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教育者·且行且思 >> 小城故事 >> 创业班点滴 >> 文章详细

01创业班的创建背景
作者: 发表时间:13-06-12 点击率:1629

1.创业班的创建背景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而创业教育的实践则始于20世纪六○年代末的美国。当时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是硅谷地区成功的创新和创业刺激了大学创业教育的需求。1967年,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开创了现代的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968年,百森商学院(Babson Co11ege)第—个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方向。在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创业学几乎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中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到1999年大约有110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这一领域的课程,其中许多学院和大学还开设了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城市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省,而且比较集中在温州、台州、宁波、杭州等较发达的地区,相当多的家庭都有创业背景。美国国家独立企业联盟调查研究表明: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原因是他们能够获得有关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意识。父辈们的积累为他们提供了较高的创业平台,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承他们的事业,进行二次创业。其次,城市学院的学生与浙江大学等其他院校相比在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及社会活动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20031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在视察城市学院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你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与浙大培养研究型人才不同,应要求有更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你们研究一下,是否既是创新的人才,同时也是创业的人才。如果这一点能形成特色,过56年去调查,学院有15%~30%的毕业生在做老板,人们就会对学院刮目相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春,管理分院的石瑛、王陆庄等领导就如何开展特色教育的问题与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陈劲教授在浙江大学成立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商讨的结果是,我们城市学院完全有可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培养民营企业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人才,于是“创业人才孵化班”(简称“创业班”)的设想便应运而生了。创业班的第一、二、三届分别由工商管理系的徐萍平、邬家瑛、杨海锋等老师负责。由于它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项目,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与浙江大学的创新班也有本质不同,他们以课程为主,而我们以实践为主),因而其本身便是一个极其艰辛的创业过程,缺师资、缺社会资源、缺经费等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但经过两年多的奋斗,已经获得了校内外的普遍认可,各大媒体(包括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都进行了详尽的报道,香港的大公报也前来采访,台湾的中央大学也慕名前来交流。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