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纸质媒体 >> 文章详细

2010/12/30 《浙大城市学院报》 6版:菁菁校园 从“无形书院”到“生生学堂”——访杨海峰老师
作者: 发表时间:13-06-17 点击率:3521

ê下载:电子版

ø(图片可点击放大)

 

 

从“无形书院”到“生生学堂”

——访杨海峰老师

本报学生记者 沈亚威

本报通讯员 潘静娴 毛艳芳

 教师名片:杨海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教师,热爱中国文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东方传统心灵智慧与西方现代心理科学的整合,以人心、人生、人文三位一体。曾获学院“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一名等荣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整齐的儿童诵读声从教师公寓传来,不同年龄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聚集在这里,诵读古代经典。这就是我院杨海锋老师举办的公益活动——生生学堂.儿童经典诵读活动。让我们一起在老师的倡导下走进经典诵读的世界,领略一番传统文化的魅力。

“年龄越小,记忆的痕迹越深”

  活动的形式和诵读的内容非常简单,孩子和家长们聚集在一起,带上一本《论语》或其他中外经典,无需刻意背诵,只需反复朗读。教学模式类似于古代的私塾,“确切地说是‘义塾’,义塾不收费,正合我公益的初衷”。杨海锋的义塾取名为“生生学堂”,取自《周易》“生生之谓易”,孩子身上最可贵的就是那股生生不已的活力,“生生”又有“众学生”之意,象征学堂人才济济的景象。

  “儿童时期有着海绵一样的吸收能力,年龄越小,记忆的刻痕也越深。”杨海峰认为,如果儿童时能在心里装下人类最优美、最智慧、最具有深厚内涵、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经典,将一生受用无穷。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孩子们心智被打开了,心量被扩充了,心性被陶冶了。相反,如果在这样的黄金时期置身于充满了低俗广告、靡靡之音的肤浅、浮躁的文化环境里,他们的心灵就可能变得贫乏。

  现在“生生学堂”已经举办5期了,得到了众多老师的支持,每期都有很多老师带着他们的宝贝聚在一起,学习古代经典,小朋友们依依呀呀的读书声在校园里萦绕……

“对经典的热爱让大家走到一起”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杨海锋的身边,有一帮热心的大学生朋友,“我们因为热爱中国文化而结识,更确切地说,因为关怀精神生命而走到一起”,虽然人数不多,但也难能可贵。杨海锋说,“他们要抽出很多课余时间,而且得不到任何现实的好处,没有证书、没有报酬……”

这群喜爱经典的同学来自不同分院的不同专业,大多是在上了杨海锋的公选课《从内圣到外王》之后,“莫逆于心”,私下密切的学习交流使他们走到了一起,“这都是机缘吧,其实我从大学生身上也学到很多。”杨海锋感慨道。杨海锋很喜欢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在人生路上相提携为师友结合之本。

  每周日的晚上,他们都会聚在一起“会读经典”,杨海锋称其为“无形书院”,“无形”取自《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蕴含了追求大道的宗旨,又与西方“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的理念相契合,这里既无高墙之隔,又无身份之别,也无学科之分,只有自发、自主、自觉、自由的对话。中国的传统书院,最核心的精神即是此种自动研究的精神,这在当代大学反成了稀罕之物。

  每天清晨,这些学生还会在校园里“晨读经典”,他们称其为“日新晨会”,取自《周易》“日新之谓盛德”及《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伴着晨曦,沐浴经典,心也渐渐清朗。“大学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中心,却嗅不到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的气息,这是很可悲的!而经典,正是中华文化的本源。”杨海锋说。

“即使只有三个孩子,我也还会坚持办下去”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有人认为我不务正业、不合时宜,而且又无利可图,但是我觉得人各有志吧。”虽然身边不乏质疑的声音,但杨海锋却表示还是有自信的,真理自在人心,好的东西,迟早会得到认可。一个人若是真心想做一件事,总有办法做下去,“即便只有两三个孩子来,我也还是会坚持下去。”

  这个过程中杨海锋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始终觉得只要自己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就应该矢志不渝地坚持。“儒家讲‘择善而固执’,只要是合乎作为一名教育者良知的、合乎被教育者人性的事情,即使知其不可,也要为之。”

  对于传播这些理念,杨海锋办法很多,人人网、QQ、讲座,只要有机会他和学生都会努力“传道”。现在他的亲子经典诵读群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许多家长都希望这个活动能够坚持办下去。一个刚满一岁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虽然我的孩子现在还不能跟着读,但是这里的氛围很好,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带孩子再来的。”

  后记:高校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外,“文化传承”作为其又一大职能,正愈来愈受到重视。在采访中,杨海峰提到,倡导这个活动和教学无关,完全是个人兴趣。但在当前为浮躁所充斥的社会风气下,他对文化传承的坚持与倡导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一份社会担当,也是高校教师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拓展、尝试与探讨。让我们和杨海峰老师一道,偶尔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望一下传统文化,倾听历史的回响,倾听内心的呼唤。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