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讲学之风 >> 经典常谈 >> 周易基础 >> 文章详细

18 关于荣格的同时性原理
作者: 发表时间:16-07-13 点击率:3496

 

【参台湾金树人老师的《生涯咨询与辅导》】

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Coelho,《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在真心诚意的精神状态下,天人是连通(感而遂通)的、一体的。

比如你正在想一个人,这个人来了(说曹操曹操到);你正在想一件事,电视里出现了这件事的画面;你做梦梦到一件事,后来真的在现实中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这仅仅是巧合吗?

荣格对《易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下通过占筮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结论乃是常有的事,这与他多年的个人经验和临床所看到的情况——潜意识中浮现出的心理事件有时会以意味深长的方式与外部事件相巧合一正好吻合。所以,他认为正规的占筮活动可以将人的潜意识以象征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显示出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奇妙的对应性和平行性——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联系,荣格称之为同时性原理

同时性(synchronicity是指内在的心灵现象和外在的物理现象呈现一种有意义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

荣格自己讲述的一个例子:

她尽管做事想扣两端以执中,诸事求好,结果总是做不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她对事懂得太多了。她受的教育相当好,因此提供了她良好的武器,以完成此种目的——意即一种高度明亮洁净的笛卡儿式之理性主义,对于实在具有永无差忒的几何学之概念。我曾数度尝试以更合理的态度,软化她的理性主义,结果证明无效之后,我不得不盼望某些不可预期而且非理性的事情会突然出现,如此方可粉碎她用以封闭自己的理智之蒸馏作用。某天,我恰好坐在她对面,背依窗户,聆听她不绝的陈述。前晚,她作了一场印象极为深刻的梦,梦中有人赠她一只金色的甲虫——一件很贵重的珠宝。当她正对我诉说其梦时,我听到背后有轻拍窗户的声音,我转过头来,发现窗外有只相当大的昆虫正在飞撞窗棂,试图进入这黝黑的房间。此事颇为怪异,我立即打开窗户,在昆虫飞进之际,从空中抓住了它,是种甲虫,或说是种普通的玫瑰金龟子,它那种黄绿的颜色与金色甲虫极为相肖,我将之交给我的患者,并附数语:“这就是你的甲虫。”此一经验洞穿了她的理性主义,打碎了她理智抗拒的坚冰,如今治疗可持续下去,且成效显著。(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

中国人常讲“机缘巧合”,这机缘的机,即是易经中知几、研几、见几的几。

《系辞上》: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间不容发,正是同时性的写照。

其实,可以不需要造一个同时性这样的概念故弄玄虚。大自然完完全全地展开于你面前的,好无隐遁,这些现象(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是本体的显现,本体无处不显(当然也在我们每一个个体中中显现),月映于万川。每一处的显现,都是同一个本体的同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现象间没有关系,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读不懂它们在本源处的相连。

 

荣格的另一个概念:个体化(individuation,从字面上看,指走向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过程,但英文字根中却又隐含着“in-divided”(不可分割,和宇宙的一切融为一体)的意思。

荣格的个体化,是指“一号人格”(personality )与“二号人格”(personality )统整的过程,“一号人格”是人在意识层面能觉察的表层自我(ego),大多受到社会化的塑造;“二号人格”是人内心深处与天性接轨的自体(self,这二号人格源远流长,意指:“我们的心里有一条拖在后面的长长的蜥蜴尾巴,这条尾巴就是家庭、民族、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全部历史”。荣格在自传中提到:“在我的一生当中,二号人格很重要,我总是试着为从内心深处向我走来的一切腾出空间。”荣格特别注意到中年危机这个现象,很多人没有腾出心理空间去容纳“二号人格”,偏偏一号人格又塞满了不属于自己的需要和呼唤。我的体会是,荣格前面那个蜥蜴尾巴的比喻,打得更为精当,不是一号人格容纳二号人格,而是一号人格接通了二号人格这个丰富的源头。

个体化的过程,腾出空间接纳内心深处走来的一切,是自性完成的过程。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个体化”应该译为“自性化”(申荷永):一个人最终完成他自己,成为一个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由此想起《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派克所引的荣格的一段话:

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

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同时性生涯咨询的要素:

一、出于“至诚

西方人讲“爱”,人与人、人与神之间通过爱而相通;而中国人讲“诚”,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以诚相待。明朝方孝儒《深虑论》:“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二、真实的认同

生涯咨询一向稳健的做法,是透过不同的测量工具,让一个人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能力、价值和人格特质,觉察一个真实的认同(authentic identity)或真实的自我(authentic self)。对真实自我的认同,能接触到人之为人的核心,在核心中涌现行动或实践的力量。这种巨大的能量来自于对“我是(to be)什么人”的觉察,这种觉察会努力想要以行动力摆脱“我不是(not to be)什么人”的厌恶经验。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to be or not to be的大哉问,触及的是人生存在矛盾状态的深层底蕴。

三、真心的渴望

渴望发自内心,形同一种呼唤。“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样东西,就放手去做,因为渴望是源自于天地之心。”(Coelho)真实的认同加上真心的渴求,机会的大门就“意外地”应声而开。在同时性的概念中,同时性事件的完成需要内在与外在的连结,主观与客观的应和,心想——事成。这种“渴望”,不是一种欲念(如果是人欲的话,显然会妨碍天人的感通),而恰恰是去除人欲后,纯然的天地之心。

四、对未知的开放

我们希望主控自己的生活,我们习惯于逻辑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或因果关系,因此当进入直观的阶段时,常常会否定、怀疑发生的讯息或预兆。当我们的主控意识越强时,就越陷落在封闭的时空连续体中。反之,当我们越能接受生活中意识无法理解的未知,我们越有可能跨越似乎将我们限定在单一时空连续体内的绝对界线:时间的界线(过去/现在,现在/未来,因/果)与空间的界线(内/外,主/客,心/物),而产生万物合一的经验。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