是慢慢了解,没有固定答案的了解,他是永远可以往前进的了解。所以你读一句就可以用一辈子,这多划算。如果你不强求,就现卖现卖(不现买现卖),就可以读经了。

我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可以做参考。其实说参考是太客气,就你一定要这样做,要读经只有一个条路,就是多读。你先选一本经典,中国人就选论语,外国自己知道自己经典是什么。从第一句开始读,第一句完读第二句,第二句读完读第三句,第三句读完读什么你知道嘛?(第四句,笑)那大家都懂对不对?不然,第一页读完你还要翻开第二页,只读原文不必读注解。

(但是成人已经具备理解能力,一定要强迫他不理解吗?)这不是强迫。我考察成人为什么读经典的理由,是因为他认为经典很难,所以他就不敢读。注解比原文还难,你不读原文读注解头更大了,去读注解我保证这个人注解都读不完。所以要人类用最简单的方法接近圣贤,那你就只读原文,一直读完。论语总共一万两千多字,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遍;老子五千字,半个小时就能读完。这么举世闻名的经典著作,你是一个中国人,居然这辈子没有读过论语,没有读过老子一遍,我看以后很难去见阎罗王,那有罪过啊!(儿童还有很多时间理解消化,成人有没有这样的时间,不理解之后会学以致用吗?)经典本来就很简单,你要去熟悉它,熟悉了就自然了解。如果不了解,熟悉以后看注解就有兴趣,你才有进一步的可能。你不熟悉他,你读注解,读几句就不想读了。我不相信谁有这样的志气,你不熟悉能把一本书都看完。不信你自己做看看,你以前为什么不做,所以不要逞强了,承认自己的无能。(有这样的例子吗,不看注解,自己就懂了?)到处是,而且你如果读完一遍,自己做个记号,写个一,最好写上几月几日,还可以读第二遍,再写个二,五遍画一个正,画二十个正,你就读了一百遍。依据我的预测,以及很多人照着做的结果都证实,不要说一百遍,读第一遍就有相当了解,三五十遍就几乎会背,读一百遍大概一辈子用不完。

读一遍就有相当了解是什么意思?论语四百九十八章,大概两千句,你了解百分之一,就了解二十句,论语了解一句就不得了了,你了解二十句,你不是只会。。而且论语了解一句就等于了解一切,因为这是智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不是知识,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不要把智慧的书当作知识的书来读,一句就够,何况有很多句。你在读的过程中,对某些句子忽然有某些感悟,好像书中的句子霎时之间大放光明,照透了整个人生,照透整个世界,这叫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读书没有到这个境界,你这辈子都白费了。

(您这样的感悟,读了多少遍呢?)

我天才大嘛,读不到一百遍就很有感悟了。(笑)你就立志把论语在最短时间读完一百遍,如果真有一些句子不了解,你就去看注解,可以看三家五家十家,你就变成专家了。

那时候你看注解是喜悦的,因为你得到这一句,你就融会贯通,又会得到其他。这时候,你才真叫有能力读书,才真叫在读书。我们的初中高中乃至于大学教的国文课,统统白费了,浪费人生,而且使我们的初中高中生,最讨厌孔子孟子,因为我们违反了教育的规则。所以老老实实,明明白白,你就知道怎么做。(是不是很多人反对您,您说初中高中都在浪费生命)没有人敢反对我啊,因为败军之将是不敢言勇的,反对我的人是死鸭子嘴硬,惭愧的人还有救,死鸭子嘴硬的人,算了不和他计较,他将与草木同朽。一方面很少人反对我,一方面他反对我我也无所谓,因为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我把书读了他不读,与我何干?但是从整个国家民族历史的发展,我们倒是希望人人都是心平气和、从理而行,如果不是这样做,要知道吃亏的是自己,而且你对不起自己祖先,对不起自己民族,对不起我们子孙。这罪过可大了,所以你不要随便反对我。

95.您是否反对现行的体制教育[返回目录]

问:网上有这样的声音,说您反对现行体制教育

答:现行体制教育有很多好处啊,一个有良心的人怎么会对有好处的事情反对呢?莫名其妙。所以我从不反对任何教育理论,从不反对任何体制——我只说它不够。所以许多教育理论不是错,而是不够。现行体制不是错,是不够。你花费大量时间,收到很小成效,你浪费了学生,只是这样。你没有错,但是你可以改变一下教育理论,调整一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可以用同样的精神力气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我的读经教育不是和体制对抗,不是平列式的对抗。读经教育理论是笼罩性的,提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体制学的更好,所以体制用很少时间学。比如我举个例子。在台湾屏东,有个家长给他的孩子申请自学,他从幼稚园读经,小学二年级想在家读经,结果送上去申请,教育局的人给他打回,说,我不相信一个孩子可以自己做功课。这个家长就打电话给我说,冤枉啊,我的孩子已经做到四年级的功课了,你看这不是浪费国家人才嘛?我就让他继续申报,结果还是在家自学了。他就问要用多少时间做学校功课?我就说用五分之一的时间吧,大概每天用一个小时。过了半年他和我说,说我说错了,他的孩子每天用半小时做学校功课,回去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所以用十分之一就可以把学校功课做好,所以我们是浪费了十分之九的人生。(这样的例子很多)不是很多,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凡是您接触的——)没接触到的也这样,这是道理,道理是普遍的。(每一个都这样?不会因人而异嘛?)不会因人而异,不会因地而异,不会因男女而异,不会因种族而异。

(但是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不敢于实践)不知道是我们的责任,不敢实践是他的责任。

96.您推广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返回目录]

(您推广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辜负了自己,是不是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您预想的是什么样?)我没有预想,也不可以有预想,天地之间有道理也有显示,我只讲道理,我不责求现实。

道理是一致的,现实是多样的。只要多做就多好,少做就少好。所以只要听到有人读经,如果他在读三字经,我说也好,至少比语文课本好;他每天读十分钟,我说也好,至少比不读好。但最好还是遵照读经的四个要领来做。第一个要领是及早读经,越早越好。早到什么时候?就从你知道的那一刻起。第二个,老实读经什么叫老实?第一,读真正的经,不要读次要的、假的经;第二就是只是读,不要有花样,真的用你所认为枯燥的读书方法把书读进去了,天下就没有更难的事情了。所以我们是培养大才的胸襟气度,所以要老实读经。千万不要用很多故事、游戏、奖品,有也是偶尔为止;或者初期做一做,总是要引导他向人才的方向走,而每有个孩子本来都是天才,都是被你的方法教成庸材了。第三个,大量读经。按照自己的条件,尽可能越多越好,字数越多越好,遍数越多越好,字数多遍数多。时间就花的多,时间花得一多,普通的学校就不必去。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六年级都不做学校功课,到六年级的时候用几个月就把小学功课统统做完,不做也罢,他已经超越这个程度了。所以这叫大量读经。如果能够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他的生命是充实饱满的,他是快乐的,我们叫快乐读经。这种快乐是深度快乐,应该叫做幸福的,应该叫幸福读经

(老师在推广过程中,有一次演讲据说只剩下一个人,而且还是更夫,您当时有快乐嘛?)我讲起话来就是旁若无人,口沫横飞,不管有没有人听都一样的。(笑)

(是什么支撑您?)

我们是老实推广,大量推广,快乐推广(笑)(真的很快乐嘛?)当然,因为我们所讲的是道理,我们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只问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问功效。只要合理的,他必定有功效;假如不合理的呢,纵使一时轰轰烈烈,终归烟消云散。这是知识分子的心灵,要不然读书做什么?读书所以明理,所谓理中有事,所以你明了理又要知道事。理是很容易说出来的,事呢就有千差万别。你说了理,希望有人遵从,但有人遵从有人不遵从,这叫事。你要用理来引导事,不要因为事而吞没了理。我们要依理而行,但是我们都同情一切事情的变化,所以我不怪罪现实。但是我相信必定能够引导现实,改变现实。

97.儿童读经之后要继续教育,是否要以书院的方式[返回目录]

问:儿童读经之后要继续教育,是否要以书院的方式?

答:当然是。这就是有了满腹经纶后,他毕竟还是孩子,他毕竟只有堆积。就好像一座宝山,必须去开采,必须去锻炼,才能真正成才。而锻炼所在,似乎不能在学校中。因为现行学校确实没有完整规划。所以我们鼓舞天下之间多开书院,也让教育有多元化表现,让国家有多元化人才。一个清明的政府,最具有标志性的表现就是开放多元,在清明政府之下的教育尤其要开放与多元,这是现代化精神,也是我们民族正在追求的价值。所以我相信私塾和书院教育是协助政府的,有益于民族的,也必定被政府所接受和鼓励。(如果以书院方式进行,有什么好的建议,以什么模式更科学?)

本来书是自己读的,学问是自己成就的,学生老师都是辅助地位。所以如果有书院的话,就是有人引导他如何读书,读哪些书,然后和他讨论,适当的时候指点他。就好像龙要自己画,地上的龙画好了,老师只来点睛,点好了眼睛龙就能飞,如果他龙还没有画好,老师去点了眼睛,墙壁上眼睛骨碌骨碌转,也飞不起来。(笑)所以书院就是自由的讲学,其实是让一个年轻人自己读自己的书,自己做自己的思考,然后有老师来指点,他日渐就能成就,所以书院教育很简单的,就是这些。(不必要求老师的素质了?)私塾老师不必要求素质,但是书院老师必须有高度素质,而这个高度素质就是他要有见识,要有理想,要有智慧。这种人当然现在世界上是不多的,但我们尽力去做,或许我们下一代就有许多这样的人出现。文化的败坏是一步一步的,文化的复兴也是一步一步的,所以不要急,老天给我们机会,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我们就只能尽力做,丰硕的成果是自然会来的。所以我信心很够的,我们现在看到一些孩子日渐成长,他肚子里墨水渐渐浓厚,我们正准备来怎么辅导这样满腹经纶的孩子,所以书院的开设是必要的。

98.新私学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返回目录]

问:官学和新私学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

答:我们还是叫私塾。官学、私学是传统上的分别,我们现在只讲体制内体制外。体制外的教学地点,如果是儿童期就称私塾,如果是青少年以后已经开始讲学,就称为书院吧,所谓新私塾和新书院。这个新不是去弄新的一套,而是面对现代时机和现代学问来说。中国最古老的学问是儒家道家,到了汉朝隋唐以后,就加上佛教,就儒释道三家,现在面对西洋,所以有儒释道西四家,所以现代书院传承内容是比较丰富的。教学者能够面对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学问,培养新的人才,就称为新的私塾,新的书院。其实不加新也可以,因为一个明理的人,一个经典性的人物随时都是新的,因为经典就是历久而弥新。

99.私塾儿童如何解决写字教学的问题?如何教书法[返回目录]

问:私塾儿童如何解决写字教学的问题?教孩子书法应该注重什么?

答:写字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写硬笔字,一个是写毛笔字。以现代的教学,一个孩子是先学硬笔,再学软笔。我们教写字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认字,一个是手指的小肌肉可以良好控制。什么时候好控制呢,一般是六岁。所以家长不要着急,一个只要认得字的孩子,他到一定年龄,教写字是很简单的。所以在家自学的孩子,可以延后一点,大概七八岁吧。那时候字差不多认完了,开始学写字,还有有规矩的,从笔划开始,然后开始结构。笔划几天就学完了,结构就一个字一个字写,读经的孩子还有一个方便,就是抄经。写硬笔是很简单的。但是要让他能力更好,就必须要他学书法。学书法其实可以比硬笔字更早。两三岁就可以学了。怎么学?大概一个孩子可以拿扫把的时候就可以写书法,拿扫把当笔在地上写。

或者他可以拿大笔在报纸上涂鸦。但是有一点,他要参照字帖,而且是名家字帖。他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笔划正确不正确,结构严谨不严谨。但是他手上涂鸦,心里可不涂鸦,这些名家作品就深深烙印在心灵中,这是何等宝贵的文化资产。所以孩子随时看看书法作品,也随时可以涂鸦。不涂鸦也没关系,手指在空中画一画嘛。小肌肉更好的控制后,大概十岁,三四年级,就可以教他写书法了。因为写书法是比较困难的动作,在软笔上要有各种运作动作,而不是一直画。这些程序繁琐的动作,必需理解力到相当程度。所以书法不必太早,即使晚一点,十七八岁再写。一个饱读诗书、性情凝定的人,有一个名师教他,不很困难,要写到相当程度很容易。当然要成为书法家那是一辈子的事情。总之这些教学都是在读经之外附带的,不必那么紧张那么重视,也不必太早,读经才是最重要的。把根扎好了,长枝长叶是必然的。

100.您推动读经在家自学是企图颠覆教育体制吗[返回目录]

问:有人说您为了推动读经自以为是,大声疾呼,企图颠覆教育体制,如今推动在家自学引起了质疑,想听听您的看法。

答:这是必然的,不质疑才怪了。所以一般人都是见树而不见林,一般人都是浅尝辄止,一般人都是附和盲从。所以我讲的读经教育是从根源的地方,从人性出发,依照教育的本质,注重教育的规则所凝练出的教育体系,跟其他教育理论的一偏之见,当然有所差别。当然这个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本末的差别,是上下的差别,是广狭的差别。如果是这样的差别,只要一个有眼光的人就看出并没有差别,所以并不是颠覆什么,也不是做逆向思考。我们是让现行体制回归教育本质,节省国家财力人力,节省家长心力,节省老师心神,节省孩子生命。我在反对什么呢?说到私塾,也是因为很心急、很切实的把握这段黄金时期。这种把握法也是让一个孩子更快速提升他的学习能力,它也是可以协助体制。所以我并不反对一切,但是有很多人反对我,很奇怪。(反对很可理解,但是用了颠覆的词,您为什么还哪么平和,是不屑于理论还是有宽容的情怀?)诗经上有一句话,“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道我的人认为我真的是因为忧国忧民,不知道我的人认为我是哗众取宠。如果是不知道的人批评我,为什么我要生那个气呢?我只能让他更了解我。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怕人家不知道我,只怕我没有这个能耐。现在我们没有能耐啊,我们学问不高,品德不够,我们的力气太小,我们还没有认真的推广、长久的推广,所以别人不知道。那别人不知道是应该的,所以他们的批评也是应该的,我们应该自己反省,自己努力。

(推广这么多年,您在经济上是有收益呢,还是亏空呢?)这我不知道。(听说您一直做赔本的买卖?)如果赔下去的是金钱,也不算多。我赔下去的是生命啊!生命是无价的啊!我赔下去的是黑头发,白头发换不回来了,这个才要计较;我计较金钱干什么?我就把钱全部亏掉也只是一点点啊,但是生命的付出才是最高的价值所在。但是,谁不付出呢?很多人付出于争名逐利,他也头发会白啊,他也脸皮会皱啊。(但是他有经济的收益啊)他经济收益也买不回他的幸福和青春啊!他还不是在耗费生命。(您收获的是良心,作为一个男人要养家糊口的)谨受教。(笑)

101.体制内的老师该怎么推广读经呢[返回目录]

问:体制内的老师该怎么推广读经呢?

答: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你问来问去问到一个重要问题了。其实我最理想的读经的地方是学校,因为教室都建好了,老师都请好了,他来做教育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只是现行体制之下的校长老师还不知道读经并不违反体制,甚至有助于体制。假如他知道,在学校里实行是最方便的。怎么让体制读经呢?就是让教育局领导,让校长老师知道读经的道理。第一步要融入在教学体制中,我叫做融入式读经教学法。就是不改行政体系,也不改课程表,只是让老师在每一节打上课铃的时候,利用零碎时间多读经,最好的抓取地方是每节课打上课铃,读三分钟五分钟当作读经操,其实我建议有信心的老师一打上课铃就读十分钟,虽然挤压了上课时间,但是读经提升他的学习能力,所以反过头来他用比较少时间做功课,反而做得更好。信心更大的老师,一堂课读二十分钟。有些老师是读了二十分钟,看学生读得起劲,就读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整堂课也不知道什么课,就读下去。有老师和家长问,那学校进度怎么办?我们刚才说了,孩子学习能力好,用一点时间就能赶上进度,甚至超越进度。在台湾已经有些老师做了这种证明,她就整天到晚以读经为主,她功课越教越轻松,到最后是学生不要老师教功课。他说老师我们都学完了你还教吗?她这一班功课全年级最好,他所读的经是多出来的一生的成就。所以读经不读经并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老师认识的问题。认识到道理的老师,他可以不改变体制,这叫做融入式教学法,我称为挂羊头卖狗肉法。(笑)当然我们也希望从体制上改革,就是把读经列入体制内课程。如果这样,刚才所说的融入式做起来更加理直气壮,而且读经教学一开始推行,马上可以发现效果。还有一些家长更积极的,他会发现需要更多的时间读经,超过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于是他会让自己的孩子在私塾读经。当然我也建议在体制内做不到全校都全天读经,也可以调查家长意愿,成立一个特别的示范班,以读经为主,这样也不必在家自学,这样我们国家人才就很多了。

102.读经本来是偏重于文科,但是为什么有些读经少年却考上了理工科的大学[返回目录]

问:读经本来是偏重于文科,但是为什么他们考上了理工科的大学?

答:说读经是偏重文科的学习,好像有道理,但人生历程中,本来老天安排先学语文后学科学。该学语文的时候努力学语文,奠定了学习科学的能力,所以该学科学的时候很容易就学好了,于是十三岁之前以语文为主,十三岁以后学科学就很简单。他高考时就随便他选择了,因为他是全方位的人才。

因为现在国家需要理工科的学生,他就去学理工了。但也有些学生认为国家需要文科人才,他就去考文科。考文科的人理科也很好,考理科的人文科也很好,这才是真正的文科跟理科,我们现在学校的教育呢?文科的不懂理科,理科的不懂文科,完了。所以读经的孩子是全方位开发。语文学习关键期,给他大量讯息,促进脑神经发展,我称为“建体”,建构他的根基,就好像开很多高速公路一样。当年龄渐长,资迅需要流通的时候,这叫“开用”,就好像在高速路上跑汽车。如果没有建好许多高速公路,跑车的时候必然塞车,所以我们先建好高速公路,而不是要汽车先跑,跑出高速公路,这不行的。交通一定要先建道路,然后跑汽车。现在的教育就是一面建马路,一面跑汽车,甚至不建马路了,光跑汽车,希望跑汽车能跑出马路来,但还是这么羊肠小道,崎岖颠簸,结果都塞车。塞车就是学习能力慢,他就不喜欢学习,叫做厌学。所以厌学的孩子不可以责备他,因为他头脑里没有高速公路,所以他一定塞车,他不是故意不喜欢学习,而是一学习就头疼,凡是厌学孩子统统是家长和老师联手造成的。因为在建高速公路的时候,拼命要他跑汽车。所以读经是适合人性、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该读经的时候就读经,该记忆的时候就记忆吧,该死读书的时候就死读吧,把书读死了,将来就活过来了,你记多了将来就能理解了。

103.为什么有些读经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平平[返回目录]

问:为什么有些读经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平平,这是怎么回事?

答:如果这个孩子读经了以后,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的,那么可以推想:如果他不读经,成绩是落后的,现在能够到平平这是进步。所以我们不能说读经以后人人都第一名,那谁做第二名?我们只是让一个孩子进步。现在家长太功利了,你就把孩子摧残了。你要看着他长大,你要鼓舞他,他表现平平就平平嘛,他已经在尽力读书了,他就是个好孩子。所以我们只问用功不用功,不问聪明不聪明。你本来不聪明的让你聪明一点,这是平平,你本来平平变得聪明,本来聪明的让他更聪明嘛。不是说一个智能不足的孩子一读经马上成为绝顶天才,不可以这样看事情,一方面他有进步就满意,而且他读经将来后劲很强。现在平平,或许将来能够出色,你要等待啊。

104.CD复读机会造成孩子脑部不良和机械反应吗[返回目录]

问:用CD复读机会造成孩子脑部不良和机械反应吗?

答:我在推广的时候常提倡让孩子听,假如你要听音乐,你又不是帝王之家,不能请乐队来演奏,那就用CD嘛。如果你让他读经,不能天天自己给他读,那就请CD来读,这

是方便。假如你不采取这个方便,就白白浪费了孩子的教育时机。你是想这些是机械声音,他可能有毛病,我就让你请真人来表演。他的毛病是不是真有,会不会毛病很大,会有害处,这谁知道呢?我们一般不都听机器声音嘛?所以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太过精明,推得太过了,他会说用真人来做不是更好嘛,父母来念不是更好嘛。你两边衡量一下孰轻孰重,如果有利就取其重,如果有害就取其轻。我不知道会不会有机械反应,但是十几年来没有一个孩子听很多CD就机械反应了,如果你这么担心就去当帝王。

105.多台CD同时播放优雅有内涵的声音,孩子会不会产生混淆[返回目录]

问:多台CD同时播放优雅有内涵的声音,那这些声音还会优雅吗?

答:我提倡从胎儿婴儿开始听多种声音。所谓多种,其中有音乐做背景,多一种就是中文经典诵读,再多一种就是英文经典诵读,就是三种。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我们耳朵是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度开放,世界上所有声音都同时汇聚到耳朵里。如果你分析世界的声音,不下一千种,只是有的你注意到,有的没有注意到,有的比较大声,有的比较小声。现在只多了这三种声音,有人问我们的孩子会不会产生混淆,甚至有人问孩子会不会发疯。我说如果会发疯,大人会先发疯,孩子不会。因为大人用注意力来学习,你同时注意很多种声音,如果你能力不够,就会差生干扰混淆错乱慌张,假如你不注意他,就不会,就很自然。越小的孩子越没有注意能力,他正是全盘吸收的时候,所以越小越适合这样教,越大就越不适合。不过从小到大,随时保留古典音乐的声音是可以的。如果你要思考,经典诵读就可以关掉了。如果是游戏的时候,对他的意识是没有影响的,他的潜意识却吸收了。这是以最短的时间吸收最大量资讯的好方法,我没有听说一个孩子听多种声音会发疯的。我们所说的多种,也不过是音乐和经典诵读,这又什么关系,最多多一种外文,你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且不用太大声,听不到也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文化酝酿过程,不要死盯一个时刻,它是很自然的。

106.您为何要要推广儿童读经?您的最大的教育理想是什么[返回目录]

问:刚才很荣幸听见老师骂人活该,其实对老师这样有智慧的人来说,骂没智慧的人活该更是体现了老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老师假如你能够左右教育,你怎样进行教育改革呢?

答:我左右不了教育,也不敢当。不过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读书人他也应该关怀天下,那么人人都可以贡献才是。我是做教育的,我从教育上来反省一下,提供我反省的结果,这样已经盡了本分了。我认为每个人尽了本分,天下就太平了。我近年来所推广的儿童读经教育,我认为它是适合儿童的心灵发展的,十几年的试验的成效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就在教学的闲暇时间到处奔走。有人想听我就讲,有的人听了赞同我会很高兴,听了不赞成的我也不会难过。我相信理智所在必定是人心所在,必定是快乐所在。因此我是快乐的,听我的话的人是快乐的,那他们快乐我也是快乐的。(那这就是您对于我对儿童读经提出问题的答案嗎?)儿童读经包括了教育的三个基本规律,我认为教育的三个基本规律。一即教育的时机要把握,二是内容要把握,三是教学的方法要把握。“读”是教育的方法,是最簡易自然的方法,所以儿童读经教育就在一个人最黄金的时期,用最简捷的方法,交给他最深度的智慧,使他成为最优良的人才,如果有人能够接受,會为他的家庭,为他的社会带来福气的。

问:老师最大的教育理想是什么?或者说您个人的人生理想?

答:就是让人生不要白费,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人成才,有优雅的性情、卓越的智慧、丰富的性情和才华。简单说是品学兼优。

107.怎么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教数学?读经的孩子和不读经的孩子数学能力有差别吗[返回目录]

问:老师我还是没有听懂?就是怎么才是最简单方法教数学,怎麼樣才有效果?

答:如果用教数学的原理来教数学,我们先确立一个最大的原则。人类最大的原则是逻辑,所以逻辑是从人的心灵中发出来的,数学也是从人的心灵中开发出来的。教数学要确立信心——孩子是能学数学的,甚至孩子是喜欢学数学的。但是孩子的心灵能够开发多少?有的人开发得深,有的开发得很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浅的也就够了,只有当数学科学家的才深度的学习,所以数学是不能强求的。一个孩子的数学的能力怎么尽情的开展呢?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发展。我有一个理论,用数理的原理来做教学。所谓数理读经就用数理的原理来进行读经教学。他能够懂多少,就教他多少。一个人什么时候懂得教数理乃至科学呢?大概一两岁就可以了吧!反正他讲话就行,如果他愿意,只要你别逼迫他就可以。所以一两岁已经表现他的数学能力了,数理的表现就必须在语言当中。只要你不逼迫他,如果不是用数字表现,他用语言表现也是可以的。数学并不是一定用数学来计算的,他能够往前走就往前走,现在有的学校的老师按照我的方法让孩子偷写数学,居然有的孩子就算到三四年级去了,像这样学是很有乐趣的。像这种孩子算数学是很高兴的,你能够让他自己做就可以了。如果一直没时间做那也没有关系,以后再学好了,也可以节省时间。我们现在知道的数学教育是用数字、公式,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的,甚至有点故意为难学生的数学教学,比如奥数,認為做好奥数再做数学很简单。不然,其实最好的数学用读书的方式,是可以从语文的方式切入,我现在和大学的教授协商过准备编一些这样的教材。

(他们认同么?)当然同意,在大学教时间长了,他也知道我们的小学和中学的数学教育是失败的,是不会思考的。一个孩子学数学可以用具体的方式学,用具体是比较严格的、训练严密的思考,像儿童读物一样,渐渐引入数字的观念,数学的天地里了。照这个数学教授的预计,孩子看这些读物,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做到高等数学,让他自己做几乎不需要教他,他有问题的时候给他指点。(这些数学教授一直推广读经,是不是看到了你推广读经的效果呢?)也不是的,是这些教授一直在关注我们中国人学数学的路,怎样走正确,我不是写的数学,但是他们看到我的文章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

(那您是怎么出现这种想法?)我的文章是教育的道理,是懂得人性,是你学数学的道理。我们不必是数学家,不必教过数学,但是你也知道教数学的道理,真正学数学的也都支持我的看法,我就劝他写出这样的教材,现在就在编写。如果一个孩子从看得懂开始一直学,他即可以達到那个高度,假如是天才我们就可以让他教授级的人來学,培养出真正的数学家。

(读经的孩子和不读经的孩子数学能力有差别吗?)当然有区别。讀經的孩子语言能力好,其实也代表思考能力强,所以语言能力好的孩子,数学就好。但换成抽象的表现,有些人有几个很好的印象,有些人语言能力很好,数学却考0分,像韩寒,叫韩寒现象。其实他数学也可以很好,只是不想学,他把学习数学的聪明来学语文。像读经的孩子他不会弹琴,因为他没有练过么。但是,这些必须有一个转换的过程,他只是不想转化的,不是他没有能力转化,不要混淆这两个观念。一个是没有机会,一个是没有能力,这是不同的。而且我们常常把数理连在一起说,理是科学的基础,那么什么叫科学?现在我们把他分成物理化学,怎么让孩子学科学?真正的科学国度怎么樣学科学?并不是你给他很多公式让他算,而是具备科学能力,尤其从小开始就培养科学的兴趣。还有很多家长担心那怎么具备兴趣?就是科普读物,孩子很好奇他去看科普读物,看过两三百本科学的书,他的程度会很高,很快进入所谓数学的世界。逻辑表现数学,数学带动科学。我们都可以从语文的角度切入。这样子是我们的数学教育,科学有很好真的效果,这样子是个挽救近代学生对于数理的恐惧的唯一的路线了。

108.用方言读经会不会影响读经效果呢[返回目录]

问:您知道大陆的方言体系是非常复杂的啊!用方言读经是不是影响效果呢?你是不是建议读经非要普通话呢?

答:这个关系到很大的语言系统的问题,就中华民族来讲也是有很多民族的,不过语言是相同的,这就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近一百年来政府有普通话的推行,所以本来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不过方言保留了相当浓厚的地方自己的色彩,还保留了古音,最重要的保留了六声,造成读书的抑扬顿挫。所以有些方言读起古书来是更有味道的。因此如果有人用方言读经很有趣,也很应该,也是可以的。我是闽南人,闽南就是福建,古时候它是化外之地,中原的家族迁到福建带来了文化、老师,所谓与外人隔绝,他们带来了文化,那里是世外桃源了,与外人隔绝,这些老师就用自己的方言教子弟读书。如果有的地方用方言读读,我觉的很有兴趣也很应该。(老师说保留方言会很好听,那用山东话和普通话,哪个好点啊?)那就没有主从本末了,因为现在普通话已经通行那么久,那么就也不需要再争取了。简体字和繁体字不一样,所以读经还是普通话为主,我们也可以偶尔用方言读读,这个也是很必要的。其实多一种语言,就多一个头脑,就多一点聪明所以不要放弃,这也是对文化的尊重。不过如果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你讲方言是很不礼貌的,大家以普通话为主让方言有一种趣味,那么孩子可以当作好玩来玩它。

109.读经儿童由于背的遍数非常多,读的速度太快,您觉得这样好吗[返回目录]

问:老师有很多孩子非常聪明,也许背的遍数非常多,后来速度非常快,您觉得这样好么?

答:不提倡也不禁止,因为如果我们要引用近代对脑神经的研究,含含糊糊的念也是开发右脑啊!那你又说如果这样含含糊糊的过去,我怎么知道他在念的怎么样啊?那你让

他读慢一点,字正腔圆的背嘛!我们背经的过程中教他写字或者默写,默写总不会那么快吧!除非他会写草书。我们开发孩子不需要总是用大人的观点,许多的问题都应该放松点。

110.最简单实用的开办私塾的教育模式是什么[返回目录]

问:老师如果我想开一家私塾,那最简单的最实用的开办的教育模式是什么呢?

答:教读经的开班方式基本上有两个类型:一个是学校的,一个是校外的。那么社区的读经班是有两个模式的,一种是课余的,一种是专业的、全天候的读经班。课余的是一个礼拜上一次课,或者是布置作业,一个是回家在家里自己把课程完成,这就叫业余的读经班。有的专业的是在读经四个小时以上,才是全天候的,叫做在家自学的叫做读经学園,读经学堂读经学校可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体制内的融入法,利用零碎的时间最好是每节上课之前。第二种模式是最近提倡的“半体制”,他不是有国家体制规定读经。但是校长或者老师和家长协商,老师是以大量的时间来读经其他的功课做相当的调配。这种模式我认为将来有大的发展,因为全国有五个六个,以后就會有很多个的这样做的。一个孩子潜能很大的,适当的开发就可以展现巨大的能力。大部分的老师、家长认为学校功课都没有学完,其实我们是没有开发他的能力,是我们压制他的能力,是我们把孩子教笨了。你总教他笨,一年两年不是笨一两年,他是那笨一辈子。不管是体制内、体制外的教育,还有另外的补充教育模式是幼稚园,其实幼稚园是很容易推广读经的,因为国家对於幼稚园的规定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许多幼稚园读经也有两种方式,一种在原有的功课之上大量的读经,但也可以让幼稚园转型或是新开一个幼稚园,以读经为主的幼稚园叫读经幼稚园,每天读经在四个小时以上,在这两种幼稚园毕业的学生和其他学生相比,能力气质有千里万里的差别,希望你的孩子在幼稚园的时候,务必大量读经,读三年一辈子就够了。

111.24小时听CD是不是合适呢?是否让孩子多听一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呢[返回目录]

问:反复听CD24小时是不是合适呢?是否让孩子更多听听大自然的天籁的声音呢?

答:也可以的,我说24小时要听那样是原则上的建议,也可以说是一种夸张性的想法,但是不见得不行。你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很强的,大自然的声音他也可以听到啊。

你为什么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呢?宋朝王安石有一首诗,说“蝉燥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又有蝉声又有鸟叫,你难道会说你不要叫了很吵的,我要清净,这样很不清净。结果呢因为我们有的时候倾听能力很强的,你怕什么呢?但有的时候我们把声音关掉,往往听到的都是喇叭,你还是听古典音乐好了,所以这是一个总原则,你也不必那么执着。

你要做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多毛病,你不做也可以。所以我这只是一种建议供人参考,但是有的人去做了实践,也没有听说他有坏处,只是好的反应,好的回报,并没有听到坏的消息。所以你也可以试着做的,心里不安的时候关照(掉)一下没关系。

112.对高材生人情世故为零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返回目录]

问:对高材生人情世故为零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呢?他也有好多知识可是他的情商不高。

答:这种情况不是普遍的,是特殊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聪明人他到处都很聪明,大部分高材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那么如果有一些高材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小,这样的你就可以选择一下,让他生活能力好一点。智商低一点还是让他智商高生活能力低一点。我觉得现在中国人很奇怪,我们常去歌颂西方有某个科学家搞研究很厉害,结果把手表当鸡蛋煮了,我们就说好啊!好啊!这个人真厉害啊!

那么一个中国的学生他有某一方面相当的成就,但是他生活的能力不足,你又说不好啊!不好啊!这无所谓的嘛!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的,你如果让他生活能力好点那是很简单的,生活是很好学的,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错误的教育观念。生活固然都是教育,但是教育不只是生活嘛?你让他只能适应社会的生活,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啊?!所以一个人最好在自理生活之上还要有高度的学问,高尚的文化品德。

我们的经典都希望一个人有全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推广读经。假如有人说高材生他的生活必是零分的,那不是必定的高材生,有些生活是零分的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有些是极少数一个,孩子聪明不就是不想学么,不就是不注意细节嘛,孩子不想学嘛!(读经就是心怀若软?虚?、心怀社会的,)

他只是应试、考试的的高材生,但不是读经的高材生。这个要分开的,所以我们让孩子读经一面读经也有品德教育啊,当然也有生活教育啊,经典就是要完满人生啊!所以读经典就是让孩子有全方面的发展,只是有轻重本末。因为以开发他的文化素养、智慧才华为主,他的生活、他的为人处世那是附带就有的,所以如果说在体制内是考试的高手,他却不懂人情世故甚至冷漠无情,那么是我们体制需要反省的,我们读经正是要扭转挽救这种情况。

113.孩子连ABCD都没有学过,那上来就生吞活剥英文的经典这合适么[返回目录]

问:有的家长问孩子连ABCD都没有学过,那上来就生吞活剥英文的经典这合适么?

答:你去问美国孩子,美国孩子是先学会英文ABCD呢?还是先会讲英文呢?不学ABC就会讲英语,那么我们为什么先读ABCD才要讲英语呢?等到英文经典学完了再学ABCD不是一两天就学完了的么?

(老师的意思是说我们学的语法、语势啊就包含在里面了?)

我们要解决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你不要一直盯在那些容易的问题、那些无聊的问题、那些粗浅的问题上,否则你就达不到高明的境界了。(但有的人确实没有学过英语,看到英语确实会打怵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是先听?)

对!让孩子反复听,反复听,反复背,反复背,那有的要先听,跟着念越背越多他听的多越听越清楚了,越念的越多就清楚了。

(还有的家长说只要都会英语对话一千句就没有必要学这些东西了?)

或许有些家长认为我们学英语,外国语最重要的是让他会讲话,这是比较小气的志向不高的,那如果要讲话我建议也不是从对话学起。

如果要学会对话,假设情况来联系对话,乃是把对话的精华捡出来一千句让他去背,把一千句背出来。这时他就很容易在生活中运用出来,越用越方便。这是最快速学习阅读(对话?)的方法但是学对话我觉得还不够,必须学阅读,学会阅读还不够还必须学会高度的阅读,这样子你才可以真正的吸收到其他民族的智慧。而你高度的会了,你的低度的对话是很简单的。所以学语文的顺序是先学高的再学低的,我们现在学语文的方法是刚好颠倒,先学低的学不到一半就老了,而且低的也没有用,你不出国就没有用么!

问:其实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就教育理念来说他是殊途同归的,就像中国您一直建议阅读和经典的区别,而西方也是这样的。

答:当然可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代表的西方人,把语文教错了,文化没落了。文化没落了你的科学也是可怕的。那么中国不可以再步美国的后尘,这是要从教育改革做起。而教育改革最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的改革。人生难得,尤其是黄金时代,很快的。小时侯在幼儿园的三年就是奠定人生很好学习的黄金时代,千万不要让孩子错过这三年的时间,不要在这三年的时间让可爱的孩子学习猴子的样子,那么三年之后它一辈子就是一个猴子。人生难得啊,三年的黄金时间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希望父母不要让孩子在幼稚园。大量的读经,不要错过这三年的黄金时间。所以我冀望全天下地父母在他幼稚园三年,大量地读经,奠定一生人品以及才华的基础。否则后悔莫急,错过三年后悔不及。千万、千万!切记、切记!

114.可否推广这种吟诵、咏唱的教育[返回目录]

问:老师你一直强调古文是很优美的旋律,它和唱歌是又异曲同工的,都说说的比唱的好听,不知道老师唱得怎么样啊,请老师来一段好么?

答:本来人类的语言是表达情意的,情谊越深,那么在情意升到语言不能表达的时候,它就会把语言拉长,那语言拉长的时候还不能完全表达它,就把语言抑扬,就是有了旋律,它才表达地淋漓尽致,这个就是吟诵或是歌唱。吟诵、歌唱还不能表达的时候就用音乐来烘托,还不能表达气氛的时候就手舞足蹈。所以语言、吟唱、演奏、读书、朗诵、舞蹈,它是从同一种心灵发展出来的,所以诗、歌、舞、乐是同根源的。因此古人在读书的时候,他是朗读的。读着读着,读到优美的时候,像诗他是吟的,是唱的。但是吟和唱都是来自语言,所以和语言是相配的。所以最原始的吟唱是原声调的加强,后来才有歌曲的编写。歌曲编写往往都一首歌,是为了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来编的。不过有些地方因为要做经典的教学,而经典的文章那么多,诗歌那么多,所以不能够每一首都去编。据说孔子彈古琴,对于诗经三百首都配上音乐,所以孔门弟子一面读书就一面唱诗,叫做弦歌不辍。可见古人读书是很快乐的,读书就是唱歌。用但是自从民国以来,五四时代那一批人,就全部大批特批,就把这一切中国人的风雅全部打倒,让我们现在读书是很枯燥的,所以很可惜。我现在有一个心愿要恢复读诗的声音,恢复读书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现在我是鼓励读经界的朋友,他的家乡有老一辈他还能回想他小时候读书的声音,希望把它录下来,读书的声音多了,它很有一种自然的韵律,我们孩子可以多听也可以自己发明一套读书的方法。那最接近语言的吟诗呢,我在台湾有一个朋友叫做梁炯辉老师,他跟我一起在提倡汉语教学,所谓汉语就是用河洛语来读古书。河洛语就是黄河洛水,就是中原的语音,也就是唐朝时的语音,用古代的语音来读经就是标准的闽南语,用标准的闽南语就是用中原的古音来读书,用中原的古音来读书抑扬顿挫,他很容易变成吟唱。那么我就用梁景辉老师他的吟唱的模式来唱一首唐诗。王维的《送别》,。。。。。。。。。{}。。。。。。

如果你能内心感受感受到他的意境,你的情感就很丰富,于是你就不能平平板板的读,你会拉长声音。真的能够感受到一种古老的大唐的韵律,听起来非常有美感、非常舒服,

听到古代的韵律每一个人都会有美感。(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倡五四以前,不要被五四所限制)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因为我们刚才说,老夫子教弟子,因为他读书很多很难,每一首都来编一首曲所以渐渐會形成一种格调,就叫调,是某某地方的调,遇到五言的诗就用五言的调,七言的诗就用七言的调,当然也有平起啊仄起啊,就是几种调式就可以唱以前的诗,可以唱以前的歌,比如说用一个调子,用闽南调来唱杜甫的诗,只是你在唱不同的内容的时候,你在加上强弱快慢不同的就可以表达了,比如用闽南调来唱杜甫的《喜雨》。。。。

(难怪有篇文章说音乐是最会钻空子的,然后推波助澜,让优美的更加优美,凄美的更加凄美。)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是编歌曲。刚才说过古人对特定的诗词编定的歌曲,比如说李白的《关山月》,古今曲很有名的一首弹唱曲,唱。。。。。。。,这是古曲,但是近代人一直在编。

我有一个朋友柳松柏,他在台湾编了几百首的新曲子,他称为唐诗新唱,有几首大家耳熟能详,有几首意境流传天下了,贺知章的《回乡偶書》,我给大家说一下。他是在很小的时候离开家的,老大的时候才回家的,他少小的时候离家,长大才回家的,有一种又伤感的但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表现。我曾经在印尼雅加达那里有个演讲,印尼政府禁止华人读华文书,禁止了十四年,所以华人子弟不仅不会读中国书,甚至连中国话都不会讲,他们很忧心。最近几年才开放,我去的时候刚刚开放不久,那我就用这首诗来表达你们这里的华人就好像是少小离家,老大又回来的,你们远离了中国文化,现在又渐渐回归了。我唱这首诗来体贴你们的心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唱。。。。。我看着他们都哭了,尤其是把家拉长,“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个是很哀伤的就要。(老师这首诗读过好多次,但是只有这次有一种力量非常的有感慨,他增加了内心那种游子思乡的情结,悲怆的情绪,是一种辅助剂是一种催化剂!谢谢老师!)还有一种模式是古代的私塾,有老一辈的老先生,还记得小时候读书的声音,有一个教授魏云子,他偶尔唱唱小时候学过的歌,其中有一首我也学了蛮好听的。。。。。。。

就是《诗经》的,蒹葭...

(老师真的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喜欢唱歌,有时候你单独的唱歌的时候,记歌词是很难的,可是你自然而然唱出来就记住了。)

所以我也是正是要推广这种教育,想选一些,三五十首,那样子把它录出来供给天下的孩子学习,南腔北调都无所谓,因为有的是比较豪放的,有的是比较文雅的,有的是比较朴素的,应该这样讲,有的是比较华丽的,那刚才唱的也有的比较朴,素也有的带一点花腔,要带花腔的也很多啊!比如说我到云南的丽江,那个纳西族,纳西族还保留了古乐,唐朝宋朝的古乐,唐朝宋朝是的古乐他们都保留了下来。我觉得音乐的旋律变化很多,跟我刚才唱的不大一样。(那是什么样的呢?)

你要听么?(当然!)

那我就唱一下唐朝后主李煜的《雨后淘沙》。纳西古乐据说是从唐朝宋朝保留下来了当时人就这样唱的,{}。。。。。。。。(有幸,有幸,老师不要随便给别人听啊!会有美女爱上你的,现在的音乐一听就烦躁了,尤其是连说带唱的甚至都没有旋律,人心浮躁了才会听那种音乐。)

115.您推广读经是为了出名还是其它原因?到处奔波,还赔了不少钱[返回目录]

问:老师请别介意啊问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有家长或者学者对您有一些攻击性的言论,比如说王财贵是想因为这个出名,或者是有一些别的用心或者是有一些别的心思,但是据我了解您在这个上面到处奔波,还赔了不少钱?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比较准确的呢?

答:没有,没有,没有,说我是藉此机会出名是一种误会,我本来就很出名,不会藉此出名。(笑)说我赔了不少钱也是一种误会,读经是天下人的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许多人读经义不容辞,甚至有的都不认识,他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有的人真的是对此倾家荡产推广读经,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人。比如说台湾有一个林琦敏先生,他是一个企业家,在早期读经推动上他拿出相当的资金支持读经,还有南怀瑾先生在台湾的时候也在推广读经上花了很多钱。所以不管是知名的、不知名号的、有资产的、没资产的,这个是大家的事情,这个读经能够推广是大家的事。但是话又说回来,读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像我这样一个没有资产的人,就是把钱花光了也没有多少的。我推广读经十几年,我想说难道就没有花费么?我这十几年的时间把精神和力气花费在推广读经上也老了不少,比如说头发都白了。古人说一发千钧!我这么多头发值多少钱啊!

(但是我觉得您虽然失去了一些钱物质什么的啊!)没有,没有,没有。

(比如说一开始您在世界跑来跑去的路费不都是自己花费的嘛?)这个很少的,我到各地都有人接待的,这个不足挂齿,尤其近一两年来在台湾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应该说有了基金会的支持更稳定了。

(老师觉得钱是身外之物而内心的富有是真正富有是么?)大概是吧!

结束语[返回目录]

问:老师非常感谢,不仅感谢您这样辛苦,这么忙能接受访问,我更感谢能近距离的接近这样一个(访问)...最后请为我们的访问做一个结束。

答: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就是我常讲的,读经的孩子是有福的,读经的家庭是有福的,读经的社会是有福的,读经的国家是有福的,读经的世界是有福的,我祝福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庭,祝福我们的国家,祝福这个世界!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