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 >> 首页 >> 媒体关注 >> 纸质媒体 >> 文章详细

2012/11/01 《都市周报》 A22版、A23版:尚书房 你好,私塾先生 杨海锋在自家小区里创办了一个私塾,希望以诵读经典文本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发表时间:13-06-17 点击率:5574

è链接网络版   A22版   A23版(1)   A23版(2)

ø(图片可点击放大)

 

 

你好,私塾先生

杨海锋在自家小区里创办了一个私塾,希望以诵读经典文本的方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012-11-01

|高华荣·图|陈集炜(特约)

  年初,杨海锋的家刚刚搬到了九堡。在此前,他住的都是学校宿舍,“一家三代人都挤在一起住,书是堆在一起的,根本没有书房。”在那样逼仄的空间中,杨海锋看了十年书。装修新居的时候,他没有特地开辟书房的位置,但是每一个房间,都留置了一面靠墙的书架,无论走到哪个房间,他都能随时抽出一本书看。

  杨海锋形容自己看书像是一场游击战,小孩在客厅玩闹他就去阳台上看书,夜深人静大家都睡觉的时候他在餐桌旁看书——无处是书房,也无处不是书房。

  

  1/一本书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

  杨海锋阅读的初衷非常具有目的性——想去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他想要读一些真正对自己人生有用的东西。这样一来,他首先接触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一度很盛行的心灵励志类图书。杨海锋不好意思地笑一笑,“我还真看过不少这种书,当时觉得很好,鼓舞人心,现在回过头就知道这些书是没法真正帮到我的。”

  杨海锋高中念理科,本科学的是机械专业,研究生则读了管理学。工作之后,他的阅读重点却几乎都放到了人文这一块。可以说,他是一个最“不务正业”的读者,每一个阶段看的书,几乎和上一个阶段的知识储备南辕北辙。不过,即使阅读类型一直在变化,但是这变化却有一个方向:和自己的生命越来越近。

  按照杨海锋的解释,理工科关注的通常是物质世界,管理学则转向了人类社会;而他现在最爱看的这些书,则都是试图去解决个体生命的问题。像这样的书,杨海锋称之为“源头活水”——距离现代文明越久远,那些流下来的文本就越有智慧。

  在专业之外,杨海锋手里还有一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最初,他和大多数门外汉一样,借助心理学的图书来了解自己,没想到越读越来劲,把几本大部头都啃下来之后,索性就去把心理咨询师给考了出来。有趣的是,他觉得世界上最有效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一本好书。“一般的心理咨询就是眼前有一个人和你说说话,而一本好书,就好像在遥远的时空里,也有一个人在和你对话。”

  能帮助到读者,被杨海锋定位成选书的第一要义。喜读四书五经、推崇王阳明和梁漱溟的他,也并不反对易中天和于丹这样将传统文化通俗化的讲师。在他们还没有大红之前,杨海锋就听过他们的讲座。即便他们对传统国学的解读遭受过不少批判,杨海锋认为,只要读者有所受用,并且从整个社会上看,会有一些读者因为读过这些讲师的书而将目光投向传统文化,这便是可以接受的。“书和心理咨询都是助人,而最终的转变还是要靠自己来完成。”

2/ 90%的书都可以扔掉

  因为搬家,杨海锋开始整理自己这么多年到处搜刮来的存货。书架上有不少八九十年代装帧风格、纸页发黄的图书。新家已经放满了图书,留在学校的仍然有好几箱。不过,杨海锋却语出惊人,他说这里头有90%的书是可以扔掉的。因为真正能一而再再而三翻看的,也就那么十几本。

  杨海锋的书架上鲜有小说,因为他总觉得小说塑造的世界不太真实。经典如《红楼梦》,杨海锋也不太能看得下去。“太过琐碎了。”他这样评价道。

  唯一的例外是《挪威的森林》,他从学生口中得知这本小说,在一个夜晚通宵读完。“小说安静的语言和笔调吸引了我,大概是和那个晚上的心境很符合吧。”可是,也就只有这么一本,其他村上的小说他再去读,就没有这样的收获了。

  书架上专业性较强的书只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学,这和本职工作相关,也曾经是他最有兴趣的一个方向。可是读到后来,他发觉许多经济学学者忙着建模型、算数据,把一个非常宏观的学科细枝末节化。他不赞同这样做。“书也好,学科也好,应该是越读越开阔的。”

  另一类是心理学,这类要更多一些,“读心理学的书,同时也是感受西方文化的一个过程。”每次有学生希望了解西方文化,杨海锋总会在推荐的书单里头,列上西方哲学类和心理学的图书。他的书架上,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这些心理学奠基人的名字并排陈列得整整齐齐,而《罗杰斯著作精粹》和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也被他认为是那不能被丢弃的10%的图书。

  杨海锋还记得很早以前,自己看书一直是很着急的心态,因为和普通人相比,他看书速度要慢一些,记忆力也差一点,每次都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看完一本书。在图书馆或者书店的杨海锋就像一个自卑的落后生,看着那么多的学科,每个学科下又有那么多书,心里暗自盘算,无论如何都是看不完的吧?

  几年过去,这种情绪逐渐淡去。杨海锋开始觉得,书店和超市是一样的。每次你逛超市,你所需要的就那么几样,大部分不需要。书也是如此,绝大部分没必要读,只要读真正令自己受用的就好。他说我们往往被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论调给吓坏了,“其实信息会爆炸,知识会爆炸,但那些最本源的智慧是不会爆炸的。”

  3/杂书可阅,经典要读

  在学校里,杨海锋是有名的国学老师,在工商管理专业之外,另开了一门选修课,叫《从内圣到外王》。他对着90后讲传统文化,讲内在修养,最多的时候,400多人的教室都坐满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和学生来聊聊天的。”

  在学校之外,杨海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私塾先生。他在自己的小区里创办了一间叫“生生学堂”的私塾。这名字源自《周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每逢周一、三、五的晚上,生生学堂便开课,杨海锋带领着社区里的小孩一起大声朗读古诗文。孩子们或许读得不明所以,陪课的家长倒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念出来。诵读的作品则由杨海锋亲自挑选,有《唐诗三百首》,有《诗经》,也有老庄等文本。

  “私塾的重要性在于保留了诵读的形式。”杨海锋认为,旧时的学童进了私塾,会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出那些经典。即便这种记忆方法容易被诟病为不求甚解的机械式,然而保留在脑海中的词句总有一天会发挥它们的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杨海锋举了鲁迅的例子。“他们那一辈的文学大师也经历过私塾教育,从小就会背《古文观止》《大学》《中庸》等等。”

  生生学堂创办起来后热闹过一阵子,但也有过上课时空无一人的场景。怎么办?“我就一个人在座位上对着空桌子诵读了半个小时的《易经》,然后关门回家。”说得云淡风轻。

  他反复强调“读”的重要。普通的书可以随便翻一翻,经典的作品却需要张嘴读出来,因为发声的过程也是一种参与。“我们经常说‘体会’这个词,发出声音就是用身体去参与这个学习的过程。”杨海锋在课上告诉学生,读书要老老实实读,纯纯粹粹读,反反复复读,而不要着急从中获得什么。这个做法日本人称为“素读”,而我们古语里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类似的意思。

  书不但要读,还要读得慢。每周日,杨海锋要从城东赶到城北,为的是出席一个他自己组织的“经典读书会”。他和城市学院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每周就读一段。最近读到《周易》,一节课就用来读一卦的内容。这样三年下来,大部分的国学经典都被他们读过了。“这种读法看似没有效率其实是最有效率的,每到周日,我连开车也都会快起来。”

心水

《四书章句集注》  是他在私塾和诵读会上用到的课本。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要想做第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杨海锋认为最恰当的方式不是读简史,而应该从源头开始去读。西方的要读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国文化的源头,杨海锋认为,就是儒学、道学、玄学,乃至宗教。

 

《梁漱溟全集》  梁漱溟是杨海锋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领路人,这套《梁漱溟全集》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全是自己读书时做的笔记。其实除了儒学和哲学,梁漱溟也是一名佛教徒,他对佛教文化的研究拓展了杨海锋的读书口味,“受他影响,我会看一些佛经”。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儒、释、道三家都非常精通。杨海锋把王阳明的一句话引为自己的座右铭:“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顾城文选》  很多人知道顾城,是因为他的诗,因为他的自杀。但杨海锋知道,顾城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此,《顾城文选》里有很多他对文化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在去四川支教的时候,杨海锋只带去了一本,每个晚上都捧着这本书夜读。

个人微信号(yhfyanghaifeng);微信公众号(cnsdww);
新浪微博(杨海锋_从内圣到外王);电子邮箱(younghf@163.com)

版权所有:©杨海锋     浙ICP备13007266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187号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