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关于网站 >> 网站简介 >> 文章详细

我们的理念——
作者: 发表时间:13-05-31 点击率:4583

 

&生生学堂是由杨海锋老师创办的一个公益学习平台,旨在通过体践古今中外的人生学问(如东方传统文化、西方心理科学等),帮助我们自己进而帮助力所能及的他人安身立命,修己安人,自渡渡人。

&我们没有额外地、刻意地做什么事情,我们只是回到真实的自己,“素其位而行”。凭着生命本有的一些东西——一分真心实意,用简简单单的方式、做一点平平常常的事情。“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一切的生命(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民族生命,还是宇宙的大生命)都是本自具足的,我们对生命要有这分信任。回到了生命的本真,也就恢复了生命的元气,一切本来现成,自然而然。“以自心的光明遍照世界,遂见万象历然

&希望几百年后的中国,“阎里风日闲静,有人家笑语”;希望几百年后的中国人,能又回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不怨天不尤人 反求诸己 修身为本

    当前的社会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怨气”,我们动辄将问题归咎于别人、归咎于制度,批评政府、批评领导、批评国民性……总觉得都是外面的错,自己只是受害者。其实这除了给社会增添了一点“负能量”外,无济于事。

    说别人总是容易的,困难的是要求自己。我们所抱怨的环境,也是由一个个“我”这样的个体组成的。我们要返回来看看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不是在为这个我们所抱怨的世界向好的方向改变贡献一点“正能量”。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不怨天,不尤人。切实地从自身做起,然后推己及人,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我们个人也才有希望。

    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行动第一 知行合一 做真正的行者

德国有句谚语:思想的巨人往往是行动的矮子,中国古人也讲“一为文人,便不足观”。这确实是读书人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说起来头头是道,写起来洋洋洒洒,做起事情来却百无一用——我们不要做这样的文人,我们要做脚踏实地的行者。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重修行、重践履。王阳明说,“知之所以能行,不行不足以为知”,提倡“在事上磨练”。真正的读书人,因为有真知真见而更有行动力。

只有行动才能真正打开局面,个体生命的进步与民族生命的复兴,都只有靠切实的行动。少说一些空话,多做一点实事,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不故弄玄虚 简易平实 不离日用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则”。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已不知增添了多少虚假的“实体”(数不清的概念、数不清的规矩、数不清的器物……),而一些人又在这些虚假的实体上添油加醋,一眼望去,盘根错节,令人眼花缭乱。

许多所谓的文化人“故意”把文化做成了百姓难以接近的东西,使我们误以为那才是真正的文化。而实际上,文化本是日用常行间十分朴素的东西,正如《易经》里所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我们不要被那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回到那些最基本的事实(真实的生命现实、真实的生活现实),回到那些最原初的真实(原汁原味的元典,或者说这些元典所直指的道的本源),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超越门户之见、宗派之争 和而不同

    “曾经看到许哲天主教的教友们,看到我看其他宗教的书,问我为什么看魔鬼的东西?我说:‘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片光明’。”这是许哲女士的一段话,这是有道之人的心量。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佛教徒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不要信基督,也有基督徒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不要信佛陀,更有推崇国学的人批判西学、推崇西医的人批判中医……或许他们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我们是不是该把胸怀放得更宽广一些呢?

    历史上那些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信仰体系,都有它的意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大凡高明的智慧,越到本源处,越相通、越兼容,后世所以形成各派相互攻讦的局面,是因为我们在末端处、浮浅处。相通、兼容并不意味着表相上的趋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和而不同”。

    所以在这里,不要有任何的门户、宗派之争。我们说话、做事,都不要心存定见(有些可能是成见、偏见),更不要党同伐异,或是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复性而不必复古 毋意、必、固、我

有人以为复兴传统文化,就是把家里装饰得古色古香、看线装书、穿汉服、玩古董……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当然可以有,但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没必要复古,把自己装扮成古人,我们不是演戏,不是做给别人看,而要过真实的生活。我们要做的要复苏的是我们的真实生命、我们的本心真性,在我们自己身上再现先人那种生动的气韵、真挚的性情、伟大的人格(我们常常说人心不古)。

我身上穿什么衣服、喝什么饮料,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洋装可以穿在身,重要的是我心依旧是中国心,没有这个本心,再好的形式也都是虚妄、造作。对那些外在的东西不可太执着。生活上要“与时偕行”,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无可无不可”。

 

●以善养人 不以善服人、以善压人

    孟子说“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这“养”字用得实在好!滋养、涵养、修养。

    世上太多这样的人,自以为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借道德的名义服人、压人、恐吓人。他们把善当做一个工具,来责人,他们是如孟子所说的“行仁义”(强行推行仁义),而非“由仁义行”。

补:道德是由内而外的,真正的道德感化,是激活一个人内在自发的道德自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陆王心学”比“程朱理学”更接近道德的本意。前几天(201312)重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其中谈到“问心的道德(morality according to heart)”和“问理的道德(morality according to principle)”: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

12月1日管理协会文化节讲座(谈生命的学问与生命的成长)后,一位学生也来和我交流,她小时舅舅让她读朱熹,所以她一直来都认为道德是外来的要求(老天的命令),而非主体自发的(沛然莫之能御)。她说这次讲座后发现要对儒家经典的彻底地重新理解。实际上,理学的天理和心学的良知,本是一体的,如孟子所言,尽心——知性——知天。个体若能深入自身内在的本源(每个人都天然地承载了天命),即能联通于宇宙的本体。

    道德教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所谓“人文化成”。

    道德教化,应该让人心感到温暖、希望、宽慰,而不是感到恐惧、焦虑、压抑。

补:我们常听“道德焦虑”一词,其实就是天人交战。有这样的焦虑确实说明良知在起作用,但更说明人欲的强大,良知无法驾驭人欲(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道德焦虑可以让人意识到良知的存在,但它本身并不良知。真正的道德教化,应该着眼于如何让良知、本心得以透出。

 

注:许哲(1898年-2011年),出生于中国汕头,27岁才有机会上小学(在马来西亚),47岁到英国学习了八年的护理,67岁在新加坡创办养老病院(直到一百十几岁高龄,仍在服务、照顾著贫病老苦的人们),69岁学瑜伽,90岁学佛,100岁用功学中文,101岁皈依佛门,2002年礼请净空法师为证明师,皈依三宝,并受五戒。她既是天主教的修女,又是佛教的居士,净空法师称她为修女居士。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