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其他媒体 >> 文章详细

2010学生邮件采访:关于“无形书院·经典会读”
作者:杨海锋人人网日志2010-10-21 发表时间:13-04-12 点击率:4286

老师你好,我是新闻系08级的学生XXX,我以前上过你的内圣与外王的公选课,听说你现在开了无形书院经典会读的交流会,想采访你几个问题。

1.“无形书院经典会读可以看做是你的内圣与外王课的课外延伸么?与课堂的交流形式有何不同?

“无形书院经典会读”可以看做是你的“从内圣到外王”的课外延伸么?——可以这么说吧,更确切的说,它们都是我心中一个想法的延伸。我深深地认同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我做的许多事情都源于此,归于此。我在“校内“上写过一篇日志(人心与人生——我生命中的一个夙愿),可供参考。

至于两者的交流形式有何不同?我觉得有本质的不同,前者还不能摆脱一对多的灌输,且听课学生中相当部分只为学分而来;而后者则是自由的交流——真正的教育即是心灵的自由对话,参加者不可能获得任何体制内的好处(学分、成绩、证书、报酬等等),都本着真正求学的精神自愿自发而来,这是最可贵的东西。中国传统的书院大多都蕴含着此种精神(这也是为什么我以“书院”来命名我的活动的原因),可惜当代的大学已经离此精神越来越远了,迷途且不知返。

2.你在会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我希望自己只是“守望者”,学生才是“主导者”,我希望自己最终能成为一个背景,一个影子。

我希望每一个与会者都能本着自动、自发、自觉、自主的精神。可喜的是,我确实发现许多学生身上有这种精神。

3.现在每次会读,参加的学生都在十几人左右,你觉得这个人数的交流效果怎么样?如果有更多的同学想参与,怎么安排?

每次都是在我的办公室,“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们工商管理系的办公室是十六个人共用的大房间,每次我们都是把六个桌子一拼,然后来参加的人坐在四周围。我理想的人数是7-15人,连我8-16人,正好桌子每边坐2-4个人。这样的人数交流起来比较好。

如果有更多人想参加(我发现最近一次就来了比较多的人,也就是正好我的上限),我们会共同商讨如何调整。只要大家有心,办法总是有的。

4.你觉得现在的这种讨论形式(每人轮流发言,并做会后总结)有何好处?

我们现在的流程是这样的:朗读→释义→发言→交流。当然,会前必须准备,会后必须总结。

这是我通过几次的实践逐渐摸索出来的,基本上前半段时间在经典本身,这样有助于凝聚精神,深入经典,而不至于只作泛滥无归的浮浅议论。

5.从目前已开展的几期来看,经典会读的效果怎么样?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或者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效果应该问每个与会者。不过从好多同学一直都坚持着来参加这一点看,效果应该是有的吧。但我想真正的效果还在将来的人生中慢慢生成。

6.你的日志里提到了经典会读的目的是以传统文化,灌溉现代心灵,你怎么看这句话?

宗三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无论是经典会读,还是内圣外王,其宗旨都在于返本开新。借助中国传统的经典,开启当下人的精神生命。

7.在你的初衷里,希望经典会读带给同学什么收获?你自己在其中又收获了什么?

我想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不可一概而论,就我而言,我更多的是享受自由交流过程本身。

8.现在会读中交流的大多是一些儒家经典书籍,那么以后会不会交流其他方面的书,比如西方哲学类的?

不只是儒家,儒释道都有。其实我所定义的经典,包括东西方的经典(我们在交流中也常谈到西方的经典),只是我们先从自己的经典入手,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国人已经离开它太久了。

 

9.传统文化典籍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消化吸收比较慢,你会担心他们对经典一知半解甚至误解么?

半解或是误解,总比不解好。半解或误解,至少还在关注。

10.你觉得"无形书院"这样一个课堂里还欠缺些什么?

前几期,我感觉最欠缺的是每期的参与者都有很大的变化,常常刚形成的默契,又得重头再来。但最近的两三期,随着大家越来越认同,参与者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投入。只要大家精神上的默契尚存,其他方面的欠缺都是可以弥补的。

11.经典会读会保留现在的组织形式么?以后会不会发展成社团之类的?你有什么构想吗?

就现状而言, 变成任何体制内的形式,都难免会受到约束或是疏离会读的本意。我正是因为深感体制内实践“大学之道”困难重重,才另辟蹊径,又何苦自投罗网呢?其实我向往的只是一群真正以精神生活为乐的人,聚在一起轻松自由地对话,仅此而已——任何形式只为此一意义服务,只为此一精神存在。 

----------

PS杨老师我有个私人问题,如果我想来参加经典会读的交流,联络员应该找谁?

你可以把姓名联系方式报给我,我们会短信通知。只要做好准备,到时来参加即可。

这是下一次的通知:第七期无形书院经典会读,时间:1024日(周日)晚1900,地点:文五405,内容:《中庸》1-16章(按朱熹的分法:到“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一段)。参加者请做好相关准备。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