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PPT,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老师,上课一流,师德一流,但他去世时还只是一位讲师。但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说:“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我的榜样!
第二张PPT,我类比演员,把老师分为四个层次。当时我举的例子是,偶像派——刘德华,刘德华来给大家上课,不管他讲什么,肯定都门庭若市;演技派——我的导师邢以群(当然他同时是实力派);实力派——商学院的虞镇国教授;本色派——我的理想!
第三章PPT,我把学生的素质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精神素养。其中精神素养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在讲到这一点时,我提到自己计划开设一门课:从内圣到外王。
这些内容也曾贴于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文字内容):
商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当我今天重新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才想起,正是在那次会议发言中,我谈到了想和莫杨一起开一门内圣外王课的设想,我清晰地记得,我在白板上写下了“内圣外王”四个字。没想到在半年多以后,这一设想真的成了现实,如今不仅成为现实,而且于人于己都有不小的收获。
这篇稿子是商学院准备开一个教学研讨会(05年5月),要我写的,同时要在会上发言。
我发言的内容并没有围绕这个稿子,而是谈了些我对教学的心得。
我说我很敬佩上海交大那位没有论文、没有职称(至死都只是一个讲师),但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深受学生爱戴的晏才宏老师。在生命最后一刻,他说:“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然后,我对自己心目中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作了一个有意思的分类(是我胡思乱想出来的):
& 偶像派——外形
& 演技派——表演
& 实力派——学问
& 本色派——人格
最后是我认为一个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在这里,切入了我写的稿子的内容。
【贴在百度空间“从内圣到外王” 学生评论】
苏铁驹 树参天矣,空老山林,花凋无果,与未生何异?
2009-03-21 14:42
从内圣到外王回复古炙音:杨昌济先生的这句话,我是看了《恰同学少年》才知道的,觉得真是与我心有戚戚焉。(当然杨昌济先生的学问,我只能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片子里把这句话演绎成了一段话: (毛泽东反问杨先生之志,杨于板上手书一联)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杨某平生,无为官之念,无发财之想悄然遁世,不问炎凉。愿于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栽得参天之大木,为我百年积弱之中华,撑起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则吾愿足矣。
2009-03-21 11:39
古炙音 一直以来当一个老师也是古炙音的一个梦想,培养一批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去改变这个世界会比自己一个人去改变更有力量,还记得杨老师引得板仓先生的那句“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写的真是好~
2009-03-21 02:09
商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20050521应商学院教学研讨会而写
许多从事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有这样的看法,管理最重要的是做人。那么做人的学问到哪里有?在那些所谓的“哈佛商业圣经”里吗?那里面的充其量只是管理的“术”(而且这些“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常常“水土不服”,比如联通、实达、康佳、乐百氏等企业的“麦肯锡路线”走得并不成功,于是麦肯锡发出了“南桔北枳”的慨叹),我觉得,真正重要的“道”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去找。
举一些例子,其一,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他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一生创办了近500家企业,并将他“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等思想总结写在一本书中——《论语与算盘》(该书的中文译本标题为《商务圣经》)。其二,1993年,由日本国立大学和三井集团联合创办的日本现代商学院,要求就读该院的学生每天上午背诵和讨论《大学》、《中庸》、《论语》中的片段。其三,据说哈佛商学院列出的MBA必读书中有四部来自中国:《孙子兵法》、《论语》、《中庸》和《老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足见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商学教育的意义。
我有时候在想,当今管理的书籍文献浩如烟海,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令学的人眼花缭乱,我们真有那么多时间去看这些东西吗?还是只是为了炮制一堆文字垃圾?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文献产生的速度永远要比你看的速度要快,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逐这些东西,是不是会迷失其中呢?那么,能不能有一些根本的东西可以引领这些“术”呢,我个人认为,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领悟了“大本大原”的道理,犹如打通了经脉,纲举而目张,其他的问题便顺理成章了。
以上我还是从比较功利的角度去说明人文教育在商学教育中的作用,事实上,提高人文修养并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本身即是目的。海尔老总张瑞敏喜欢读《老子》,我想他并不仅仅因为老子能帮他赚钱吧。培养企业家也好,经理人也好,首先要把他(或她)培养成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浸润着中国文化的“人”!我们的商学教育不应该仅仅通过专业教育把人变成一种工具,人本身即是目的。没有对美和善鲜明的辨别力,“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语)。
仓促之间也想不好说什么,只觉得教学的问题本是十分个性化的事情,每一位老师有每一位老师的特点,“术”的问题不太好谈,所以就随心所欲地写了这些大而化之的东西。
杨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