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5-04 无形书院 经典会读 第二十九期通知 & 第二十八期总结【内有照片(小弘毅)】 |
作者:杨海锋人人网日志 发表时间:13-05-03 点击率:1824 |
第二十九期通知
1.时间:2011年5月15日晚19:00(这周日去瞻仰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先贤)
2.地点:文五405
3.内容:《论语》八佾第三、里仁第四
通过这几次的实践,我们感觉以下流程还挺合适:
1)先朗读一遍,然后一段一段地正音、训诂(一个半小时)
2)再朗读一遍。
3)挨个自由发言,展开讨论(多给新成员发言机会,一个半小时)
第二十八期总结
这次我们小弘毅也来凑热闹了,哈哈
A荇菜
这次大约刚51回来的缘故,来的人也不多,又是读相对熟悉些的论语,倒是还有些空余之感,似还好多些内容。但也正是如此,大家都把当时能想到的地方都挖出来聊了~
感想:
高中语文新课改倒是把论语的大半内容包含了,当时教的是固定的知识,而今越来越发现,很多东西也没有什么权威的定论,信与不信自己当找个说得通的理。
·1.11关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还是有可以探究之处的。这个“道”是什么呢?我以前一直觉得是行当,子承父业那种。很多地方的解释是“合理的内容”,那怎么区分合理不合理呢?似乎这样说就没意义了。反而是“行当”好些。儿子延续家族的事业嘛,也好让父辈所创不至于断绝。 放大了说,就是民族的传承问题呢!据说现在日本的歌舞伎还是什么的艺术的传承都要找个和师傅长得像,性格像的,一模一样的学去传下去。而现在国内的文化,却是传承的少,“创新”的多。而且这种创新不是一种艺术的升华,而是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实在可悲。
·1.15子恒读的那段关于引用诗经的解释大约最契合当时的情景了。
我们看古人的这些文字,多有引用诗经之类的话解释表达出原没有的许多意思。有时候觉得很奇怪呢~~ 古人大约也不会真认为那些引用的句子中原有这些意思的,只是借用罢了,或许是一种相当轻松的态度呢!异或是说明万物的“理”都相同(相通),事虽不同。
~
(待补充)
本次参加成员:
1徐凌啸
2陈彼得
3樊骏
4范佳铭
5汪雨露
6丁科
7沈建强
【评论】
范佳铭: 沙发啊~喵…
回复 2011-05-04 16:14
范佳铭: 杨老师,论语是不是可能每次来3章呢?
回复 2011-05-04 16:47
杨海锋: 回复范佳铭:三章我担心时间会不会不够?
2011-05-04 16:49
范佳铭: 回复杨海锋:可能也够了~这次开始的迟好多2章讨论到后来有的空呢~~~不过人多时可能差不多,空点也好,好讨论仔细些~
回复 2011-05-04 16:52
杨海锋: 回复范佳铭:嗯,其实我每次都想十点准时结束,都结束不了哈哈
2011-05-04 16:53
范佳铭: 回复杨海锋:原来一直计划着是10点啊~~从来不知道的说。。。哈哈~~还以为到够熄灯前回的。。。
回复 2011-05-04 16:57
杨海锋: 回复范佳铭:超过十点也问题不大,就是希望结束得从容一点,呵呵
2011-05-04 16:59
范佳铭: 回复杨海锋:恩~
回复 2011-05-04 17: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