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e课堂·讲学之风 >> 讲学之风 >> 经典常谈 >> 周易基础 >> 文章详细

06《易》的创作与成书(易经—易传—易学)
作者: 发表时间:16-07-13 点击率:3626

周易的创作过程及成书年代

周易的创作过程,传统的说法是“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文志》

三圣、三古:上古的伏羲、中古的文王(及周公)、下古的孔子(及弟子)——从发端到集大成,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是古圣先贤集体智慧的结晶。

创作过程的大体说法如下(伏羲画卦,文王及周公演卦,孔子及弟子作传):

最初伏羲创作了八卦。其后人类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需要借助更为复杂的符号系统,于是将三画卦重叠而成六画卦。阴阳→八卦→重卦。

《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仅仅几个符号,后人看不明白。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yǒu里时,为每一卦撰写了卦辞,后来周公又为每一爻撰写了爻辞”。 ——经

《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卦辞与系辞仍然难解,孔子(和他的弟子)又对卦辞和爻辞作了进一步的诠释tuàn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十篇,称为“十翼”)。——传

 

易经、易传和易学

六十四卦(卦形、卦名)以及解说每一卦的卦辞和爻辞称为《易经》,孔子(和他的弟子)所作的进一步解释(“十翼”)称为《易传》。

《易经》和《易传》的关系就像教材和教辅。经主要是一些占卜的话语,传是对这些占卜话语的解释,借此阐发了很多义理。任何影响大的典籍,都是通过后人的解释、阐发而不断发展。《易传》对《易经》的解释有一个总的倾向,即将这部卜筮的典籍哲理化。

从汉朝开始,出现了不计其数的解释《经》和《传》的著作,对《周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称作“易学”。《周易》系统的典籍应当包括经、传和历代解释《周易》的著作(易学)。

概括起来说,易经是对六十四个卦象的解释,易传是对这些解释的解释,后世的易学则是对这些解释的解释的解释。整个过程总体上是“越说越远”,这些解释,有些与本源非常契合,另一些则已风马牛不相及,对此我们不可不察(不过不相及并不是说没价值,而是说有些是本经里就有的,有些是后世学者的发明,要历史地看)。

我们学习周易,离不开这些解释文本,但万万不可拘泥于、纠缠于这些解释文本(这样就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精神背道而驰了),特别是后世种种扑朔迷离的穿凿附会之说,更是容易把人引入迷魂阵。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是借助这些话语,体证宇宙和生命的本源,而非这些话语本身。得意之后,就要忘言。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那不能尽的地方,必须亲身体证。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前言: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这部奇书的思想光华,是通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恍惚窈冥的象征色彩: 它那蕴蓄丰富的变化哲理出现之际,人们对之既向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上传》);随着历史的推进,自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史记 middot;孔子世家》)之后,学人对《周易》的认识逐代加深,《易》学著述层出不穷,然而,同时产生的种种扑朔迷离的猜测、附会之说却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遂使本属“玄学”的《周易》思想被涂上一重又一重“幻想和奇想”的“附加色”。尚秉和先生有感于这一情状,慨而叹曰:“最多者《易》解,……最难者《易》解,……苟非真知灼见之士,为扬榷其是非,厘订其得失,后学将胡所适从哉?”

 

易传(十翼)的大致内容

《彖,64卦每卦一则,主要解释卦辞。孔颖达引褚氏、庄氏曰:“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周易正义》)。

《象传》分为《大象传》(64卦每卦一则,解释各卦的卦象,通常是先释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后从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征意义)和《小象传》(64×6爻每爻一则,根据爻象解释爻辞)。《周易·系辞下》:“象也者,像此者也”,“象”即形象、象征的意思。

《文言》是解释乾、坤两卦的文字,孔颖达引庄氏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周易正义》)。

文言、彖传、象传,因为与经文的卦、爻一一对应,为了读起来方便,汉代的学者将其附于相应的卦、爻后面,编成经传参合本,后代学者多依此本研读,遂使“传”提高到与“经”并驾齐驱的地位(现代的通行本,就是经传合参本

《系辞传》是对对“经”文内容的整体论说,可以视为早期的易义通论。系辞的意思,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过去讲周易,一般先讲《系辞传》,以明大义。

《说卦传》先追述作易者用“蓍草”衍卦的历史,再申言八卦的两种方位(宋人称为“先天”、“后天”方位),然后集中说明八卦的取象特点,并广引众多象例。

《序卦传》旨在解说周易六十四卦的编排次序,揭示诸卦相承的意义。

《杂卦传》,“杂”的含义,韩康伯云“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即打散序卦传所揭示的卦序,把六十四卦重新分成三十二组两两对举,以精要的语言概括卦旨。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